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琴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行為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視頻素材的引入,能夠極大地引發對將要學習內容的渴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從根本上解決“粉筆加黑板”的枯燥模式。歷史知識包羅萬象,歷史事件紛繁復雜,本學科應該是非常有趣的,視頻素材的進入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開拓學習思路,以比較輕松的方式實現教學重難點知識的突破。因此,視頻素材的教學輔助作用應充分挖掘。
關鍵詞:視頻素材;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過程
在新課標的改革下,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教學方法的改變引起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成績的提升。所以,尋求和利用適合學情的,適合自己教學特點的教學方式尤為重要,并以此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向更高的水平發展。在此,我淺談幾點視頻素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視頻素材對及時解決教學重點有奇效。
教學重點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材所有內容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的最核心的教學內容,而教學重點所展示的內容是這一課時必須要達到的目標。高中歷史每一課時都有明確的教學重點內容,所以在備課時,這是必須要進行教學設計的。同時也是大家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為有些知識點如何突破,老師很多時候感到力不從心,但是,如果在課件中利用到視頻素材,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例如:人教版歷史必修1第10課《鴉片戰爭》,這節課重點內容之一是認識到鴉片戰爭發動的必要性,二是中國的戰敗是歷史的必然。我們借助視頻素材━《第一次鴉片戰爭》,視頻開播,以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教授安德魯·萊姆伯特的一段話來闡述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必然性是英國強烈的尋找廣大的國際市場,以推動工業革命的進一步發展。視頻中排排大炮轟擊城墻,多艘戰艦縱橫中國東南沿海,以瓦礫紛飛、斷壁殘垣、尸橫遍野等鏡頭直觀地反映中國戰敗,萬里海防土崩瓦解。萊姆伯特先生再次闡釋,這次戰爭使得中國對外貿易門戶大開,并在英艦“康華麗”號上簽署不平等條約。視頻最后以清大臣登上英艦時的驚嘆表情,充分傳達出這場戰爭是一場有關技術的戰爭,是一場關于工業的戰爭。學生從視聽角度感受到:中國失敗的原因在于中國制度上的落后,是意識形態上的落后。再比如中國近代史部分━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很難理解“列強入侵”四個字的含義,這時候我們可以選取電視劇《大宅門》中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城的視頻作為輔助資料,學生通過視頻中戰火紛飛,滿目瘡痍的場景,很直觀地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生存權嚴重受到威脅的緊迫和無奈,進而能夠理解當時的仁人志士爭取民族解放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既突破了重點,也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感,達到了立德樹人的目的。
二、視頻素材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
高中歷史課本編寫體例,專題史體系有其優越性,也有其自身難以克服的弊端。比如,課程結構跳躍性很大,弱化了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學生很難把前后兩個事件順暢地聯接起來,有時候很難把握一個歷史事件發生的時代背景和帶來的感受,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時補充大量背景性材料和線索性問題,而視頻素材能夠很好地承擔這一“重任”。如紀錄片《紐帶》剛一開始,就是十八世紀初去法國的一位教徒黃嘉略與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的見面交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許明龍說:“1713年與孟德斯鳩相識,將近三個月,見面不下八次,交流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中國的政治體制。”1748年,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震驚問世,他的主要主張就是國家權利應該一分為三,三種權力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他拿當時的中國作為反面例子,并展開猛烈的抨擊。如果沒有這段視頻素材,學生就無從得知孟德斯鳩對中國君主專制的認識來源于哪里,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分權與制衡”這一知識點了。
三、視頻素材便于理解歷史中的地圖學習。
歷史包括時間和空間上的兩個基本要素,空間上的展示勢必會涉及到地圖學習。人教版歷史必修1共八個單元,有12張歷史地圖,必修2有八個單元6張地圖,按地圖中的內容,我們基本可以分為“疆域圖”、“戰爭形勢圖”、“經濟發展圖”,這是對教材具體內容的延伸。借助地圖多彩形象及生動直觀等優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那如何正確有效地處理“地圖”就顯得很重要了。如必修2第二單元第5課中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課本展現的是一幅平面地圖,空間想象能力差的學生很難將地圖和立體的地球圖像聯系起來,甚至有的學生學習結束后仍然搞不清楚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的方向是向西。如果截選《世界歷史》第32集的部分視頻素材,來實現更好的理解。可以截選四段:第一段,從6分40秒到7分;第二段從9分14秒開始,第三段從9分56秒開始,最后一段從17分16秒開始。通過一個立體的地球,一條帶著方向的紅色箭頭,一艘動畫制作的船只,從歐洲出發,先后到達好望角、北美洲、亞洲及麥哲倫完成全球航行。非常直觀地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性以及伴隨著的殖民活動。
總之,當前的高中歷史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是影響高中歷史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加上高中歷史教學課堂時間非常寶貴,向課堂要效率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視頻素材引入教學設計,能大大改善學生上課困倦、氣氛沉悶、態度散漫等問題,能夠幫助教師更加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更充分地掌握所學知識。在一課時的教學設計中,插入一兩個視頻素材,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第2版。
[2]呂思勉《中國近代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3]于友西主編《中學歷史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