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敏
摘 要:本文采用調查問卷和個別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對廣東Z市的49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進行了調查分析。研究發現Z市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師在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兩個方面存在不少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是因為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師資缺口大,導致他們的教學工作量增大;二是學校缺少提高教師教學積極性的激勵機制;三是教師自我提升的動力不足。因此,本文針對這些問題及成因從教師層面、學校層面和教育局三個層面提出措施來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6-0147-02
基金項目:湛江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粵西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研究”(ZJ19GJ08)
新課標要求小學英語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信心,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識,倡導體驗,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課堂教學體驗。要實現這一要求,最根本的條件就是教師。因此,教師的專業能力直接關系著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為此,筆者對廣東Z市10所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師專業能力進行深入調研,調查對象為10所農村小學的49名英語教師,采用問卷調查和個體訪談。調查目的是了解其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的基本情況,發現問題并對問題成因進行分析,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Z市10所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的調查分析
筆者從語音、語法、詞匯、聽力、口語等英語學科專業知識方面對小學英語教師進行了調查。在新課標中,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語法和詞匯。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從這幾方面來檢驗一個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最能反映出其專業知識水平。調查結果顯示:Z市10所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基本具備英語專業知識的只占35%左右。另外,將近40%的教師不夠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調查結果還說明:一部分教師對新課標中總體語言目標一級要求和二級要求知之甚少,教學中不能把知識目標、語言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有效教學。
根據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課堂上要求教師要做到聽說領先,要多使用目的語進行教學,然而,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只有10%的英語教師基本上能用英語教學。再就是多媒體、游戲、簡筆畫和兒童英語歌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著其他教學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調查數據和課堂觀摩的結果說明,10所小學的49名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極少使用多媒體、游戲、簡筆畫和兒童英語歌曲。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教師上得辛苦,學生學得疲憊。隨著時間推移,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極度下降。
二、10所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能力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一)情感教學缺失,語言知識有限
在新課標中,情感目標是語言總目標的首要目標、它強調小學英語教學中先要重視對小學生學習興趣、自信心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在課堂教學觀摩中發現,教師在備課和教學中極少能夠將情感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比如在觀摩小學三年級一位英語教師在教monkey、 tiger 、panada 等動物單詞時,當教到panada時,該教師說:Panada is black and white. It’s cute and delicious. 居然會想到把熊貓燉來吃,更不用說啟發孩子們要熱愛動物和保護動物了。由此可以看出教師沒有認真學習領會什么是情感教學。小學英語教師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老師,因此教師的語音語調和流利的英語口語至關重要。小學生模仿能力強,喜歡嘗試,在這個階段最容易獲得好的發音和學會標準口語。然而調查顯示:受調查的49名教師僅有不足35%的語音和口語基本達到教學要求。這與部分轉崗教師沒有系統地接受專業訓練有關。
(二)學生英語基礎差,教師教法落后
小學生學習的特點是注意力時間短,喜歡做游戲,好動。針對這些特點,小學英語教師要及時把課堂上要教的單詞、句型在短時間內用多媒體、簡筆畫、肢體語言等有效完成。然后開展一系列唱、做、玩的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做中學。但在教學觀摩和訪談中了解到,由于農村小學學生的英語基礎差,大部分教師上課都是采用英語加普通話的教學模式,很少運用簡筆畫、游戲和兒童英語歌曲來組織開展教學活動。農村小學學生學習基礎差,部分原因是由于缺少圖書、音像和好的教室環境,還有部分原因是這些學生的父母長期在珠三角或城里打工,使得這些學生處于“放養狀態”。他們在課堂上不愿意學習甚至對教師不禮貌,極大降低了教師對職業的認同感。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師也是由于長期處于偏遠的鄉村學校,教學設備陳舊,進修提高的途徑少,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更新慢,久而久之就“隨遇而安”了。
三、制約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因素
(一)師資力量緊缺,教學任務繁重
由于農村小學地理位置偏遠,每年大專院校的師范畢業生都不愿意去任教,造成農村學校師資嚴重不足,從調查的10所小學來看無一例外。學生班級多,英語教師少,因此每個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成倍增長。有些學校的英語教師身兼數職,上完三年級接著上四年級,緊接著批改學生的家庭作業;有些英語教師上完課后還有很多的班主任工作要做,從早忙到晚成了他們工作的常態。他們無暇去學習新課標,無暇去進行校本研究,勉強能夠完成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就不錯了。繁重的教學工作極大制約了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
(二)教學環境落差,職業認同低下
與市里和縣城的小學相比較,農村小學無論從師資和教育資源都有很大落差。除了這些差別外,農村小學的落差還表現在:辦學經費不足,辦學捉襟見肘。校舍年久失修,給教師的教學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科研水平低,教學不能相長。調查數據顯示,在市級以上刊物10所小學英語教師發表論文超過3篇的沒有一人。學校沒有好的激勵機制,使教師看不到提升空間。目前為此,10所小學的英語教師沒有一個高級職稱,再加上學生對教師的不恭,種種不良因素疊加一起,使得英語教師對自己職業的認同感大大降低,失去了自我成長、自我提高的動力。
四、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路徑
(一)教師層面
根據Wallace(1991:15)的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理論,一個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是語言學習階段(language development)。在這個階段要求教師要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要具備牢固的語言知識(phonetics,grammar and vocabulary)。第二階段是實習實踐階段(practice and reflection)。這個階段要求教師把所學到的英語知識和教學技能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在這個階段初入職的教師要先觀摩和學習教學經驗豐富教師的課堂教學。通過學習逐步開展自己的課堂教學,還要學習與教學有關的理論,譬如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接著教師把積累的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如此循環,直至到達第三階段(professional competence)。這充分說明了小學英語教師如果要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就必須堅持不斷的學習,堅持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善做一名反思型的英語教師。
(二)學校層面
第一,學校要制定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做到獎罰分明、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通過這些制度,促進教師進行自我對照,發現自己存在的優點和不足,促進教師思想上和教學理念上發生根本變化。
第二,學校要積極改善教師的教學和生活環境,努力提高其工資待遇,積極為他們的職稱評定創造有利條件,做到從待遇上、情感上既能吸引新教師加入,同時讓老教師安居樂業。
第三,請進來走出去。學??梢园咽欣锸±锏膶<液鸵痪€的教學名師請進學校講座和指導學校的教學,把學校的教師送到城里學校去進修學習,在學校內部積極開展校本研究。通過這些活動,讓教師親身感受,他們就會將好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統一起來,從而主動地提高自己的教學科研能力。
(三)教育局層面
教育局作為農村小學的主管部門,必須規劃城鄉教育一盤棋的政策,加大對農村小學建設的資金投入,改善農村小學的教學基礎設施。在教育資源的配置上,鼓勵支持優秀的英語師范生到農村小學任教,充實農村小學的英語師資力量,增加農村小學辦學經費的投入,讓農村小學的校長們有錢辦學;在職稱評定上,要考慮到農村小學的實際情況,政策制定和名額分配給與適當傾斜,這樣才能保證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可持續性。
五、結語
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面臨許多困境,但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如果能積極為教師創造條件,讓他們看到個人發展的空間,相信他們一定能把自己這個小家和學校這個大家的關系處理妥當,會為提高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學水平和學校的教育質量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參考文獻:
[1]Donald Freeman and Jack C. Richar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秦紅.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素養調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3]李峰.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教書育人,2004(2):45.
[4]王寧寧.12所農村小學英語教育調查報告[J].外語教學研究,2007(2):35-36.
[5]溫愛英.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素質的策略[J].基礎英語教育,2007(1):87-88.
(責任編輯:林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