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平
摘 要:隨著我國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課堂的教學也開始由老師對學生面對面的講課發展出了更多新的方式,在這么多方式之中,微課算是效果比較好學生也更加能接受的方式。微課主要是由短視頻的形式,快速生動的向學生就某一教學知識點進行講解。和普通的課堂學習相比,微課形式比較靈活,學生不會因為自身突發原因影響學習進度。時間短內容生動,趣味性提高之后學生也能夠接受得更快。本文主要從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微課的應用著手,探究微課在實際學習中的表現形式,為之后微課的發展做出參考。
關鍵詞:微課;高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
引言:微課雖然是作為一種新出現的教學方式,但是已經得到了老師和學生們深深的喜歡。因為微課本身比較生動有趣,還可以在上面準確展示黑板上無法畫出來的圖形,加深學生對這一部分的理解,可以用來提升老師的教學質量。
1.微課的教學應用意義
微課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引進具有重要意義可以促進一部分學生不再抗拒老師的授課。普通的課程上老師總是站在講臺上,和學生自然的拉開距離,但是在微課的鏡頭下面,老師和學生的距離無限的被拉近,老師重新成為了學生心中的導師。學生也可以按照需求學習,從一開始普通教學跟不上老師進度到現在通過微課可以跟著自己的節奏走,對每個教學內容也會更能接受于心。
2.微課應用的具體策略
2.1利用微課設置學習情境
數學這門學科本身比較抽象,對于一些聯想能力不是很好的高中生來說是一種挑戰。而高中為了準備高考,需要學習的知識點非常豐富,學生跟不上卻又要學習下一個知識點,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空間聯想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如果還是應用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話,學生則難以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甚至會出現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的現象。而運用微課則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比如說,學習立體的時候,在普通課堂老師都是通過在黑板上板書和口頭講解具體題目來給學生教授知識。由于是平面黑板展示一個立體的物體,所以一些能力不夠的學生十分容易出現理解錯誤,并且在課后的練習中也延續了這樣的錯誤,甚至會影響到對之后所有由這個立體延伸而來的教學內容的理解。而如果使用微課,老師就可以通過電腦來給學生進行立方體的模擬,將整個立方體的正面側面甚至展開圖都展示一遍,讓學生加深對這個立體的理解和認識,然后再慢慢延伸到其他立體,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空間想象能力,避免學生在普通課堂可能出現的錯誤。
2.2通過微課豐富教學內容
數學比較枯燥,學習起來需要很大的興趣和毅力。老師需要不斷學習時代新出現的、效果又較好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充分的興趣,讓他們更快的接受教學內容。相比較以前,微課教學形式能夠比傳統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能帶來新鮮感,和更加豐富的元素。
數學比較枯燥,老師需要不斷學習時代新出現的,效果又較好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充分的興趣,讓他們更快的接受教學內容。不僅如此,老師還可以將一些重要的教學內容和容易考到的內容在微課上做出總結,讓學生更容易的復習數學知識點,減輕復習和考試的難度。而一些比較難以記憶的函數圖線,更可以通過電腦繪制來展現,讓學生們通過具體而且標準的圖形對函數圖線自身有個清晰的記憶和明確的認識。
2.3通過微課教學簡化教學難點
高中課程非常之多,各所高校為了高考的升學率備戰都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因此高中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不僅要學習課本上所有的,還需要學習拓展開來的很多難題,給高中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大壓力。學生們需要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一個數學難點,還要能夠融會貫通,而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們不懂則只能回家自己思考,自己總結共同點再去解答拓展題目。因此,教師們有必要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對于能夠拓展的地方也要進行總結,將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分散開來教學,考慮到學生們能力的不同,分別做出適合這兩類人的微課,優等生更優和差等生變優同時進行。
例如,由于課堂已經進入了立體的教學,然而之前的平面圖形還有一部分同學沒有完全理解。老師完全可以做出分別適合學生學習進度的視頻,一個運用電腦繪制平行四邊形,通過拖動平行四邊形邊角等方式讓落后的那部分人明白平行四邊形的大部分特性,早日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另一個則運用電腦繪制出立方體,讓優等生們看到立方體又是怎么進行形狀變換的,需要滿足什么樣的條件。分別出這樣的視頻不僅可以讓學生們能夠分別擁有自己的目標,還能讓在輕松的環境下進行教學,積極去完成對每個知識的學習和鞏固。
結束語:綜上可知,高中教學由于影響到之后大學的錄取,需要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關注,迫切需要引進一些效果好,又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講課方式。由于數學這個學科本身比較抽象,老師必須要重視到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運用多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用生動形象的講解,和電腦自帶的圖形模擬的優勢,讓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降低。老師需要靈活轉換自己的教學方式,不能守舊教學,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和接受能力。
參考文獻
[1]許益平.淺析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
[2]張禎霞.淺析高中數學微課教學意義及應用[J].考試周刊,2017(65):108.
[3]姚錫雄.淺談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考試周刊,201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