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地長
摘 要: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圍繞“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的鑒賞與創造、文化的理解與傳承”四個維度,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育路徑
當前,我國教育領域正大刀闊斧地進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時時處處都要著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尤其是在高中階段,語文學科在立德樹人方面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大多數學生進入大學或步入社會前系統學習語文的最后階段,是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時期。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更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把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任務落到實處,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為此,我認為高中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有以下幾條主要的路徑。
一、讀寫活動,實現語言的建構與運用
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和信息,同時也是學生構建語言的關鍵所在。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更需要抓住學生成人成才的關鍵期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促使學生可以在閱讀中積累更豐富的字詞句,掌握更多規范的語言組織方法。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圍繞閱讀材料展開討論和交流,進而開展評述仿寫、寫讀后感、出手抄報、寫日記隨筆等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電影戲曲,后指導學生寫影評戲評,鍛煉學生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實現語言的建構與運用。
二、思辨活動,實現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高中生的思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不僅需要重視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還需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為此可以開展時事熱點的評析性寫作,開展人物品評、辯論會等活動來幫助學生發展和提升語言思維。
《鴻門宴》是高中教材中的重點篇目,主要講述了劉邦、項羽之間的政治斗爭,其中不乏一些具有戲劇性的人物,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采用角色評析的方式,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角色,對鴻門宴中的人物以及其對歷史和其自身命運的影響進行評析。采用這樣的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讓學生從更多的角度、更深的層次準確把握課文內容,認識歷史和人物,實現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三、鑒賞活動,實現審美的鑒賞與創造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都是經典美文,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合理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帶給學生美的熏陶,讓學生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提高學生審美的鑒賞與創造能力[2]。
《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有非常多清新、優美的語句,作者筆下的荷塘月色形象動人,整篇文章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情境,配上優美動聽的音樂,讓學生可以在這樣的情境中更好地鑒賞和品味課文,促使學生真切地欣賞這荷塘月色的美,并與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鳴。教師還可讓學生圍繞課文內容,將荷塘月色的場景繪制下來,或者讓學生去仿寫句段,進而實現學生鑒賞能力、審美創造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戶外觀賞荷塘月色,做到課內外結合,讓學生養成在生活的點滴中發現美欣賞美,在更廣闊的天地里實現審美的鑒賞與創造。
四、品悟活動,實現文化的理解與傳承
語文承載著我國的優秀文化,是新生代了解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途徑,同時也是實現文化理解與傳承的重要方法[3]。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抓住課文中的傳統文化因子展開教學,不斷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真真正正把“德”立起來,把“人”樹起來。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具有濃厚家國情懷和個人修身養性的文章,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品悟,并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對相關的文化進行遷移,可以多角度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所具有的魅力,讓即將成年的高中生能理解祖國優秀的文化并自覺傳承發揚。
在教學《蘇武傳》這一課時,教師需要與學生一起細細品味課文中蘇武的節操,感受蘇武身上所具有的民族氣節,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之后,教師需要將這些內容引申到現實生活,給學生提供與蘇武類似的案例,使其能認識到蘇武品質的內涵,進而激發學生自覺傳承和弘揚蘇武的高貴情操,實現文化的理解與傳承。
結束語: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肩負起立德樹人的重任,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促使即將成年的高中生能在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等維度形成核心素養,使新生代成為高素質的合格公民。
參考文獻
[1]黃朝輝.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44-45.
[2]阮賢明.高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J].中學課程資源,2019(07):51-52.
[3]王列芳.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探究[C]..教育理論研究(第四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378-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