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衍廣
【摘 ?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以及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強,農村體育教學對農村中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具有的重要性已經受到相關人士的普遍關注。在農村體育課堂中開展實心球教學,不僅需要老師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還需要具有較適合的場地,這樣才能使老師的專業知識在合理的環境中傳授給學生,學生在合理的環境中充分練習。因此,本文針對農村中學實心球場地的巧妙設計方式,展開詳細的分析,為我國農村實心球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農村中學生綜合素養的進一步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農村中學 ?實心球 ?場地設計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33
作為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與健康課程的重要組成元素之一,活動場地的設計是否具有較高的完善性和科學性,直接決定了對應體育項目教學是否能夠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教師要對實心球場地進行精心設計,使活動場地具有的功能能夠充分滿足農村中學生的活動需求,從而保證實心球教學順利開展。在活動場地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使農村中學生具有的好勝心得到全面激發,不僅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實心球活動中,還能使教師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
一、矩形場地的設計
對農村中學而言,由于相關教學設施缺乏先進性,特別是實心球場地的形狀,不僅與城市學校的場地存在較大差異,而且與其他農村中學運動場地相比也存在一定差異。在開展實心球教學過程中最常見的場地為矩形,以我國某農村中學A為例,該中學實心球投擲場地長為8米、寬為3米,是一個比較規矩的矩形,并根據實際情況分成準備區域、投擲區域、警戒區域。其中將矩形中線4.2米處設為達標水平線,5.2米處設為良好水平線,6米處設為優秀水平線,并在投擲區域外圍處增加0.5米的寬度作為警戒區。
在矩形場地指導學生進行實心球練習時,老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成兩個小組,一組同學進行投擲,另一組同學負責撿球,兩小組分別在準備區域以一列橫隊站立,并交替開展。在具體練習過程中,兩名同學根據老師的手勢,一方進行投擲,一方進行撿球,當一組動作完成以后,兩名學生分別回到本隊的隊尾,由下一名同學繼續完成上述動作。
在矩形場地進行水平測試課的過程中,可以只使用一個投擲區。在矩形場地進行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將投擲區和撿球區進行互換使用。為了使老師的講解和示范動作能夠更加規范,老師可以在矩形場地進行示范,這樣能夠方便老師對學生的動作要領進行臨場指導。當學生完成實心球投擲之后,通過對具體投擲區域相關數字的比照,能夠對學生每次投擲實心球的水平實時掌握[1]。
二、“河”型場地的設計
對于一部分農村中學而言,在進行實心球場地設計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會將場地設置為“河”型。以我國農村某中學B為例,該中學實心球投擲場地寬為8米、長為12米,是一個典型的“河”型場地,其中將“河”型場地4.2米處設為達標線,距兩側虛線5.2米處設置為良好線,靠近投擲區域6.0米處設為優秀線。
在“河”型場地進行實心球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分別以左右兩隊分散站在投擲區域做準備,進行投擲操作。此時老師給出口令,兩組同學同時準備,一組同學進行實心球投擲,一組同學進行撿球。當一組動作結束之后,兩組同學互換任務,繼續進行實心球投擲練習。
“河”型場地的地名來源于中國象棋,老師可以將必要的情節結合到實心球教學過程中,能夠對實心球復習課程、課外活動練習、分組訓練相關內容的開展起到一定幫助。
“河”型場地地形比較寬闊,能夠使各項器材的使用率增加,提高學生練習密度的同時,使實心球投擲練習具有較高的有序性和緊促性。與此同時,通過兩組學生進行面對面練習,能夠使老師對相關教學器材的控制更加有效,學生能夠在統一口令的指揮下,保證自身以及同學的安全。當中學生對實心球投擲基本動作要領已經充分掌握后,結合大量的公共練習,能夠進一步促進投擲動作的規范定形,從而提高學生投擲實心球的技術水平[2]。
三、靶型場地的設計
對于一部分農村中學而言,在進行實心球場地設計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會將場地設置為靶型場地。以我國農村某中學C為例,該中學實心球投擲場地同心圓的半徑分別為8米、7米、2.8米、1.8米、1米,是一個具有典型靶型特點的場地。
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實心球練習時,將班級學生10人左右分為一組,圍繞最外側同心圓進行分散站立,并且聽從老師的統一口令,進入外圓內側做投擲實心球和撿球動作準備,投擲結束后,兩組交換任務再次投擲。
由于靶型場地呈現出同心圓的形狀,可以開展圓形跑,徒手操等復習課程和熱身運動。另外,在靶型場地進行實心球投擲教學,不僅能夠使場地具有較高的新穎性,而且學生還能夠在場地中間位置靶環設計的作用下,使自身對實心球投擲具有的興趣和好勝心得到全面激發。利用靶型場地不僅可以帶領學生有效地開展熱身練習,還能為老師組織課堂活動提供方便,通過內容多樣、形式新穎的練習,能夠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濃厚,學生的練習興趣變得更加高漲,有效提升了實心球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農村中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四、結束語
通過上文針對農村中學實心球場地的有效設計途徑展開的研究能夠了解到,實心球場地的科學設計能夠使農村中學生學習實心球的需求得到滿足。在此基礎上,結合專業的技術動作指導,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對設計的場地進行合理調整,使實心球場地和實心球教學方法得到有效結合。長此以往,不僅能夠使實心球場地的設計具有較高的有效性,而且還能使農村中學生具有的實心球運動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最終進一步促進農村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邵偉德.體育課堂教學場地器材布置與利用的有效性與例析[J].中國學校體育,2020(14).
[2]鄒旭鋁.農村中學體育課堂實心球場地器材布置與利用的有效性與例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9(08).
[3]俞富根.農村中學實心球場地的巧妙設計[J].中國學校體育,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