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音樂教學作為中學音樂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地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成為了現階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發展方向。鑒于此,本文主要闡述了多聲部教學在中學音樂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并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優化建議,最終為預期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多聲部教學;音樂課程;教學意義;問題與對策
一、多聲部教學在中學音樂課堂中的教學意義
《新課程音樂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的表現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出的經驗,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隨著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完善和推進,中學音樂教學大多是以集體課方式進行,為了從根本上切實保障音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將多聲部教育教學模式應用到中學音樂課程教學中,是現階段音樂教育工作者開展課程教學所采取的重要教學途徑。隨著藝術教育的發展,世界合唱交流愈發頻繁的同時,作為《新課程音樂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的表現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出的經驗,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音樂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培養學生集體合作精神和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此在音樂課程教育教學過程中采取多聲部教學是極為必要的。
二、多聲部教學在中學音樂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來看,在中學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多聲部教學模式不僅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但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由于部分音樂教師受傳統音樂教學理念根深蒂固的影響,未能從根本上提高對音樂課程教學的重視度,導致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無法落實到實處;另一方面雖然近年來在素質教育教學改革下,中學音樂教材中囊括了較多的合唱合奏內容,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某些音樂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科學、不合理,這些寶貴的教學資源卻未得到很好利用,在教學時只教一個聲部,合唱成了齊唱,最終導致了學生抗拒心理和為難情緒的產生。
三、多聲部教學在中學音樂課堂中的教學解決策略
(一)帶領學生進行音樂賞析,提高學生對多聲部學習的興趣,為從根本上規避學生抗拒心理和抵觸情緒的產生,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革新教育教學理念是音樂教師開展課程教學的基礎和前提,為此一方面在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從欣賞優秀合唱作品入手,通過播放優秀的合唱歌曲、觀看著名合唱團的演出,讓中學生能夠感受到合唱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還可在講解多聲部教學效果的同時,還可播放學校合唱團的演出錄像,用身邊熟悉的同學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了解合唱歌曲比齊唱歌曲增添的和聲要素,以此來有效地提高課程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如在進行《愛我中華》多聲部歌曲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可先讓學生分聲部演奏旋律,互相聆聽,接著合奏,然后要求他們把合奏時的音準和音程感覺轉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過程中,每個聲部指定幾個同學伴奏,輪流交替進行,從而針對演唱存在問題進行改正。
(二)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課程教育教學效果
在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教師作為課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自身教育教學模式應用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對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具有重要影響,就目前來看在進行多聲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仍采取傳統單一化的教學模式,降低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極易導致他們抗拒心理的產生,最終使學生對學習音樂失去興趣。為此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在課程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取以下教學方法,來提高課程教學教學質量:
其一,把合唱隊里的一些常規訓練放入課堂。在進行音樂課程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在學習前把合唱隊里的一些常規訓練放入課堂,隨著老師一起做身體姿態的方式,使腹部有彈性的同時,也為學生們創設了一種較為寬松的氛圍,以此來幫助他們建立科學的發聲概念。如在進行《趕圩歸來啊哩哩》教學中,教師們可通過設計母子音樂游戲,根據歌曲內容加入舞蹈、打擊樂和道具,用以創設獨特的藝術情境;
其二,多樣化練唱方式。在進行練唱時,除分部齊唱外,為幫助學生充分感受到和聲的美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們還可通過采取小組對唱、二人重唱、師生合唱等多種形式,以此在顯著地提高課程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基礎上,為預期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創造良好條件,最終為學生各項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如在進行《我和你》課程教學時,可將和聲部分四度音程用柯達伊手勢進行輔助構建音程音高概念,運用輪唱,對唱等形式練唱,多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音樂課程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而合唱作為音樂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要想從根本上有效地解決當前教育教學現狀,在多聲部教學過程中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是極為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陳金國,徐濤濤,劉袁霞.音樂形象分析在多聲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藝術研究,2019,12(3):102-103.
[2]王瑞華,周瑞康,徐海花.論多聲部音樂訓練在合唱教學中的實踐探究[D].當代音樂,2011,15(24):122-124.
[3]李雯雯,張建東,韓志華.論節奏和旋律在芭蕾舞訓練中的三個應用方向[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8,16(2):222-224.
[4]楊菊芬.淺析培養學生多聲部音樂感知能力的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6(18):72.
作者簡介:郭欣,女,1991.1.10,漢,福建永安,碩士,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