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慶全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國家越來越注重對素質教育的培養,致力于培養綜合全面的人才。合作學習方式作為一種新型方式,越來越受到廣大學校和教師的歡迎,在教育體系中得到了普遍廣泛的運用。而高中數學作為學生的一門重要學科,對于學生現在和將來的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數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想象力。因此,合作學習運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有著重大影響。本文通過研究合作學習方式對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進而分析在我國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方式的現狀,針對這些現狀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旨在推動我國高中數學教育體系不斷蓬勃發展。
關鍵詞:高中教育;數學教學;合作學習;應對措施
引言:高中數學是一門綜合力很強的學科,教材蘊含的數學知識也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抽象性,這就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每個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都不一樣,這就給學生的學習高中數學帶來了不小的阻礙。而合作學習方式通過提高每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表達自己對數學知識的想法和見解,能夠激發每個小組成員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熱愛,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取長補短的作用,合作學習方式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疑點,為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鋪路,為我國高中數學教學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看法。
一、合作學習方式對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1.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突出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
合作學習方式通過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進而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合作學習通過小組成員的討論與交流,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概括和整理,在這個過程中,完善自己數學體系中的缺陷和漏洞,從而建立自己獨有的數學框架,提高學生個人的數學素養。
2.轉變課堂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合作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地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教師通過積極引導教學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并充分發揮自己的監督指導作用,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專業能力和數學素養,而且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促進我國高中數學教學進一步發展。
3.幫助學生取長補短,全面發展
合作小組中每個成員都有極大的個性,每個成員所具備的數學專業知識和數學素養也是參差不齊的。通過合作學習,能夠讓數學成績差的學生取長補短,學習表現優異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解體技巧,從而提高自己思維能力和專業能力。同時,表現優異的學生在溝通交流過程中,鞏固復習了知識點,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方式的現狀
1.合作小組劃分不合理,小組“強弱”分配不均
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中,也會采取合作學習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大部分教師為了尊重學生的意愿,往往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學生跟隨自己的意愿,往往選擇關系近的同學進行組隊。正所謂“人以群分”,自由組隊往往導致合作小組實力出現偏差,導致合作小組劃分不合理,小組“強弱”分配不均。
2.小組成員分工不明確,成員缺乏互動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由于每個人性格和能力的不同,學生參與小組討論的力度也就不一樣。性格外向和能力出眾的學生往往善于組織和領導小組活動,而性格內向或能力較差的學生往往不愿意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因此,在小組活動中常常出現這樣的狀況,性格外向或能力強的同學獨自完成小組的任務,性格內向能力較差的同學往往保持沉默,這就不利于每個小組成員的全面發展,不利于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
3.教學方式單一,課堂實踐活動缺乏新意
在我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中,很多老師教學方法單一,課堂實踐活動缺乏新意,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數學的意愿。但是,教學方式單一并不意味著老師沒有將合作學習方式引入課堂活動,而是老師引入合作學習的方法沒有新意,缺乏趣味性和靈活性。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聽到教師這樣說,“同學們,我們對這個問題進行一下討論。”這種生硬的引入方式,并不能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甚至會滋生學生的抵觸心理,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厭惡情緒,導致形成沉悶枯燥的學習氛圍,大大降低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也不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
三、改進合作學習方式在高中數學教學應用的策略
1.科學合理地分配小組,平均小組實力
教師在日常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通過科學合理的分配小組,積極引導合作學習方式進入課堂實踐活動。教師在分配小組時,應該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數學實力和性格特征,綜合各方面因素,科學合理地進行小組分配,避免出現“過強過弱”小組,保證每個小組的平均水平相差無幾,從而保證每個小組良好有序地展開競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氛圍,有利于加深同學之間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2.明確小組成員分工,加強小組成員互動
教師在日常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應該積極引導合作學習方式進入課堂實踐活動。教師完成小組分配后,應該明確每個小組成員的職責,避免出現分工不明確的現象。同時,要注重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從而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小組進行討論時,教師應該站在全局觀念,隨時隨地對每個小組進行監督和指導,通過觀察每個學生的課堂參與態度,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并及時對特殊情況進行專門的指導。通過教師、小組以及每個學生的配合,形成整個課堂的良好互動,最終提高課堂效率和課堂效果,使每個參與的學生都受益,提高他們的綜合數學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3.改變教學模式,豐富課堂實踐活動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和新媒體開始進入教育體系,大大改善了我國沉悶枯燥的教學形式,為我國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師通過改變教學模式,積極引入互聯網、新媒體等方式,可以讓學生了解當下時代的發展方向,明白自身能力的不足,不斷完善自身的核心素養,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讓學生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進步,成為社會和國家發展需要的綜合性人才。
因此,教師在日常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應該積極借助互聯網、新媒體的優勢,通過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有效引導合作學習方式與高中數學課堂實踐活動完美融合。例如,在展開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運用PPT、圖像等方式,靈活地對學生進行導入,借此可以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實踐活動的內容,從而提高教學內容和質量,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里,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豐富自身的數學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隨著現代化教育的不斷普及,我國已經對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展開了多次的改革創新,促使教育改革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不斷前進,培養人才的質量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而進步,為我國教育改革注入新活力,促進我國教育事業進一步蓬勃發展。通過以上的分析研究可以得知,合作學習更加注重對學生全方位的培養,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而且促使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數學觀念和數學看法。通過合作學習方式,養成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挑戰的科學精神,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綜合實力過硬的儲備人才。
參考文獻
[1]孫燦.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5):116.
[2]王玉峰.高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5):20.
[3]歐陽志.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23):149.
[4]班舒.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升高中數學教學實效[J].華夏教師,2017(1):27-28.
[5]閆冬梅.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干l!,2014(97):68一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