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學校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積極心理學的概念也不斷被引入教學當中。積極心理學,指的是用正向的思維來看待和引導學生,師生之間可以形成良性互動。本文通過對于國際高中經濟學課堂的教學研究,分析課堂現狀,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如何將積極心理學更好的融入教學過程中的策略,以此希望能讓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互動中,都得到正向啟示。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積極情緒;發散思維
積極心理學,指用欣賞的開放的眼光來看待每個人做事的能力,潛能等[1]。積極心理學是以正向角度待人、創造正向的精神,提供積極的機會,肯定積極的情緒。積極情緒可以擴展人的思維并且建立持久的發展資源,當人們用積極的方式來應對各種問題以及挑戰,得到更多的是正向反饋結果[2]。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恰當的運用積極心理學,會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國際高中課程現在已經被引入國內,一些新穎的課程:經濟學,天文學等也被列入課堂。在重視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下,如果能夠給學生以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課堂體驗,學生的人文素養會得以極大提升。
但是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目前我們雖然引入了國際先進的課程,但是師資力量缺乏,教學理念跟不上時代,教學質量堪憂。概括起來,主要涉及到以下的一些問題。
一、國際高中經濟學課堂現狀
(一)課堂氣氛沉悶
作為英國AQA教育局的官方課---A-level經濟學,在國內實施后也免不了教師一言堂的尷尬局面。由于經濟學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少見的科目,學生知識儲備量不足。但是教師希望課堂能像公開課一樣完美,對學生的容錯率低,經常出現一些情況:學生回答問題出錯后,教師予以嚴肅批評。所以每當教師提問之后,學生總是不敢回答問題。因此總是出現教師一言堂,與學生互動少的局面。逐步的,學生開始對課堂產生厭倦,即使是很新奇的經濟學,也沒有出現課堂氣氛高漲的現象。
(二)評價方式單一,過于注重分數
學校過于強調分數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比如課堂表現,作業表現。一些考試能力偏弱的學生由于分數不理想,導致自信心下降,越沒有自信就越學不好,這樣形成惡性循環。除此之外,由于涉及到考試,學生不得不把分數放在第一位,這導致學生只記書上的重點難點,而不是為了探索經濟學的知識本身而學習。學生對于學習功利化,毫無興趣,考完試就忘記書本內容,知識構架不成體系。
(三)追求標準答案,忽略發散思維的意識
教師在平時練習的題目的設置上過于偏重計算題,選擇題,希望答案是固定化的,這樣也容易講解。這導致教師所選題目的類型不能夠激發學生運用發散思維,從而也不會激起學生對于陌生學科知識的思考與探索。經濟學與實際生活結合很強,書本中很多原理可以被應用到生活,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解讀經濟學現象,集思廣益有助于學生的發散思維。比如說政府對于商品收稅,會帶來哪些方面的影響?學生可以從商品的類型來區分:如果對于有害品(煙酒)來收稅,那對于消費者就是好事,消費者可以因為商品的價格升高而減少購買數量。學生也可以從彈性的角度來區分,看看是消費者承擔的稅收多還是生產者承擔的稅收多。這種發散思維的能力是學生在學習中需要鍛煉的,也是能體現學以致用的方面。但是在實際的課堂中,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刻意少設置這些發散思維方面的知識,學生的創新能力未能得到及時培養。
二、積極心理學下高中經濟學課堂實踐策略
為了更好的提高國際高中經濟學課堂教學的質量,關注學生的持久發展,教師應該用更加開闊的視野看待課堂教育,將先進的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生,面對課堂。通過與實際相結合,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拓學生的思路。
(一) 增強教師積極心理學教學理念
教師要重視積極心理學在課堂中的應用,首先要培養自己的樂觀積極的情緒。面對接受知識程度薄弱的學生,教師不要過于消沉。教師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明白學生的差異性,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時間長短是不同的,教師要對學生有信心,相信學生的發展空間,假以時日學生一定會進步飛快。此外教師也要在自身遇到知識難點的時候積極樂觀,教師不是完人,每個教師在教學難點的時候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要用自己對對教育工作的熱愛來克服困難,用多種方式來積極應對,解決問題,只有自身積極向上,才會形成正向循環。
(二)調動課堂氣氛,正向反饋
大腦皮脂腺在積極的氣氛中會更加活躍,學生在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掌握知識的程度比沉悶壓抑的課堂要高出很多。教師可以通過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并且播放一些和實際生活有關聯的影片,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來說,活潑的課堂氣氛與愉悅的心理,能讓他們更深刻的記憶課堂內容,這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經濟學來說,學生在高中初次接觸經濟學,教師可以先通過日常的買賣行為,讓學生角色扮演,打開經濟學的大門。當教師為學生創造放松的積極的學習環境,學生會更加期待多學相關課程的知識點,也會在成績上明顯的體現出來。
(三)培養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情緒
弗瑞克森(Fredickson,1998)認為積極情緒包括快樂、興趣、滿足和愛[3]。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的積極情感對于學生來說,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如果教師能用積極的心態進行教學,那么學生的學習狀態也會有大幅度提高。教師教學的方式可以多樣化,設定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融入情境中去。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學生求知欲與所學內容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過程[4],創設問題情境可以讓學以致用,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貨幣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很容易的聯系實際情況,在課堂中展示出各個國家的貨幣,并且和現實生活相結合:有沒有發現,超市中的雞蛋在最近的一個月價格是如何波動的?如果價格一直上漲,就可以很容易的引入通貨膨脹的概念。這樣設置問題情境,更容易讓學生有代入感,并且更加新奇有趣。
(四)評價方式多元化
教師不要只關注卷面分數,要更多的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表現。對于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優秀的品質,比如發散性思維強,課堂積極主動回答問題,教師一定要多加表揚,這可以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與積極性。對于每一次作業,教師都要認真批改,因為期末測驗只是平時作業結果的體現,教師對于作業優秀的學生,可以在班級展覽作為示范。對于平時作業表現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在作業上溫和的做出批示,并且給出鼓勵性的話語。學生的向師性很強,只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一定會有正向的反饋,這也會創造融洽的師生空間。
三、積極心理學對于高中經濟學評價體系的啟示
第一,增加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容考核。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而不是更多關注于結果,結果只是過程的累積總和。在學習過程中,尤其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積極性,正向的肯定學生,積極的鼓勵學生,使學生產生內在動力,這樣不僅有益于經濟學的學習,對每一科的學習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第二,增加教學目標維度的評價。學校不僅僅有平時測驗,更應該建立自評,互評,他評的評價體系。評價內容不僅要關注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更要關注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課堂,創新性思維如何,是否能把理論和實際結合等等,這樣讓學生不是死讀書,而是真正的學會運用知識,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
四、結語
隨著教育體系的改革,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積極的心理狀態對于學習過程的影響。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并且達到學習的目的。本文通過對于積極心理學的了解,簡述了國際高中經濟學課堂的現狀,以及如何將積極心理學應用到課堂,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高效的學習,并且擴展學生發散性思維,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課堂上快樂并且真正的有收獲。
參考文獻
[1]饒叢權、曹蓉.積極心理學述評[J]. 安康學院學報,2010 年 4 月,第 22 卷,第 2 期
[2]賀喜秀.積極心理學的哲學基礎探究[D]:[碩士學位論文].長沙:中南大學,2008:10.
[3]Fredrickson B L 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J],Review of Ceneral Psychology,1998(2):300-319
[4]馮維.小學心理學 [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3 頁
作者簡介:顧冕(1989.09-),女,漢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碩士,研究方向: 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