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剛
摘 要:通過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微課,能夠較好地改善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時的乏味、枯燥、抽象等感受,以精簡的視頻、圖畫、文字向學生展示物理知識,讓學生從視覺、聽覺等多個方面接受知識,降低物理知識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物理課程的教學質量。本文主要研究了微課的內涵與特點、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意義以及微課在高中物理中實踐的途徑,以此與廣大讀者探討提高物理課程教學質量的最佳方法。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微課;實踐途徑
微課是一種隨著現代科技技術、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新型教學方式,其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使得傳統教育中存在的空間、時間限制得到極大的改善,為教育教學的改革帶來了新的方向,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高中物理課程是高中學生學習的重要課程之一,尤其是理科學生,物理課程的學習成績甚至直接影響他們的去向。但是,對于大多數高中生來說,高中物理課程顯得比較枯燥、乏味,而且抽象,所以物理課程的學習成績也普遍不理想。通過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微課,能夠較好地改善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時的乏味、枯燥、抽象等感受,以精簡的視頻、圖畫、文字向學生展示物理知識,讓學生從視覺、聽覺兩個方面接受知識,降低物理知識的學習難度,提高其學習效率。
一、微課的內涵與特點分析
僅從“微課”的字面意義上去理解,我們可將其理解為“簡短的課程”[1]。本文中所說的“微課”是指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知識以簡短的視頻、圖畫、動畫、音頻等方式展現出來,主要包括知識預習、學習以及課后復習等環節。微課的制作一般是基于某個重、難點知識,將知識形象、生動、直觀的展示出來,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還能避免時間、空間上的限制。于傳統的教學活動相比,“微課”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征,即時間段,一般只有幾分鐘,甚至幾十秒,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喜歡;內容精煉,微課呈現的內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且在知識的呈現上也十分精確,在簡短的內容中可以呈現出大量的知識信息;時間、空間的限制很少,微課可通過網絡進行傳播,使得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在移動終端上學習,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意義
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微課的主要意義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顯著提高學習效率。微課以簡短、精煉的形式將知識點呈現出來,而且讓學生在視覺、聽覺上受到極大的沖擊感,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的興奮情緒,在學習和思考知識時的精力會更加充沛。其次,顯著提高注意力。微課的應用中,聲音、圖片、視頻等的使用較多,這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活動存在明顯的差異,呈現的內容對學生的產生的吸引力更強,所以,學生的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2]。然后,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潛力。微課的應用讓以往比較復雜、抽象的知識點變得形象、生動,學生的思維跟隨者微課中知識點的呈現形式變得更加活躍,再加上信息時代,相同的知識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從而拓展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同時,學生可通過移動終端自主接受和學習知識,避免了教師反復地講解物理知識,減少了教師的教學任務,使得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研究教學策略,設計教學活動,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三、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途徑分析
1.微課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
通過長期以來的教學研究與總結發現,預習對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十分重要,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環節。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預習只是自主去閱讀教材,簡單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甚至許多學生沒有預習的習慣,導致課堂的聽課效率受到影響,學習成績也不佳。高中生的學習任務比較繁重,課堂上需要接受的知識信息也比較多,所以比較容易產生學習疲勞,影響其課堂學習效率[3]。將微課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的課前預習緩解,為學生的預習提供指引,而且能夠將即將學習的知識高效概括出來,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學習思路和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當學生進入課堂教學環節后,就能較好地跟上教師的步驟,降低學習壓力,從而建立比較穩固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高中物理教材中,《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章的知識點非常抽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因為無法準確理解其中的知識點而導致學習成績較差。在應用微課后,教師可提前將下一次課要講解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形式并發到學生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利用吃飯、上廁所、等公交車或睡前的幾分鐘預習課程,讓學生提前對“機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對物體做功的條件下(或者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包括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發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有一定的認識,從而在正式學習時減少迷茫、懵懂的情況,使得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清晰。
2.微課在物理課程重難點中的應用
對于大多數高中生來說,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給他們的感受就是抽象、復雜、難以理解等,這也是許多高中生不喜歡物理課程的重要原因。因此,高中物理的教學需要改變學生對物理課程的這一認知,讓物理知識點變得簡單、形象、生動、易于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微課的應用中,以聲音、圖畫、動畫、視頻等方式向學生展示物理知識,且學生在接收這些知識信息時需要花費的時間較短,從而其學習主動性更強,他們的思維更容易沉浸在對物理知識點的理解中,長此以往,他們所積累的物理知識越來越多,學習物理課程也會更加簡單[4]。
例如,在學習“單擺”的知識時,課堂上教師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單擺的運動路徑,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運動規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在接下來的教學中以單擺的運動路徑為背景,向學生介紹與單擺相關的知識點;在講授完成后,及時為學生布置課堂練習,并利用微課幫助學生將此次課堂學習的知識點回顧一遍,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夯實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
3.微課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物理課程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其中的許多知識都可以通過實際操作實驗的方式進行驗證,但是,部分知識點雖然也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驗證,卻不能由學生去實際操作,或者不具備進行實驗操作的材料,從而無法進行實驗驗證。而實驗作為幫助學生探究物理知識、掌握物理知識的重要方式,雖然許多實驗不能讓學生去實際操作,或者老師進行課堂演示,但是教師可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模擬實驗,讓學生通過操作模擬實驗的方式來學習相關的物理知識。
例如,在學習《磁場》中的“磁場”這是由物理學家法拉弟通過實驗發現的,但是就當前的實驗室情況,根本不能向學生展示與磁場相關的實驗,從而不利于學生對“磁場”的理解。在應用微課后,教師便可以利用微課視頻來向學生展示磁場的存在形式,讓學生觀察微課中的模擬實驗來深入理解磁場的相關知識,從而降低知識的抽象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四、結束語
對于大多數高中生來說,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給他們的感受就是抽象、復雜、難以理解等,但是,物理課程對于學生的高考與今后的發展十分重要,學生不得不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通過應用微課,課前幫助學生預習課程,提前對相關的知識點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從而減少課堂的聽課壓力;而課堂上的應用使得相關的知識難點、重點的解析更加清晰,知識點的展示生動、形象,學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課堂教學質量有效提高;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更是良好地彌補了無法進行實驗操作或演示的遺憾,大大提高了物理實驗的可操作性與觀察性,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梁旭鵬.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9(33):133.
[2]喻清華.淺談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9(29):112.
[3]劉改霞.淺析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28):151.
[4]賴華杰.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農家參謀,2017(1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