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林林
摘 要:在新課改得影響下,高中語文要求學生要學會表達真實情感,說真話、訴真情,要通過閱讀積累,有話可說有材料可寫。寫作要具備個性與創意的表達,要根據個人興趣特長自主寫作,通過學習與日常生活積累素材,做到有感而發,體現新課改下的讀與寫。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寫作教學
一、對新課改下的寫作教學的認知
從語文學科角度來說,閱讀是一個不斷積累接收的過程,而寫作則是個人理解見解表達輸出的過程,寫作一直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也是考試中從不會缺少的大分值題型,寫作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統一標準,所以老師們使用的教學模式也各不相同,不可否認寫作是許多語文老師教學的棘手問題。甚至有許多老師根本無法找到有效提升學生寫作的途徑,只能以課后作業日記周記的應試打發教學任務,導致許多學生對作文寫作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寫作積極性也受到制約。
新課改明確要求語文寫作時,要考慮到不同的對象與目的、要表達出自我對人或事的真切體驗和態度、要捕捉生活現象事物特征有創意的表達,等多種要求,也是為了體現現代化教學模式適應社會生活做出的調整,重點是對學生不愛寫作現象做出的修改,但實踐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真正發揮出課改的作用。這些變化對作文這個大問題來說,只能是在表像上得到改善,寫作提升的實質并沒有體現出來,筆者所要說的本質體現是,對作文本質的揭示,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二、新課改背景下寫作教學策略
(一)寫作要從閱讀興趣的培養為出發點
無論哪個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一個潛在動能,那就是興趣。閱讀寫作也不例外,要想有的寫有東西可寫,就需要學生能有充沛的閱讀積累,若是學生們對閱讀沒有興趣,何談積累一說。作文是記錄實踐與情感的載體,留住那剎那的花火。同樣源遠流長的幾千年文明里,先輩們留下了他們的剎那花火供后人欣賞,我們也是通過閱讀這些文化瑰寶去感知過去、解讀現在、暢想未來。我們可以借助文章的情境,引導學生幻想若自己是作者,會用怎樣的角度怎樣的思想來解讀事物,用帶入感、認同感、體驗感,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這也是培養學生語文新課改探究理解提升自主閱讀寫作思路的第一步。學生通過閱讀,感受作者的心境與寫作文字的魅力,也會幻想什么時候自己也能夠揮筆潑墨,達到意境與思想妙筆生花的表達。閱讀是積累的過程,但不可盲目,要有選擇性的閱讀,對于文章的閱讀來說,學生們只存在對文章的理解深與淺,不存在接受的程度,所以說老師要為學生們挑選一些與社會現實相關的題材,或者課本中摘取的原著通讀,讓閱讀的積累更有價值和教學意義。
(二)字、詞、句法的訓練
有許多學者認為字詞句法的訓練,是對學生思維的禁錮,對于寫作來說,優美的詞句死背有害無益。但筆者認為,這樣的論述太過片面,學生本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知識學習積累過程,沒有學習借鑒何談創新認知。所以說中國文化不可忽視的語言美,是我們應該讓學生們多學習多借鑒的,它對學生字、詞、句法的訓練,就是一種積累的過程,更是提升學生閱讀理解的一大前提,并且還能夠在學生將來寫作時,提升可閱讀性。
(三)新課改下的邏輯思維培養
一個好作家一定是具有清晰的邏輯能力,這是不爭的事實。邏輯思維對寫作的重要性無可厚非。許多學生之所以文筆不夠清晰,表達能力不夠突出,很大程度上來自于邏輯思維的缺乏?!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向我們很好的闡述了這一理念,學生不僅要認知事物的能力,還要具備改造事物的本領。
1.多讀。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時常進行閱讀,尤其是在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當下,閱讀也變的沒有距離和高效快捷,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手機或者電腦,接收最新的國家資訊,熱點新聞,它的涵蓋面很廣泛,要讓學生們有自主選擇的讀些積極向上的內容。通過新聞閱讀的形式,讓他們時刻關注社會動態,潮流資訊,熱點新聞話題,讓他們能夠從自己的角度來解讀社會現象,讓他們看到偏遠山區支教老師的艱辛;農民工地鐵上有坐不坐的社會現象;一帶一路的中國思想……人生不止一桌一本,更何況信息時代讓我們與世界聯系更緊密,社會這一大學校,要比單單從課本中品讀文章收獲更大,也可以讓學生們的眼界與思想更開闊。
2.多想。通過各類新聞資訊的閱讀,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網友的留言與評論,當然我們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獨特的自主思想,我們可以借助一些熱門話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理解來解讀這一問題,它的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律觀,都會有不同的方向。
3.多說。通過熱點資訊,我們讓學生對某一觀點展開想象,然后就要組織學生課上,一起討論這些熱門話題,為了體現出讓大家都能參與其中,但又考慮到課時有限的問題,筆者采用隨機點名的方式,讓學生明白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叫到。熱門話題并沒有準確定性的答案,我們要培養的是學生理解能力與敘述能力的綜合體現,通過大家各抒己見,老師著重點評和夸贊被點名的同學,并歸納總結,學生們的敘述與思路的優缺點,同時也讓所有學生掌握敘述的要領,潛移默化中影響他們的寫作能力。
總結:總之,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還需要老師有耐心科學合理的從基礎抓起,循序漸進,借助現代化設備,不局限于課本教學,讓學生們的積累更加生活化,也可借助這樣的形式讓學生感覺到寫作并不枯燥,發揮各自的特長,進行有目的有價值的閱讀積累,在通過自主的理解,多多練習寫作,最終達到寫作能力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謝小紅.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作文教學策略[J].文教資料.2016(06)
[2]楊明.高中語文新課改背景下的語言文字教學研究[J].揚州大學.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