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現(xiàn)輝
【摘? ? 要】數學教育中注重對初中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新時代數學課程改革的要求。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直接影響著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這一點已逐漸被一線的中小學數學教師所重視,是毋庸置疑的。而如何利用好教學素材去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數學表達能力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其任重道遠,教師要繼續(xù)付出不懈的努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思維導圖? 學生? 數學表達能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029
一、在新課引入的過程中,培養(yǎng)數學表達能力
良好的開端是一成功的一半,如何在新課引入時,利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新課內容的引入方式更加流暢,更顯自然?
(一)靈活設計,展現(xiàn)思維,引導表述
數學具有自己的學科特質——深刻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正因此,許多人對數學望而生畏、談數色變。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學好數學,先要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激發(fā)學生探究數學的興趣,要激勵學生形成不畏艱難、不輕言放棄的品質。作為引導者與組織者的教師,特別是要把握好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根據教學內容,牢固樹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作為參與者與合作者的教師,要鼓勵、協(xié)同學生設計并繪制出符合個人認知狀態(tài)的思維導圖,積極倡導靈活的設計、引導合理的表達,通過設計與表達來展現(xiàn)自己的思維,在學習交流中讓數學變得通俗些、直觀些。在初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做好中小學的聯(lián)系,有時還可以指向高中的部分內容。教師要協(xié)同學生設計出合理的能夠呈現(xiàn)知識生成和發(fā)展的思維導圖,通過展示思維導圖,引導并鼓勵學生用語言描述自己的設計成果,使所學知識內化于心,促進知識的融合,形成優(yōu)化的知識體系,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提高,在實現(xiàn)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同時充分展示數學育人的實際價值。
(二)創(chuàng)建預設,引發(fā)生成,促使表述
在課堂教學設計時,有許多好的方式和構思可以選擇,比如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引入新課,這種引入方式有利于問題情境的生動有趣,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也可以通過展示相關內容的方式引入新課,這種引入方式有利于學生整合舊知識;還可以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探討的方式引入新課,這種引入方式需要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生多感觀參與,體會深刻,優(yōu)點很多。我們可以在新課引入時運用思維導圖,讓學生陳述舊知識,在主題與關鍵詞的聯(lián)系中構建和諧的知識鏈條,感受新知識產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創(chuàng)設思維導圖,在類比中延伸預設,在聯(lián)想中引發(fā)生成,感受知識的延續(xù)性與科學性,為新課做好鋪墊。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三角形的全等作圖時,我們可以類比三角形全等的條件進行學習,運用思維導圖引入新課的過程中,學生體驗了緊扣學習主題,把握新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歷程;在充實各關鍵詞所包含的具體內容時,通過標注圖形、公式、法則及注意事項等活動,學生經歷了基本的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相結合的表述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良好的數學表達能力。總之,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靈活選擇恰當的引入方式。
二、完善體系建構,發(fā)展表達能力
數學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的教學過程,一堂完整的課應當做到有始有終,新課結束時的課堂回顧不僅是學習內容的歸納總結,更應該是新舊認知過程的整合與知識體系的重構,是一堂課畫龍點睛之筆。課堂回顧不僅要展現(xiàn)教師的歸納能力,而且要展示學生數學表達的綜合水平,是促進數學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的契機。課堂回顧可以依托課堂板書設計的內容,提綱挈領,既方便又實用。如果運用課堂上逐步完善起來的思維導圖表述新認知,引導學生表述課堂學習的收獲與困惑,不僅可以掃除盲點,明確課堂內容,而且可以完善知識建構,使所學知識緊扣主題,有利于密切聯(lián)系相關內容,便于學生了解知識的延續(xù)情況。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特殊平行四邊形等內容時,我們可以構建圖形樣式或者集合形式的思維導圖來反映各種四邊形之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來描述圖形之間的演化遞進關系,在明確圖形性質和判定條件的同時,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數學表達能力。
三、促成知識廣度鏈接,提升表達能力
在促成知識的廣度鏈接方面,數學思維導圖的運用顯然成為是最佳的選擇。由于新的內容的掌握被我們重點關注,對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拓展略顯局促。因而在復習課上我們應當改變設計思路,比如章節(jié)復習與回顧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自主整理章節(jié)所學的內容,特別是在進行數學中考總復習時,更應當如此,其間或數形結合,比如函數模塊化復習等;或圖文并茂,比如多邊形模塊化復習等。既要把握好知識理解的深度,也要形成知識鏈接的廣度,讓所學內容融合到更大的知識體系當中。引導并協(xié)同學生繪制恰當的思維導圖,用豐富的鏈條廣度連接相關內容,頭腦風暴式地表達自己所有掌握的相關知識。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生中好的設計成果,通過多媒體展臺展示給全班同學。在展示成果的同時,讓學生介紹自己對知識整理的具體思路,復述各要點的具體內容,描述各關鍵詞之間的關聯(lián),指明相關注意事項。在與他人分享的同時,自己的數學表達能力也得以鍛煉和提高。
四、結語
總之,上文所說的數學表達包括文字表達、圖形表達以及符號表達等,基于思維導圖在數學課堂的關鍵教學環(huán)節(jié)加以設計與創(chuàng)新,為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找到了抓手。
參考文獻
[1]覃軍紅.淺談如何運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J].新東方英語·中學生,2019,(7):149.
[2]胥妙麗.淺談如何培養(yǎng)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小學中高段學生梳理英語閱讀信息的能力[J].校園英語(上旬),2017,(7):190.
[3]劉瀏.淺談如何利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以江蘇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讀寫課型為例[J].文理導航,2018,000(019):P.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