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錫
摘 要:核心素養是現階段物理教育改革研究的重點,其提出也為高中物理教學帶來機遇及挑戰。本文結合三維目標物理教學理念,對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探究分析,強調在落實三維目標的基礎上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旨在優化物理教學策略,為關注這一類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三維目標;高中物理;核心素養
引言:針對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狀況可知,三維目標從提出到應用的過程中,對高中物理教學具有重要影響,不僅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也擴展了物理教學視角,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可以將三維目標作為培養核心素養的跳板,在相輔相成的條件下,提升學生物理核心素養。
一、“三維目標”與“核心素養”的聯系
核心素養是對三維目標的整合[1]。在核心素養未提出以前,三維目標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往往被切割成三個部分,而核心素養能夠集中體現課程育人的價值觀,貫穿于物理教學的各個環節,因此,三維目標可體現在培養核心素養的物理教學流程中。三維目標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出,是國家在不同階段對人才的培養需求。在三維目標下,高中物理教學從以下三個維度設定教學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教學需要從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以及科學責任態度四方面培養學生,這四方面包含三維目標的教學目標,由此可知,核心素養也是對三維目標的整合及提升。
二、三維目標下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1.關注學科核心概念
物理概念對于高中學生而言,不僅是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也是完善物理理論,構成物理規律,且建立物理公式的基本條件。高中物理概念相較于初中物理,具備更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尤其是核心物理概念,對學生學習物理具有奠基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物理概念為基礎,培養學生將所學物理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活學活用,避免出現死記硬背現象。在核心概念的引導下實現物理知識的遷移,對知識深化理解,全面發展物理思維能力,使學生最終形成受益終身的物理素養。
以“質點”的講解為例。教師可以參考以下方式強化學生對質點概念的理解。(1)當物體的大小、形狀對所研究問題影響不大時,該物體可視為質點。(2)只考慮物體運動情況,不關心物體大小及形狀,可視為質點。(3)物體各個點有相同運動情況,可視為質點。(4)研究地球公傳問題,可將地球視為質點,自轉不成立。由此可知,概念(1)可視為質點的核心概念,在實際教學中可將(2)(3)(4)作為衍生概念,組織學生對其現象進行討論分析,輔助學生透徹深入的理解質點概念。
2.創建物理教學情境
高中物理需要學生解決的問題可分為兩類,即原始物理問題與物理模型問題。原始物理問題傾向于還原物理現身本身,而物理模型問題經過抽象處理后的理想化狀態,但在實際教學中,物理模型問題更為常見。為符合核心素養對物理教學的要求,教師可以采用創建情境的模式進行教學。其優勢在于,所創建的情境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可以完整的貫穿在課堂教學中,依托生活化的情境,學生能夠產生對物理的親切感的同時,更易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問題,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意識,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以估算大氣層重力問題為例。學生多習慣于解決具體的數學模型問題,對于物理問題建模未形成一定的能力,在此題的講解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物理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地球表面大氣壓強與地球表面單位體積所受大氣壓的關系,該物理問題即可以通過簡單計算解決。由此可知,創建物理情境的學習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物理建模的能力,利于教師在教學環節中針對性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3.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通過核心素養培養下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應該具備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能力的高低能夠體現出學生的學習成果[2]。在實際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側重于關注學生能力形成以及研究學習的過程。比如,針對物理驗證性問題以及實驗設計類問題,教師可以將其作為實驗課題安排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探究,使學生充分參與到物理問題提出、分析以及得出結論的全過程。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能夠從中深化理解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相關原理內涵以及試驗過程應用的物理方法,有利于學生形成理性且客觀的物理思維,全面發展科學思維素養。
以牛頓第二定律相關知識的學習為例。在學習該章節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驗證實驗,將其設計成學生研究實驗,安排學生課上以小組形式進行探究及討論,并提供實驗室以及實驗所需的器材。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小組內設計實驗方案,很快掌握了實驗的關鍵,并運用控制變量法、圖像法得出結論,使學生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有所提升。
4.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
傳統物理教學存在“共性教育”的弊端,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卻接受統一的教育模式,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對物理學習產生排斥心理。這種心理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教師難以落實培養核心素養的工作。為此,教師應始終堅持物理來源于生活且回歸于生活的思想,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終身發展所具備的能力,滿足社會對個體發展的需求。
以“萬有引力”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后,可以通過激發學生好奇心等方式如黑洞現象等,使學生發散思維并主動探究萬有引力使用范圍,樂于查閱相關資料豐富自身知識,擴展眼界,利于個性化發展。
結論:教師應致力于在三維目標的理念下,通過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調整并創新教學方法,最終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觀念以及發散性思維,有效提升其物理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最終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李寶福.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微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168.
[2]李小杰.三維目標與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的對比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