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芳
【摘? ? 要】在新時期,是否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人綜合和素質的重要指標。而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識到了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積極投入于探索新型初中物理教學發展模式的事業中。
【關鍵詞】初中物理? 創新思維? 物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054
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一個永恒主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教師不僅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還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改進教學模式,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養成。
一、創造氛圍,激發潛能
通過分析現階段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可以發現,物理教學活動偏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抽象化的物理教學加大學生理解難度,挫傷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摩擦力的相關內容時,其中有一個重要概念,即完全光滑的平面不存在摩擦力,但是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著完全光滑的平面。所以,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事物較少,加上學生自身的觀察能力薄弱,所以對于許多的物理學概念,學生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除此之外,在學習物理知識中,學生無法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環境結合起來,無法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因此,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中要探尋生活中的物理實例,在現實生活中融入物理知識,并有意識的進行問題的提煉,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而且有助于鍛煉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
二、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興趣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主要驅動力,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是否具有高度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對教學效果的優劣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方式的選擇,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有意識地運用豐富多彩的形式,通過與教材知識相融合,為學生創設帶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問題情境,建立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將抽象的、深奧的物理概念或規律形象化、簡單化,不僅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如在學習“浮力”時,教師可先準備一個狹長的大量筒,在里面放置一些乒乓球,然后在課上詢問同學:“同學們,因為瓶口過于狹窄,我無法伸手取到乒乓球,你們知道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這時,學生會進行很多猜想,有的說倒過來,有的說敲碎量筒……在經過七嘴八舌的討論后,教師在講臺上演示往大量筒內注水,將乒乓球緩緩升至量筒口,進而將其順利地取出。然后,教師問道:“同學們知道我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取到乒乓球的嗎?”經過課前預習的同學很快就能說出,這是利用了水的浮力原理。然后,教師再提出:“同學們都學習過曹沖稱象的故事,實際上這里也利用了水的浮力原理。那么老師手上現在有一些砝碼和小石塊,你們知道怎么在不使用天平的情況下,得到小石塊的重量嗎?”像這樣給學生提出問題,引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讓學生開動腦筋進行猜想和判斷,將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進行實驗,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創新能力。
三、巧妙設疑,啟發學生思維
調動學生主體、發揮主題的關鍵在于設疑。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問了才會主動思考,才能釋疑。由于初中生的思維還在成長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在學生似懂非懂的時候適當地進行提問,隨后和學生一起探究,這樣必然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代教育學認為,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能夠通過問題將其呈現出來,學習的產生源于情境變化所產生的刺激,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并將這些問題轉化為各種形式,為學生設疑,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如在進行運動圖像這部分內容的講授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一個這樣的題目:一個人從A地沿直線勻速行走,到B地買了東西之后,再沿直線勻速行走回到A地,畫出這個人行走時間t和路程s的圖像。教師請已經畫出圖像的學生回答自己這樣畫的理由,隨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這時候一部分學生贊同,另一部分學生則認為這位同學的畫法有誤,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種方式由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轉換成了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相互補充,相互啟發,有效的提升了學習的效率。這種教學的方式,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創新思維的培養。
四、在物理實驗中給予學生主動權
由于有限的教學時長與設備等種種原因,傳統的物理實驗課堂上往往由老師主導全場。并且在講解中直接照搬教材上的實驗步驟,而并不啟發學生思考每一個步驟的意義。這一做法導致的結果是長此以往學生只知道死記硬背既定的實驗步驟,而喪失了對于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以師為綱、以本為綱,喪失了對于權威的質疑能力和別出心裁的創新思維。因此,當前的物理實驗教學理應將學生擺在主體地位,使每個學生都親自動手參與實驗,在實踐中拓展自己的思維廣度。同時鼓勵學生一定程度上拋開課本,對實驗注入自己的想法,在大膽質疑中提升自己的思維深度。
同時,學校應重視實驗室的建設,要求每一堂物理實驗課都在實驗室進行,并且達到人手一臺實驗設備的教學基礎。同時適當延長物理實驗課的教學時長,力求每一個物理實驗都能進行相關的情境切入和思維引導,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同時教師要自覺將課堂的主人翁角色交給學生,在實驗中扮演輔助和總結問題的角色,使學生能夠獨立掌控自身的實驗節奏,發散自身對于相應問題的思維。
總之,初中物理的教學不只需要傳授知識,還需要重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創新型思維能力的提高。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和探究,對相關的教學工作能夠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顧興宇.探索初中物理教學策略和方法[J].黑河教育,2019(1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