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馳


摘 要:文章重點介紹了企業實現信息化建設所依照的相關原則,在執行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時需要注意的幾個要點,以及在企業實現信息化建設規劃過程中的相關策略。通過對國有企業信息化建設規劃工作進行解析,旨在幫助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
關鍵詞:集團化管控;信息化建設;體制改革;規劃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6.1;F270.7 文獻標識碼:A
信息化利用計算機及網絡技術來發現、傳播及解析信息。總體來說,信息化是現如今社會各界及產業實現發展所依靠的重要手段。因此,各行業向信息化方向進行轉變,企業加快實現信息化建設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十分重要。
國有企業實現信息化建設,不單指企業在內部建設有強大的信息交互網絡,同時還需要企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以及因特網等通訊手段,根據企業生產管理情況及資源狀況,使企業內部實現資源、信息共享,從而大大提升企業的整體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設的另一大功能為,實現企業高效管理與平穩運行。在當前信息時代下,企業引入信息化管理理念,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同時也符合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1 企業實現信息化建設相關原則解析
我國國有企業大多起步較晚,發展史較短,與一些外國企業的發展有著明顯的差距。國有企業內部的管理者和經營者大多為老一輩的建設人員,而由于國有企業體制的限制,經常會由于管理人員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法不足而影響企業的發展。為了加快國有企業發展的速度,加大國有企業對內部的管理力度,國有企業順應時代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步伐,讓企業緊跟時代潮流,保持生命力和競爭力。具體來說,企業想要實現信息化建設,需要依照以下幾點原則。
1.1 對于信息化規范原則的分析
當前,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大多數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國有企業要想在當前時代背景中占據重要地位,保持穩定的發展勢頭,就需要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通過利用信息化技術,處理好工作中的各個環節[1]。如在進行信息系統設計時,巧妙地加入數據流等元素,使系統中的各個環節實現有機統一。在使用信息系統時,企業可以根據相關部門的特殊需求選擇特定的信息技術對系統加以改進,如接口增加或架構重組等。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門應當分別具備信息子系統,方便部門內部人員進行信息交換,子系統與主系統相互連接完成多部門的協同工作。
1.2 制定信息規范方案
制定信息規范方案,可以從兩部分展開。第一,集團管控或集團戰略實施以前,需要對集團內部業務的類型進行清晰地劃分,對業務進行集中匯總,并結合企業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及規劃,對業務經營管理模式進行重新定義,實施更加高效的業務經營管理模式。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制定完善的組織架構和業務架構。
第二,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要從集團業務管控和業務體系框架的重塑等方面出發。在企業發展中,各負責單位要將自身責任意識表現出來。同時,要對技術進行把控,強化處理業務的能力,提高企業處理事務及管理工作的效率,為企業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打下良好基礎。
另外,在集團整體發展的層面上講,對企業實施管控措施,要基于信息化發展層面來開展。在實施過程中,要選擇企業發展過程中實際需要的,有利于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的,同時在未來有一定提升空間的信息技術,從而方便企業在未來隨著管理需求的不斷增加而對技術進行不斷提升與改進。
2 信息規劃執行的要點
圖1 信息規劃執行的要點
當前,隨著網絡技術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各類企業在運營與發展過程中,都逐漸意識到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企業日常管理的重要性。通過建設信息化管理模式,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企業信息互通,各部門之間實現信息交流,從而強化企業內部管理,促進企業內部管理架構的轉型升級,為企業在行業中保持足夠的競爭力做出重要貢獻。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企業需要不斷探索以選擇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而在進行信息化建設規劃過程中,尤其需要重視以下幾個要點內容,信息規劃執行要點如圖1所示。
2.1 國有企業信息規劃建設的特征
在依靠集團化管控模式的國有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構建信息化管理體系一般會出現如下幾個重要的特征:
首先,各個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了擴大經營范圍,提升自身實力,一般會選擇在各地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于地域的影響以及負責業務種類的不同,各子公司之間存在建設力度與發展速度的明顯差異性,因而對于信息化建設的需求也有著較大差異。不少分公司的管理人員會以需求不高、貼合度不強為由,減少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這也是公司在集團化管控過程中遇到的阻礙之一。為解決分公司管理人員對信息化建設認識程度不高等問題,企業要制定具體策略,利用培訓等方式提高分公司責任人的意識,再利用“自上而下”的管理原則,讓領導人員帶動下屬,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大建設力度,使分公司與總公司的信息化建設速度保持一致。另外,為使全公司具有較高的思想意識,在網絡信息建設過程中,要對剛聘任、新到崗的員工加大培訓力度,對各部門的信息化通訊能力進行技術整合[2]。
2.2 分階段完成規劃目標
分階段完成規劃目標,以降低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難度,同時也能夠被大多數企業所接受。國有企業之間也存在差距,經濟實力不同導致執行同一個建設任務時,執行周期也會長短不一。作為管理人員,應當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掌握好尺度,不能過于追求建設的效率而忽略自身的發展情況。在建設過程中,首先要打好經濟基礎,將信息化建設的相關內容及各個環節放到經濟層面上考慮,從而確定建設目標與建設細節。另外,要建設全局化信息系統,就要對內部網絡進行升級更新,減少內部管理成本等。
3 國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對策
在幾十年的國有企業發展道路中,不難發現,發展過程存在如下問題:人才缺失,信息化程度不高,辦事效率低,從管理人員到基層員工,意識普遍較差等。為解決這些問題,在進行國有企業信息化建設及管理方式改革時,可以參考以下對策,企業信息化建設具體對策如圖2所示。
3.1 加強信息化人才建設,保持信息人才核心穩定
在國有企業信息化改革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技術人才。而在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層面,我國高端信息技術人才的缺失,是導致企業難以真正實現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原因之一。針對我國高端技術人才的匱乏,及在國外引進相關人才困難較大,且需要花費更多資源等現象,國有企業可以與高校聯合進行信息人才培養試點,利用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平臺,持續為高校提供教學資源和實踐條件,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為培養我國高端信息技術人才而努力。另外,在企業中,新員工入職后應在老員工的帶領下逐漸熟悉工作環境,并學習相關工作經驗。
3.2 與IT行業加強合作,選擇高水平軟件商作為合作伙伴
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受到經濟體制的限制,許多在國外比較流行的管理方式和信息化建設手段在我國并不適用。因此,盲目學習外企的信息化建設途徑,效仿其管理模式,對企業自身的發展毫無意義。為加快實現企業信息化建設,企業除了需要具備強大的硬件實力之外,還需要有強大的軟實力,如與高水平IT企業進行合作,加快研發企業信息系統配套的軟件設施等。通過軟硬件相結合的方式,為信息化建設的完全實現提供有利條件。
3.3 建立信息化管理體系,提高企業決策層和企業員工的信息化意識
完善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配套建立相應的信息化管理體系。不同的企業在選擇信息化管理體系類型時,側重點各有不同。作為企業管理人員,需要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管理體系,提高信息建設質量,加快信息化建設進程。通過利用信息系統,為企業提供強大的信息化管理與交互平臺,為企業帶來更加豐富的資源和信息,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能否緊跟時代步伐,加快進行信息化建設,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是決定企業能否在社會市場中占據穩定地位的決定性因素。國有企業在維持社會經濟穩定的過程中起著無與倫比的作用,因此,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應當對企業實現信息化建設有更清晰明確的認識,并在加快推動企業實現信息化建設的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為企業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忠波.國有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網絡安全管理[J].數碼設計(下),2019(4):203.
[2] 孫燮卉.淺談國有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網絡安全管理[J].中國高新區,2019(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