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參
摘 要:在西藏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由于學生的特殊情況,開設了《大學語文》課程。《大學語文》為一門基礎主課,也是一門必修課。如何能使藏民族學生的漢語文水平得到快速提高,這是長期困饒本院的問題。因此,《大學語文》的開設是及時的、可行的、有效的。《大學語文》課程的開設可激起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可鍛煉學生的動手、動口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自我營銷的能力,從而更有效地完成教書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大學語文》;民族地區;漢語文
中圖分類號:H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5-0104-02
本院是2005年7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在原西藏自治區農牧學校和西藏自治區綜合中專學校的基礎上合并組建而成的西藏唯一一所高等職業院校。本院學生大多數來自于偏遠的農牧區,學生的綜合素質相對較低,特別是漢語語言表達能力尤為欠缺。為此,學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都收效甚微。2017年新生入校開始,本院正式開設了《大學語文》課程。
一、西藏高職院校開設《大學語文》的必要性
《大學語文》是西藏高職學院為各二級學院大一學生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必修課,又是集工具性、基礎性、審美性、人文性于一體,尤其注重審美性與人文性的素質教育課程[1]。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賞析、理解和表達能力,具備通用性、工具性和職業性的特征[2]。本課程是為夯實高職學生的漢語言文化基礎,以滿足就業擇業過程中對口頭和書面文字表達能力的需求,并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持續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素質教育課程。
鑒于以上原因,本院從2017級學生開始進行了漢語文課程的改革。此次教學改革得到了學院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所有相關人員親力親為,為此次教學改革付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本院漢語文教研室的所有教師加班加點,出謀策劃。本著為學生著想,為學院的發展著想,為西藏的長遠發展著想,做出了很多努力。開設《大學語文》課程是及時的,有效的。
二、本院藏族學生漢語言水平以及語文知識的現狀和問題
2017年新生入校之時,筆者對班級內部進行了摸底測試,成績如表1所示。經對成績表進行分析,本院學生的漢語文水平普遍較低,不管是漢語文基礎知識方面,還是學生的漢語文寫作能力方面,均存在較多的問題。
第一,本院學生的漢語文基礎普遍薄弱,缺乏最基本的漢語文常識,本地學生受藏語語法的影響,學生的漢語文表達嚴重不通順[3]。
第二,本院學生的漢語文學習氛圍不夠突出,很多學生未能養成良好的博覽群書的習慣。
第三,本院大多數學生來自于偏遠的農牧區,學生天性膽小靦腆,致使他們不敢在公眾場合發表自己的意愿[4]。

三、本院開設《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帶來的成效
通過表2內容顯示,2017級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大學語文》的學習,學生的漢語文素養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是大多數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有了較大的進步,他們能比較順暢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或建議;二是通過學習名篇佳作,學生積累了較多的漢語文詞匯量,為寫好文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學生較為系統地掌握了漢語文常識,特別是寫作常識有了一定的提高,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常用文體的寫作技巧,為將來的就業打下牢固的基礎。

四、針對本院今后《大學語文》課程教學長效開展的對策性思考
(一)學院繼續加大《大學語文》課程的開課執行力度
為了讓本院學生更為系統地掌握漢語文課程的相關內容,學校開設了《大學語文》,教學時間為兩個學期。筆者認為這種教學安排是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對于開設《大學語文》,作為任課教師需注意兩點。
1.注重學生詞匯量的積累
有了言語,人們才能表達思想情感,沒有了豐富的詞匯量,即便有深刻的思想內涵,也沒有任何的實用價值。學生積累詞匯量包括四種方法。
第一,讓學生有意識地、經常性地聽一些充滿趣味性、哲理性的語言段略,如新聞、故事等。
第二,要讓學生敢于嘗試在各種場合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進一步加強學生自我營銷的意識。
第三,激發學生閱讀各種各樣的名篇巨著,把名言警句記牢在心。
第四,讓學生養成善于動腦、動筆的習慣,所思所想,用正確的語言表述出來。
2.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
不管是初中、高中,還是大學階段,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漢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大學階段的漢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值得探討。
第一,利用課內時間讓學生朗讀或默讀教材書上的必讀篇目,任課教師提出相關問題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
第二,在課外時間,利用學校的校圖書館、校園網吧等便利條件,規定學生閱讀大量的資料,任課教師適當地犧牲作息時間來抽查學生的閱讀情況,把存在的問題及時地反饋給學生,使學生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收獲。
(二)《大學語文》需進一步注重對學生進行模塊教學
《大學語文》分為上下兩冊,書中所包含的內容,難易程度等都有所不同。由于學生的漢語文水平參差不齊,本課程的教學時數較多,有必要適當地增加必講必學的重點篇目,以此來拓寬學生的漢語文知識面。對此需要進行模塊教學,教師要考慮好兩個因素。
1.考慮古文教學內容的選擇
漢語文科目的教材書是指定的書目,所涉及的內容很豐富,范圍很廣泛。特別是《大學語文》中的古文所占比例是很大的,上至前秦文學,下至明清文學,各個階段的代表作品都輯錄在《大學語文》中。由于時間的限制,更由于學生實際的需要,教師在講授古文學當中應該有目的性地選擇一些經典作品,如《前秦諸子語錄》《短歌行》《長恨歌》等,同時給學生強調:要領會作品的思想感情,把名篇名句背誦下來。有了正確的選擇,才會有更好的實用價值,否則一切都是徒勞的。
2.考慮寫作水平的提高
寫作能力的訓練是漢語文教學環節中的重中之重。學生寫作能力的強與否,直接影響到他們今后就業情況的好與壞。所以,本院利用一切條件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寫作水平,特別是區內的藏族學生的漢語文表達能力。寫作訓練要做到“三結合”。
第一,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內做一些短小文章的訓練,課外進行長篇文章的訓練,長此以往,堅持不懈地訓練,將會獲得高超的寫作技巧。
第二,訓練與指導的結合,每一次的寫作訓練之后教師要進行認真批閱及正確的指導工作,把大多數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的問題清晰明確地講解給學生聽,特別是細微問題不能忽略不說,要給學生強調注重細節才能把握好大局的理念。
第三,動口與動手相結合,博覽群書,大腦里儲存的信息量就多,反之,就缺乏必要的寫作常識。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的書越多,寫文章越容易,讀的書越少,寫文章越困難。因此,寫作訓練之前,必須要閱讀大量的有意義的書籍,為寫好一篇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作為漢語文教師,需進一步激起學生的漢語文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各種手段和輔助教具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避免“填鴨式”的僵化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之美,人文之美,同時培養對民族語言文化的親近感,自豪感。學生有了這種興趣,在他們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也會不斷地積累學習,受用無窮,本質上提高了綜合素質。
(四)學校為漢語文教師提供學習的平臺
教師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關鍵。目前本院的漢語文教師數量上滿足學校的需求,但在質的方面與新課程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但他們的思維模式不夠新穎;年輕教師有較好的創新性教學思維模式,但他們的教學經驗有待提高,特別是缺乏為民族學生傳授知識的可行方法[5]。因此,學校應該為漢語文教師提供相應的提高漢語文素養的平臺,以便將來為學院培養更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而做出實際的貢獻。
五、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語文》課程在西藏少數民族高職院校的開設和探索中,有助于更好地提高藏族學生漢語言水平和運用能力,對于更好推廣普通話,促進學生今后就業和職業發展,推動民族團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邢福義.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李慧.語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馬顯彬.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教程[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4]田素芹.當前高職大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1(2):127-128.
[5]栗軍.民族地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大學語文課程的探索與實踐——以西藏民族大學《大學語文》教學為例[J].西藏教育,2018(1):30-33.
(責任編輯:林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