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的發展與社會將人們帶入互聯網信息時代,也為教育事業的進步與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益,積極推動國內各地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應持續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落實新課改的各項要求。本文將從興趣培養與創新教學工具兩方面,探究小學數學教學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互聯網;數學教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各地教育主管單位都對小學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小學教師在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時,應積極引入信息技術、互聯網等先進教學技術,不斷擴大理論教學范圍,拓展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強化其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與求知欲,有機融合實踐與理論教學活動。基于此,探究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有著重要意義。
1.注重興趣的培養
在小學教育體系中,數學科目的根本教育目的在于開發小學生思維;數學教學具有抽象性的特點,為小學生設置了一定的門檻。若小學生不能清晰地理解數學概念,不具備成熟的邏輯能力,思維能力,則在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時會感覺到一定難度,大部分小學生在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時,會出現枯燥、乏味的感受,久而久之,在面對數學學習活動中會展現出抗拒性。為解決上述問題,教師應將數學的趣味性與魅力展現給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其熱情。
正所謂,最好的老師是興趣,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性格特點,促使其對數學學習形成興趣,逐步克服教學難題,引導學生探索出適合自身發展的學習方法,持續增強數學教學效果。教師可引入情境教學方法,該種教學方法是近年較為成熟的新式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助推下,獲得了顯著成績。教師可依托互聯網技術與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建立形象、立體、生動的數學課堂,為學生呈現富有趣味性且直觀的教學內容,吸引其投入到教學環境中,幫助其深入了解教學內容[1]。例如,在對涉及到實踐操作的教學單元進行講解時,教師可革新傳統教學方法,積極引入多媒體設備,替代手工實操活動;這樣既能培養學生興趣,還可節約課堂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比如,教師可直接將代表性的平面圖形展現給學生,由學生自主觀察并判斷圖形性質。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手動操作課件中的長方形,順時針快速運轉長方形的長軸,引導學生說出該圖片的具體性質。同時,教師可將部分常見的生活類圓柱體展現給學生,包括電線桿、筆筒、可樂瓶等,強化學生對于旋轉體與多面體的認知。在完成上述教學活動后,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圓柱體與長方形間的聯系進行深入思考,使學生明白將長方形旋轉即可得到以長方形的寬為半徑、長方形的長為高的圓柱體,進而幫助學生對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公式產生初步了解,強化教學效果。
2.創新教學工具
數學學科具有極強的邏輯性,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其開創性思維,引導小學生在面對問題時,勇于假設,不斷強化設想的大膽性與合理性,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同時,圍繞具體的問題對解題方法、解題思路進行創新,確保數學知識能夠有效服務并應用于生活實際當中。基于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創新,不斷優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充分了解信息技術、互聯網等創新型教學工具所具備的獨特優勢、重要性。近些年,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為小學教學提供了有力支持,帶來了大量先進的教學工具,切實增強了數學教學效率與思維能力鍛煉的有效性。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不斷引入先進的教學技術,努力增強數學教學的可適性。比如,教師可借助計算機設備,圍繞數學知識設計相關模型,盡可能地消除教學中的干擾與誤差,模擬更為真實的教學場景,引導班內同學合理分組并開展有效性的研究與討論活動,甚至還可向小學生教授計算機技術的初級算法,推動小學生將其應用于數學問題的解決進程中,盡可能詳盡地列舉全部解決方案,運用窮舉法逐一嘗試,以增強小學生問題發現、分析、解決的實際能力,強化其對信息的敏感度,幫助其養成良好的探究性習慣,使學生能夠在交流互動中持續性地強化自身協作能力,取長補短,豐富個人經驗,增強數學學科素養[2]。
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增強教學便利性,教師應不斷引入先進的教學技術;比如,教師在對復式統計表開展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廣泛搜集數據,具體可圍繞班內學生的體重、身高數據進行收集;依托計算機設備,整理上述數據并繪制統計表、統計圖;在完成數據整理任務后,帶領學生共同觀察并分析數據表格,充分探究內涵信息的價值,不斷強化信息處理的技巧性,使學生能夠合理辨別、運用上述信息。
結束語:綜上所述,將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是時代發展的主流趨勢;在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時,教師應注重培養小學生的興趣,積極創新教工具,為數學教學創造更多便利,建立高質、高效的數學課堂,持續增強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賴政君.淺談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6):82.
[2]楊萬軍.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0):161.
廣西賓陽縣武陵鎮第二完全小學 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