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婷
摘 要:現階段,高中數學新課標有了更為明確的要求:即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其個體差異,合理應用分層教學,以確保各層次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發展.本論文立足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應用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的“一刀切”課堂教學模式,很難滿足當前的學生學習需求.特別是高中數學這門學科,教師在落實教學實踐活動時,要有意識地研究學生個體差異,制定針對性教學設計,以保障各層次學生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促進全體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一、分層教學模式概述1.內涵和理論依據
分層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為基礎與當前的課堂教學改革相適應,如: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學習習慣等,制定出具有差異化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并實施有差異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而促使所有層次的學生,均可得到有效的發展.
在研究中發現,分層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原則上,并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的指導原則,以“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具體來說,其理論來源于三個方面,即:(1)因材施教: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主觀、客觀因素的影響,常常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必須要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才能促使所有學生均可得到發展;(2)最近發展區理論:主要是因為所有學生均存在目前發展水平、潛在發展水平,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促使所有學生均在目前的認識水平區域內,進一步發展,進而逐漸達到潛在的發展水平;(3)掌握學習理論:主要是所有學生均可在自己能力基礎上,掌握一定的學習內容.而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恰恰與學生的理論學習掌握情況.
2.高中數學分層教學價值研究
新課改實施后,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應用分層教學法,其價值顯著,具體體現為:
(1)順應新課改教學要求.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數學教學的課堂上,以服務于全體學生為理念,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得以發展.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正是積極響應新課改號召的表現,從整體上促進了高中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2)增強高中生的數學學習自信.新課程背景下,分層教學法的有效落實,使得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均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顯著提升了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
(3)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符合.分層教學模式在進行構建的時候,充分凸顯了構建主義理論、人文教育理念等,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指導,進而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模式分析
1.根據學生差異實施分層教學
針對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其前提是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也就是說教師要摸清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劃分.具體來說,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應注意:首先,在開展分層教學之前,可充分通過考試、溝通等形式,全方面摸清每個學生的情況,包括其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個性特點等,以此為主要依據,科學、合理劃分全班學生.其次,在具體進行分層之前,還必須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引導工作,以免學生因對分層認識不夠,產生一定的心理負擔,進而促使學生在分層學習模式下,產生一定的壓力;最后,在進行分層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保證學生分層的科學性、合理性.
具體來說,可結合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等,將全班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其中,A層的學生數學成績優秀,掌握知識能力比較強,并且學習態度良好,具有極高的學習興趣;針對B層的學生來說,其學習成績、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一般,并且能夠基本上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對C層的學生來說,其數學學習成績一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興趣不高,常常出現無法獨立完成教師所布置的教學任務等.
2.立足學生差異,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制定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要保障分層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必須要切實結合學生的差異性,結合教學內容、新課程改革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在具體進行教學目標設置的時候,可以B層學生為標準,并兼顧A、C兩個層次學生的發展,使得A層學生“吃得飽”、C層學生“吃得了”,進而促使所有學生均可得到發展.例如,在“函數概念”的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師可將B層學生的教學目標設定為:正確理解和解釋函數中x、y的取值范圍,并對x、y取值范圍特點、關系進行解釋;并以此作為標準,對A層學生的教學目標進行提升,引導學生從映射的視角對函數進行定義,并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針對C層學生的教學目標適當降低,引導學生了解函數、映射的定義,并對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進行解釋.
3.結合學生差異性,對教學過程進行分層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法的實施,要求數學教師從學生實際情況、教學目標差異等入手,在此基礎上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使其都能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不斷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特別地針對C層的學生來說,由于基礎知識比較差,學生學習能力有限等,教師可采用重復講解的方法,對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不斷夯實學生的學習效果;針對B層的學生來說,鑒于這一層次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可借助點撥、啟發式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中,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并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針對A層的學生來說,可充分借助自學、小組合作的形式,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知識探究學習中,從而全面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4.對課后作業進行分層布置
在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要充分結合教學內容,對課后作業分層布置,促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均可得到發展.例如,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標表示”完成之后,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針對C層的學生,由于這一部分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可結合教材中的復習任務,以課后練習題作為主要作業;針對B層的學生來說,可將課后作業的難度適當提升,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針對A層的學生來說,可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引導學生對平面向量的分解、坐標表示等進行掌握,然后引導學生解實際問題,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5.對教學進行分層評價
就實踐教學而言,教學評價是不容忽視的核心環節.分層教學法的應用,要求教師圍繞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其差異化的評價,從而激發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結合教學評價結果,教師還可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調整和優化,進而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具體來說,針對C層的學生,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應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并以鼓勵為主;針對A層的學生來說,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應關注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并及時指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其加以改正.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不再能滿足學生真實需求.教師應立足于學生實際,來實現教學對象、內容、方法、評價等內容的分層,增強教學針對性,促使各層次學生,均可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慧燕.高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才智,2019(31):38.
[2]丁鳳.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7):151.
[3]陳作國.分層教學理念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9(97):91-92.
[4]柳海奇.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研究[J].新課程(下),2019(11):150-151.
[5]華楠,燕必南.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21):93.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