沈蒙
【摘? ? 要】為了更好地開展地理教學,提高教學水平,新課改以來,一批批的教師針對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對高中地理教學做出了調整。希望通過更好的教學策略來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地理教學的發展。基于此,筆者在本文中將要討論的主題就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地理? 課堂教學?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190
新課改是現代社會和現代教育飛速發展的產物,它適應了新時代社會和教育發展的需要,使得現代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能夠有效地解決許多影響教育質量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將圍繞高中地理教學展開分析,探討應當如何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正確有效的選擇地理教學策略,從而提高地理教學質量,推動高中地理教學向素質教育轉變,實現高質高效培養學生地理能力和素養的目標。
一、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地理綜合能力培養
想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做好教學工作,需要教師做好自身思想層面的建設工作,那就是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樹立正確的,適應課程改革要求,跟得上教育發展步伐的教學觀念。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所應具備的正確的教學理念應當表現為:注重對學生地理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關注學生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實踐應用能力等。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各種措施,不斷地去激發學生參與地理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參與到更有深度和廣度的地理學習中,并且應當發揮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由被動的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的學習狀態,這樣更有利于凸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做到高質量教學。
二、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古人在打仗時,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者點明了對于一場戰爭而言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其實,在教學中也是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天時地利是指要在正確的時間、地點開展教學,而人和指的則是開展教學活動所需要具備的良好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而這兩者之間,又有著一定的因果關系,因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基礎條件。
因此,在開展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端正心態,平等的和學生進行對話,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這樣才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奠定一定的基礎。除此之外,想要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還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例如,在教學活動正式開始前,教師要想辦法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需要做一定的導入工作。教師可以在備課的時候,選擇一些比較貼合學生興趣點的教學素材,像是圖片、故事、新聞等等加入到教學課件中,以此來吸引學生的關注。借用這樣的導入方式,利于教師營造出比較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這樣學生在接受教學時,不會有太強烈的緊張感,更容易進入到學習狀態。
三、認真做好教學準備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一堂高質量的課,一次成功的教學,離不開教師認真的教學準備工作。因此,在制定教學策略時,教師應當高度重視教學準備工作,要高質量的進行備課,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實施做好戰略支持工作。比如,教師在為地理教學進行備課時,可以進一步細化備課內容,教師可以找出近幾年重要考試的試卷,利用它們歸納出學生學習和考試的重難點知識,然后根據這些知識重新梳理高中地理知識的脈絡,確保在教學時不會錯過、遺漏任何的教學知識點。
同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必須要根據執教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活動。筆者曾在一次月考后發現自己執教的兩個班級都存在問題,其中一個班的學生對洋流的形成及變化的知識掌握得不夠好,而另一個班的學生對時差的計算知識掌握得不夠好。因此,筆者在月考后的備課中,特意根據這個情況設計了相應的教學計劃,用專題練習的形式展開了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鞏固了相關的知識,較好的解決了他們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有針對性的備課活動,教學的重點更突出,更能夠做好課堂教學的戰略指導。
四、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策略包括很多內容,像是教學理論、教學形式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學方法和手段。在開展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不斷地創新,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必定能夠有效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
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有多媒體技術、網絡教學等,還利用了一定的教學工具,比如地圖、地球儀……這些方法和手段都是很有用的,但是并不能完全滿足地理教學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需要進一步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此來更好地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比如教師可以以微課等形式開展地理教學,這樣的教學形式很靈活,對教學所需的時間和空間要求很低,而且還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能夠比較好的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知識。教師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團隊合作,針對一定的教學內容進行討論和交流,然后借助集體的力量來取得突破。在現代教學的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了許多的新式教學方法,作為教師我們要敢于嘗試,要學會利用它們,這樣才能更好地助力教育事業的發展。
五、有效聯系生活實際開展地理教學
地理是一門科學性和實用性都非常強的學科,人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也隨時都能運用到地理知識。因此,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時,應當將教學活動有效的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比如,教師可以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開展教學活動,以當地的氣候類型為基礎,然后拓展到氣溫和降水的變化,典型植被和農作物的生長條件,當地的工農業發展情況等等。這樣利用現實生活中的材料來當做教學案例,可以有效地減輕書本知識給學生帶來的距離感,增加學生對家鄉的了解,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具有一定的科普作用,而且還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聯系生活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是很簡單的,不過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一定要細致,有耐心,一定不能在傳遞知識時出現錯誤,否則很容易給學生帶去錯誤的引導。
新課改的背景下,想要對教學策略做出調整和改變,主要依靠教師的努力。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轉變教學理念,創新和豐富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立足于實際的教學情況開展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夠較好的提高教學質量,建設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陳有孝.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新教學理念的引入及教學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8,648(28):148.
[2]滕蔭杰.淺談新課改下高中地理課堂氛圍的營造[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4(2):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