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軍
【摘? ? 要】高中地理教學方式日益豐富多樣,許多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探索出了新穎高效的教學方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就是新時期地理教學的產物,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本文旨在研究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學案導學模式的運用。
【關鍵詞】高中地理? 學案導學模式?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110
當前的地理教學過程中,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有了很大改變,教學越來越注重模式創新。“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被廣泛運用于高中地理教學,此方法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自學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教學方案為主,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基本流程,將學生和教師有效結合起來,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課,學生聽講的模式,用新穎的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一、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聽起來像是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但其實這種模式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以學案為工具的自主學習新型教學模式。這樣的方式突破了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限制,將教學任務分配好,給學生自由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發揮教學引導作用,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來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案,更全面的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致力于糾正學生學習上的不良習慣。當前的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太過于依賴教師講解,遇到難題和學習障礙不會主動思考,也沒有養成查閱地圖和工具書的習慣。那么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也可以根據科學的學習方案糾正自己的學習習慣,培養更科學的學習習慣。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將所有的教學任務集中到教師身上,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自由學習空間,不僅禁錮了學生的思維,還讓學生感覺無趣,造成視覺疲勞,更加喪失了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教師制作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案,讓學生自學。相當于作文寫作一樣,給學生擬定一個題目,讓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制定學習方案讓學生執行,并不意味著教師控制學生的學習行為,而是將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的學案僅僅起引導作用,具體怎樣去學習,用什么方式自主學習還是學生的自由。那么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風格,根據學案制定自學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掌握主動權,積極主動的學習地理,給學生足夠的自由。因此,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三)有利于促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
很多教師將教學當成一個固定的任務,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沒有與學生有效溝通和交流,還不注重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改變教學方案,讓教學陷入一種麻木狀態,沒有活力和動力,導致教師缺乏對學生的了解,封閉了學生的內心。高中學生本身處于神經高度緊繃的學習狀態,不敢有一絲的松懈,這樣高強度的學習和壓力,很容易讓學生的情緒崩潰,那么教師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就要加深對學生的了解,經常與學生互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拉進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在教學之初,教師制定教學方案時需要和學生進行溝通,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生的學習狀況,才能制定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案。那么教師運用這種教學模式,就必定會注重與學生溝通交流,有利于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交流和合作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師的良好發展。
二、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
(一)制定適合學生的學案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正確指導,想要利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就要制定與學生實際情況相契合的學習方案。我們都知道,高中地理知識繁多復雜,雖然當前的教材已經將教學板塊分得很明確,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還是缺乏科學的學習方式,需要教師的科學引導。高中生自律性很高,對于教師布置的任務也完成得很好,目標也很明確,如果將學生的學習方案規劃得更加合理,那么對于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教學生學習自然地理的時候,必不可少的涉及到地圖背誦,對于非常重要的山脈、河流和海灣,教師必須讓學生掌握得非常熟練。制作科學的學案,將教師認為的重難點知識和學習順序分享給學生,致力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科學性和順序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二)鼓勵學生根據學案自主學習
隨著教育教學的發展,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料被推廣給學生,這些資料的質量得不到保障,很多書商打著高考旗號營銷,向學生和家長推薦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料,學生沒有經驗,也無法判斷資料好壞,想要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成績,但是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透徹了解當前高考相關題型,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資料,并將學習資料推薦寫入學習方案,讓學生自己利用休閑時間做題,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將學習方案作為引導和載體,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教案查缺補漏,尤其是地圖認識,比如學習方案設計的時候,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參照地圖自己歸納和推理一個地方的氣候特點、人文生活、區位因素等,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主動去學習和歸納知識點,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出反饋
教師不僅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制定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案,還要觀察學生在學習方案的引導下自主學習的效果,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出反饋。每個階段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習慣,即使是教師制定的學習方案,不同的學生也會用不同的思維去理解,用不同的方式去學習,因此,學生的學習質量有高有低,有的學生從一開始就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即使教師給了學習方案,也不一定能糾正學生錯誤的習慣。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根據學習方案的引導,積極主動的自學,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出反饋。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做出的學習反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也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自學情況做出反饋,及時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總的來說,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將學生作為主體,用科學的學習方案作為指導,以引導學生正確學習為目標,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效果。運用這種教學模式的時候,教師必須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因為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求很高,只有學生主動參與新知識學習,這種方式才有意義。
參考文獻
[1]石婧.高中地理學案設計與實施研究[J].高考.
[2]趙思雨.基于實錄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反饋行為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