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華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6-064-02
摘要 籃球是一項重要的體育運動項目,將其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兒童的運動能力、體力耐力和團隊配合意識等方面都能夠很好的培養,所以小學體育教師應該科學的組織籃球教學,運用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確保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籃球運動由于其具備的競技性、技巧性以及團隊協作性深得廣大學生的青睞。而且籃球運動還有助于小學生的身體成長,故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掀起了一陣熱潮。但如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授小學生籃球課程,是每一個有責任和良知的體育教師時常捫心自問的問題。下面,從“當今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籃球有效教學策略”兩個方面,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籃球有效教學,進行初步探究。
關鍵詞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籃球有效教學;初步探究
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僅是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就連身體機能各個方面的發展也有很大進步空間,而籃球運動,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鍛煉他們的心智開發程度,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為他們將來融入社會打下穩定的根基。而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體育教師的籃球教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故不能夠有效的借助籃球運動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故由此特做此文,以期為廣大小學體育教師提供一定體育教學參考價值。
一、當今小學體育教學現狀
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是接受義務教育的開始階段,而且他們距離中考和高考還有一定的時間,但是由于我國實行的應試教學機制,這就導致整個社會大風氣,都呈現一種重知識輕體育運動的氛圍,而這無疑也影響了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方針,教師在心中也受到了這股消極風尚的影響,故他們對自己的體育教學,也妄自菲薄。這就直接造成了廣大小學生對體育運動的不重視,他們也認為體育課只是一門無關緊要的課程,只有用來放松和娛樂的。而如今這種小學體育教學現狀無疑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別說籃球教學了。
具體來說,體育教師要想借助籃球運動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首先從反省自我的授課心理狀態做起,然后再將自己的深刻反省后得出的結論,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方面體現出來,這樣才能夠對小學生接受正確的體育認知,才能夠順利的開展籃球運動的體育教學。
二、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籃球有效教學策略
(一)組織學生傳球,培養學生基本動作
教師想要借助籃球運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長城不是一天就能夠建造成的,故籃球的教學也要首先從眼前教起,即首先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籃球動作,先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身體的基本運動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每一節的體育課的開始,讓學生進行跑步的運動,在運動完成后,學生的身體已經完成初步的熱身,接下來就是進行身體肌肉和筋骨的運動熱身了。完成具體的熱身后,排除了學生可能因為身體沒有活動開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教師就可以具體的教學籃球運動了。籃球運動的基礎動作有很多,例如拍球運動、雙手胸前傳球運動,投籃運動,三步上籃運動等等,這些基礎運動都要求學生掌握。這里需要注意由于學生的雙手較小,故可能在籃球運動中出現方便,故教師為了更好地籃球教學效果,可以適當的對籃球進行小一號的替換。教師可以從籃球的原地拍球教起,首先讓學生和籃球建立一種肢體上的接觸,等到學生能夠自如的進行籃球原地拍球運動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持球行走的運動,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的籃球基本功。
(二)示范標準動作,規范學生籃球動作
在籃球運動中,有一些籃球動作強調精準性。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些動作是籃球運動從誕生到發展以來,經過無數優秀著名的籃球運動員的改進和商討,研究出來的籃球運動的規范動作,即能能夠保證最大的籃球得分率的動作。基于以上認識,教師就要為學生示范籃球運動的標準動作,從而提高學生的籃球意識和素養,從下培養學生的嚴謹的生活習慣。
具體來說,優秀的籃球運動員之所以偉大,不僅僅在于他們百煉成鋼,進行了大量身體素質的練習,更重要的是他們把一個籃球運動的動作都做到了極致,從而在體力幫助下提高了的籃球比賽得分率。雖然學生的年齡尚小,但是這不僅不能夠作為學生隨意把玩籃球的理由,反而是教師需要嚴格培養學生籃球動作的理由。例如在進行籃球三步上籃的運動的教學的時候,不少學生總是在進行三步上籃的過程中,由于過分重視自己的腳步,導致在持球的位置偏低,雖然學生沒有進行任何的籃球比賽,但若是在比賽中,將會被對方中鋒蓋帽,故這個籃球意識就要教師親身示范,從小將之種植在學生的心中。而對于籃球雙手持球胸前傳球運動,不少學生在進行籃球運動的時候,不會講籃球直線傳出去,會將籃球沿著曲線傳出去,而這就造成了籃球可能夠被截斷的可能性,而其也需要教師在示范的時候,傳授給學生。
(三)組織籃球比賽,培養學生規則意識
倘若教師完成了上述的兩個方面的籃球教學后,仍舊有有個環節沒有給學生創設,即舉辦籃球比賽。只有籃球的正式比賽才能夠鍛煉學生的籃球規則意識,而這是平時的籃球練習無法做到的而且在籃球的正式的比賽中,學生的籃球興趣也能夠進一步的被激發出來。凸顯藍球魅力的絕佳手段,莫過于借助一場正式的籃球比賽了。
具體來說,在籃球比賽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籃球規則,例如在禁區內不得持球24秒,不得雙手運球,不得打擊對方球員的手,不得在籃球快要進球的趨勢路線上,人為干擾球的走勢。而這些籃球規矩若是通過教師口頭講述,或是課堂理論講述,不僅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大打折扣,而且他們也不見得能夠理解其中的含義,反倒是借助一場有裁判的籃球正式比賽,對培養許學生的籃球意識和籃球規矩更有幫助。基于以上認識,可知教師為學生舉辦籃球比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教學評價體系多元化
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化,對于教學目標設定也是依據層次性教育目標,所以對于小學籃球教學中的教學評價體系也應該多元化,評價應該進行多維度,不能單一從籃球技能的掌握程度來進行評價。據調研發現,目前很多優秀的籃球運動員在小學階段的籃球水平或者說是表現出來的天賦在同齡中并不是最優秀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小學籃球教育過程中,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尊重學生差異化的發展,力求針對不同的學生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設置。這對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有著重要作用。當然,教學評價體系的多元化的設定目的不是為了證明學生某個階段的學習成果,而是針對學生當前的發展情況制定更加科學以及合理改進措施,以用來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提高教學效果。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包含籃球授課老師的評價,學生自己的自評,學員之間根據具體的配合等情況互相評價等等。另外還可以從階段性的訓練結果、單個動作分解訓練的結果、多個動作的組合訓練的結果等目的性導向進行評價體系設定;日常的訓練時間、投入的精力等行為導向進行評價設定也是必要的手段。總之,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化,要進行區分對待,以更好地實現科學教學。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籃球課程是學生參加籃球訓練的啟蒙課程,根據籃球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特點,制定科學合理化的訓練方法,對于多種動作進行整合訓練,及時糾正小學生錯誤的動作和姿勢,根據學生的差異化制定多層次的目標以及評價體系,以加強小學生對籃球的熱愛,促進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為祖國培養專業的籃球運動員奠定良好的基礎。籃球運動的之所以能夠得到廣大學生的青睞,一方面是因為籃球運動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因為學生的本身的生理性格特點。而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借助籃球運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來說,教師首先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傳球等基本動作,先培養學生的籃球基本動作。其次,要為學生示范標準的籃球動作,進一步規范學生的籃球動作,再者,教師還需要為學生組織正式的籃球比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籃球規則意識和基本素養,從而借助籃球運動提高學生的全面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葉霞.小學體育精準教學[A]. 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二)[C].2019.
[2]王晶.淺析構建小學體育快樂課堂策略[A]. 2017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7.
[3]邱少斌.“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生籃球教學質量提升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29)
[4]許鵬.小學籃球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
[5]陳泳亮.小學籃球分層訓練發展學生體能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07)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金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