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梅
摘要:語文是小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語文作文又是語文學習中最關鍵的一部分,它不僅有利于小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為今后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將傳統的教學理念與適當的課外閱讀結合,更有利于我國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式的轉變。
關鍵詞:作文教學;小學語文;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在平時的考試中能夠獲得更多的分數,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化積累及培養其良好的寫作習慣。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的一部分,將創新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可以使教師在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同時到達既定的教學目標。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現在普遍的小學語文老師都意識到了語文課外閱讀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提高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的教學中,依舊存在一些很多問題和不足。
從教師層面上看:一是教師對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由于小學教學內容繁多,教師需要用較多的時間備課,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再去分給語文課外閱讀的教學;二是教師在備課時準備不足,由于語文作文的教學一直以來都不怎么受到老師的重視,所以在備課方面大多數老師還是存在一定的欠缺;三是教師的授課經驗不足,小學語文老師大多都是以教授課本的知識為主,對于語文作文的教學也只是停留在語文試卷中作文的要求和講解上,而對于相關技巧和內涵的教授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從學生層面上講,一是現階段我國小學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壓力大、課業負擔嚴重等問題,學生很難心平氣和地坐下來細細品味每一本優秀經典名著的內容,其實一本有趣的課外閱讀書籍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但實際上這些機會對于課業繁重的小學生來說少之又少;二是學生家長沒有足夠的重視語文課外閱讀,平時在實際生活中沒有培養孩子積極的動手寫日記習慣,對于良好寫作習慣的養成缺少培養意識;三是學生已經習慣了應付考試的寫作習慣,知識單傳的把小學語文的寫作當成是應付考試的工具,盲目的追求如何快速讀題、拿高分,而忽略了寫作本身帶給他們的樂趣和知識積累。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營造寫作氛圍,養成良好習慣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常常只關注于試卷和教材內容要求的內容,而忽略了課外閱讀中名言佳句對于提高小學語文作文寫作質量的重要性。當然,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營造一個舒適的閱讀氛圍,營造閱讀氛圍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教師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布置適合于他們的閱讀任務,而不是刻板的一體化流程,對每個班級都采用一樣的方式方法。以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登鸛雀樓》為例,談一談教師如何在課堂授課過程中營造寫作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積極發言,說出自己去旅行過的城市,然后各自用簡短優美的語言來分享自己的所見所想,讓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介紹自己去過的風景區,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此外,每首古詩詞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教師只有按韻律節拍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才能使得學生在朗讀中情感在線,體驗學習的快樂,加深學生對于詩詞的理解。同時,對于詩詞中反映出的美景,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一起用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來形容,比如看到了山,那么,山是怎么樣的呢?老師可以給大家舉例一個詞語:連綿起伏的山,這樣做的目地是為例在課堂上適時的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說話能力,豐富學生的寫作語言,加強學生詞語的積累,為今后的語文作文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也可以通過課后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們背誦這首古詩,回去和父母一起分享詩詞中鸛雀樓的美景,加深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記憶,進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思維聯想閱讀,拓展學生思維
所有的活動都離不開人類的創造力,這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可以在平時語文閱讀教育教學中充分激學生的聯想力和創造力,使其思維得到發散,從而在今后的語文閱讀中積累更多的知識。以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曹沖稱象》為例,這篇課文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是按事情發展順序通過故事的形式告訴學生,平時多觀察、遇事多動腦筋,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于如何稱出大象重量的過程,教師在此應幫助學生初步認識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在理解課文時認識比喻句,會用“一邊……一邊……”造句;同時,在深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練習復述課文,提示他們用“先”、“再”、“然后”等關聯詞連起來造句,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和思路回答問題的時間,培養學生平時要多觀察,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的意識。此外,《稱象》是一個民間方位流傳的歷史故事,主要體現了曹沖愛動腦筋、善于觀察,富于聯想的品質,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避免分析,而應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啟發思考,鼓勵學生創新,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相比于枯燥無味的讀課文,他們更喜歡聽故事,愛動手,好奇心強,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引導學生在掌握字詞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交流討論,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三)加強課堂改革,改善師生關系
目前是一個信息快速更迭的時代,目前各大社交平臺、社交軟件層次不窮,不僅方便了人與人的溝通,同時也方便了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釘釘等方式,實現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零距離”溝通。除了平時的課堂教學以外,老師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來實現與學生和家長之間的線上線下及時溝通。教師可以每周在班級群聊里分享好的佳句和優美的段落,由家長和學生一起共同欣賞和摘抄背誦,同時可以通過家長與學生之間相互提問等方式,提高學生家長的參與度。同時,學校也可可以舉辦寫作大賽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通過比賽還可以加強不同班級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進而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效率。
以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霧在哪里》為例,這篇課文把霧描繪成一個淘氣的孩子在捉迷藏,它把大海、天空、太陽、海岸、城市等等藏起來,最后沒有什么可藏了,又頑皮地把自己藏起來,此文旨在引導學生感受大霧天氣,對霧這一自然現象產生興趣,理解霧聚散變化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生活技能。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無論是語文寫作還是閱讀而言,“讀”對理解語言,感受情感起伏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霧的淘氣、感受霧的頑皮,這樣不但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了課文,還培養了學生朗讀課文的興趣和習慣。本課教學內容可以很好的利用PPT課件和自然現象發生的視頻來進行課堂呈現,有利于教師創設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課文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并能有效地結合進行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同時,教師可以在家長群里分享相關自然天氣的電影,讓學生和家長一起感受天氣變化對生活的影響,以及讓學生學會當自己獨自遇到天氣變化時,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讓他們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將所學知識更好的運用到日常的生活瑣碎中去。
結束語: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問題絕非一日之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學工作,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改變課堂枯燥無味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率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朱長鳳. 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20.
[2]明輝. 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 山西青年, 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