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剛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新課程改革中,更加注重高中同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對高中同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社會提供具有高素質的人才。高中的體育教學活動所承擔的任務,從過去的只關注學生的體育考試成績,到現在的既重視同學們的身體素質的提高,也同時關注同學們核心素養的塑造。本文主要討論的內容是如何更好的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同學們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核心素養
引言:
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對同學們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很重要的一部分體現在體育核心素養的塑造上。這是非常符合當下時代以及社會發展需求的教育體制改革和創新。高中體育教學和其他文化課程的教學一樣,具有不可取代的教學作用。通過體育課程的教學,能夠讓同學們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培養良好的品德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一、培養高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意義
高中的體育課程,是基于提高生命質量的課程,與其他文化學科有著非常廣泛的聯系,能夠幫助同學們鍛煉強健的身體,保持身心的健康,給同學們的生活和學習提供旺盛的精力。能夠為社會提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高中體育教學包含了眾多的領域,一方面體現了高中體育教學的教育性,另外一方面也體現了公平的原則。在高中體育課程中所體現的競賽原則所包含的堅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是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品質,對于同學們的價值觀的塑造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完善核心素養體系構建,一方面要讓同學們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同學們身心全面發展。另外一方面,需要能夠引導同學們遵守社會規范,牢記自身的使命,為社會的建設發揮作用,從而最終成為社會主義四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人才,以及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二、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現狀
高中學生的體育課程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在體育體制方面的變化產生了明顯的轉變。過去的體育課程教學,主要的關注點在于提升同學們的學習成績,具有很強的應試教育特征。而現在,教育者更加關注同學們綜合能力的提升,將對同學們的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非常注重對同學們體育課上學習興趣的培養,跟過去的死板的跟隨教材內容生搬硬套的教學方法截然不同,已經不再為應試而教育。然而,高中階段的同學,雖然在各方面身心發展上已經漸趨成熟,但是面對互聯網社會多方面的吸引,很多同學還是把持不住自己,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被手機游戲和電腦等娛樂設備所控制,即使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也不愿意走出教室,到外面進行活動,而是將盡可能多的休息時間用在玩手機游戲上面。再加上,過去長久的講授式的教學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所有這些都對培養同學們的核心素養造成了阻礙。
三、高中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
1、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該更多的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同學們養成良好的體育品德。在高中體育課程教學中,對同學們的相互協作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希望通過團隊合作等活動,使得同學們品德和責任意識得到很好的鍛煉機會,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努力創新課堂教學方法,來進行高效的體育教學活動。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進行《健美操》教學的時候,從理論知識層面來說,要求高中同學對基本的健美操步伐能夠掌握,通過持之以恒的鍛煉,讓同學們擁有健美的體形,提升同學們的審美能力以及身體各方面的協調能力和節奏感。在課程教學中,高中體育教師需要在充分把握班級同學的實際學習能力情況的基礎上,將他們進行分組,以分組的形式來鍛煉健美操的各種舞步,并且熟練健美操隊形的變換過程。通過這樣的方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教育。在分組訓練過程中,表現優異的小組,老師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可以給他們一些特權,比如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健美操動作的設計,從而提升高中健美操的美感。在小組訓練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都應該有較強的責任意識,能夠完成小組內部所分配的學習任務,這樣一方面能夠讓同學們學好健美操這一課程,另外一方面也能幫助同學們鍛煉團隊協作能力,培養責任意識。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當下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高中體育教師,通過積極的探索和研究,已經熟練掌握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而在實際的體育課堂教學中,通過各種靈活的教學方法的選擇,對于提高同學們的創新能力,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在體育課堂上課之前,老師需要做好教學方法的選擇,設計盡量讓課堂教學足夠充實,教學活動安排的較為緊密,并且不能夠生搬硬套課本教材內容,需要進行靈活多變的設計,使課堂教學富有生機和活力,也同時能夠讓同學們的思維更加具有發散性。而不是像傳統教學中那樣,只知道跟著體育老師的教學步驟,亦步亦趨的進行。而在實際的體育課堂教學中,需要留住充足的時間,讓同學們能夠自由的發揮想象力。此外,通常在各種體育活動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體育老師應該更多的鼓勵同學們進行自主的性的探索,并將遇到的問題解決,從而提升同學們解決生活事物的能力。
比如在進行《籃球》這一項目的教學的時候,很多的籃球動作,包括運球、投籃等基本動作的掌握過程中,同學們都會在實際的運動技巧上遇到很多的問題,使得在訓練過程中,出現很多混亂的現象。而面對這些問題,高中體育教師應該更多的鼓勵同學們進行自主性的研究,看怎樣才能正確的將運球、投籃等動作掌握好。對于很多的問題,同學們可以通過自主性的實踐探究找到答案。比如某些同學在投籃過程中,感覺三分線附近的投籃具有較高的難度,而某些同學在運球過程中總是會出現走步的錯誤,當同學們發現這些問題的時候,老師不能像傳統教學那樣第一時間將答案擺在同學們面前,而是應該給同學們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從而將遇到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進行解決。從而提升同學們的創新意識,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3、參與校外體育活動,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不能僅僅拘泥于課堂體育教學,應該更多的組織同學們參加一些豐富的校外體育活動,讓同學們有更多的機會和社會進行接觸,讓同學們的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得到提升,這對于同學們以后畢業之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好的意義和作用,并且這樣的校外體育活動,能夠影響社會上的其他人領會全民健身的意思。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很多時候體育教師可以更多的組織同學們到社區去,和那些打太極拳練健美操的老年人一起進行體育鍛煉,幫助老年人在各種體育動作上實現規范性,為他們示范各種體育器材的正確鍛煉方法,這樣能夠讓同學們在這樣活動中,擁有更多的體育鍛煉器材。此外,體育教師還有可以,組織同學們進行各種各樣的比賽,鍛煉自身強健的體魄以及培養堅持不懈、勇于拼搏的體育精神,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能夠在眾多的體育競賽中,提升同學們的體育素養,讓同學們熱愛體育教學活動。除了跟社會上的老年人進行互動學習以外,老師還可以帶領同學們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去幫助小學同學掌握各種體育動作要領,讓同學們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小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培養高中同學為社會奉獻的精神。
結束語:
當今社會的發展速度異常的快,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要求越來越高。在高中體育教學需要為社會提供擁有強勁的體魄,以及富有拼搏精神的綜合性的人才。所以新課改要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要積極探索和創新教育教學方法,為更好的培養同學們的責任意識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做出積極的努力。通過在教學中滲透體育核心素養,激發同學們終身體育的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學成.高中生體育核心素養培育的意義與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13+23.
[2]劉俊.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運動,2018,12:116-117.
[3]閆斌杰.高中體育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方法研究[J].才智,2019,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