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成
摘 要:隨著人們物資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教育事業也越來越重視。尤其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康樂縣的中學課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逐漸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給我們中學課堂教學帶來了一縷曙光。眾所周知,高中政治是高中的一門重要學科,但政治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對政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甚至好多學生厭惡政治課堂,那么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何進行高效率的高中政治教學,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政治教學實踐和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特點,通過“學講練”教學模式進行政治教學,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改;民族地區;高中政治;教學模式
新課改教學改革到現在也已經快十年了,在新課改背景下,全國都在進行新課改教學,作為民族地區的康樂縣也積極響應教育部門的號召,積極開展高效率的課堂教學。眾所周知,政治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它不僅僅是高考文科生必考的一門重要學科,而且政治教育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就目前高中生對于政治教學課堂的態度,確實讓我們一線教師有些擔憂。高中政治的好多知識點都比較抽象,而且好多人把政治比喻為文科中的理科,不僅僅對政治內容進行記憶,而且還對政治還有需要大量的計算,這樣使得本來枯燥乏味的政治課,讓學生覺得政治課好“難”,有的學生對政治課有恐懼的心理,怕上政治課,怕教師提問,甚至有的學生對政治老師也有了一定的偏見。而且我縣屬于臨夏州回族自治區,本來民族地區的教學就比較落后,尤其政治教學的課堂,確實令教師“頭疼”,所以筆者根據新課改的理念,結合民族地區學生的特點,談談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學講練”教學模式,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環境,讓政治教學的課堂“活”起來,從而激發學生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一、民族地區中學生政治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1、康樂縣中學政治教師素質取得的成績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康樂縣中學積極響應教育部門的號召,轉變傳統應試教育的思想,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在近幾年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首先,學校領導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對教師定期的進行培訓,組織教師對外地學習,使得教學理念更新了。其次教師不斷更新教學思想,適應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需要,“教服務于學”的思想指導教師的行為;最后,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為自己充電,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政治教師向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而且近幾年特崗教師的引進,確實為我縣高中政治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
2、 民族地區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民族地區教育教學相對來說是比較落后的,由于民族地區經濟欠發達,教育事業相對比較滯后,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相對較低,而且好多家長對孩子受教育的積極性不高,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不濃,導致中學政治課教學效率不高。首先,教師傳統的應試思想根深蒂固,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縣的高中政治教學確實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好多教師還是在穿新鞋,走老路,導致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不高;其次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不活躍,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許多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課堂灌輸教學模式,只注重孩子學習的結果,讓孩子養成一種單一學習模式,被動接受教師知識的傳授;最后教學技能欠佳,對于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不足。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康樂縣政府部門抱著“窮什么不能窮教育”的思想,對教育事業進行大力支持,對各個教室都進行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施的配備,但是在現實教學中,教師卻不能很好的運用。
二、通過高中思想政治課“學講練”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眾所周知,新課程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為了緊跟教育改革的大潮,康樂縣立足于學校的實際情況,積極進行對外學習交流,尤其在本課題小組的共同合作下,創建了“學講練”三字式的教學模式,我們所謂的“學、講、練”三字教學法主要是指,“學”學生的自主學習,哪個環節薄弱學習可以自主進行學習探究;“講”教師的認真細心的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疑問;“練”學生進行自我精練,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具體筆者將這種三字教學模式分享出來與大家交流學習。
1、 科學的設置導學問題,誘導學生的發散思維
眾所周知“學講練”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首先是“學”,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科學設置導學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自學提綱,自學要有層次性和目的性,問題要由淺到深,步步深入。在一般的情況下,問題的設置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其次是對知識的運用,也就是“講”,教師通過講解,分析政治現象背后的實質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以及一些發展背景等,運用唯物主義的思想和方法去評價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社會現象。最后是“練”,通過教師的點撥,學生基本在理解基礎上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我們要多進行練習,例如在政治固學案和導學案的習題進行練習,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這樣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2、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設計的時候,充分聯系到學生生活的實際,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政治課堂學生的積極性,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關注社會的發展、將政治理論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是當前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眾所周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對于自學的內容,并不能認真的去探究學習,所以還有需要教師的引導和講解,一方面教師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講解,解決一些難以理解的政治概念、原理和現象,另一方面教師要科學的運用教學手段進行教學,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在民族地區高中政治教學中運用“學講練”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如葉圣陶先生說的“教的目的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換句話說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自己會獲取知識,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高中政治課堂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
參考文獻
[1]周永華.淺議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進行課堂討論[J].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34期
[2]沈曉中.高中思想政治課堂運用趣味性方法探究[J].家教世界,2013年22期
[3]陳小春.高中政治有效性教學方法與對策[J].文理導航(上旬),2013年01期
[4]楊金麗,鄭良濤.高中政治研究性學習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年07期
本文【新課改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縣級高中政治課“學講練”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編號:GS[2017]GHB0873)】為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課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