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先彬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微課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已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小學的科學課堂教學中,這雖然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但是也給科學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要去改變以往的比較老式的教學方法與策略,積極接受這一新的事物,并且將它合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
關鍵詞:微課;小學科學;高效課堂
引言:微課畢竟作為一種新興的事物,對于它在課堂上的合理運用,很多的老師還不是特別清楚與了解。所以,基于微課的小學科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利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
對于任何一門學科來說,課前預習都是十分重要的。通過課前的預習能夠使學生們初步了解教師在課上將要講解到的大致的內容,有利于課上學生們更加容易地理解教師講解的知識。而且,課前的預習可以幫助學生們了解到對于自己來說比較困難的知識,有利于學生們在課上著重聽講這一部分知識,從而有助于提高課堂的聽課效率。以前,學生們只能死板地去預習課本上的知識,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微課產生后,大大方便了學生們對于課本的預習,而且,教師也能夠通過微課了解到每一位同學的預習情況,并且得知學生們在預習的過程中普遍認為比較難理解的內容,有助于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的教學,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之前,在網上發布了關于這一單元的微課的資源,給學生們布置了課下預習的作業。教師通過微課這個平臺能夠及時觀察到哪一位同學沒有預習,并且去提醒他去預習,達到了使每一位同學都按時完成任務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在微課這個平臺上發布了一個任務,要求學生們將自己預習過程中有疑問的地方寫到這個任務下面。教師通過對這一任務的總結得知學生們普遍對于顯微鏡的應用存在疑問,所以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對顯微鏡的應用進行了著重備課,并且在課堂上利用一大部分的時間來為學生們講解顯微鏡的應用,這樣有針對性的教學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2 利用微課講解科學課堂中的重難點知識
科學這一門學科對于小學生們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所以對于課本上的很多的理論知識他們都很難理解。如果僅僅依靠教師課堂上的講解,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掌握并不能達到很好的一個效果。所以,教師可以將課堂上面講解的重難點知識制作成微課,發布到班級的微課平臺上,從而去幫助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除此之外,通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運用微課進行直觀的視頻播放,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完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后,發現學生們對于“溶解”的概念還是難以理解,于是,教師將一個關于溶解的比較直觀的微課視頻發布到了班級的微課平臺上,幫助學生們進行理解與復習關于“溶解”的內容。這個微課視頻是關于鹽在水中的溶解的過程,學生們通過視頻能夠直觀地看到鹽的顆粒逐漸由大變小最后消失的過程,有助于他們對于“溶解”的概念的理解。而且,由于視頻能反復播放,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觀看次數,所以即使是抽象能力非常差的學生也能夠掌握“溶解”的概念。
3 利用微課進行直觀的演示
在科學這一門課程中包含很多的實驗教學,但是由于實驗教學耗費的時間太長,小學科學的課時又很少,基本上一周只有兩節課,科學課堂上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進行實驗的講解。而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們的抽象能力普遍比較低下,科學課本上面很多的實驗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很難理解的。教師在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微課去為學生們發布一些短視頻,讓學生們進行觀看,這樣一來,既節省了課上寶貴的時間,而且也能夠讓學生們更加容易地理解實驗內容與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的實驗“用過濾的方法分離混合物”的時候,直接將關于這個實驗的一個短視頻發布到了班級的微課平臺上,讓學生們課下去觀看以及學習。視頻中首先說明了實驗材料是:鐵架臺、濾紙、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以及燒杯。然后播放了實驗步驟:第一步:要正確折疊濾紙。第二步進行實驗裝置的組裝:首先,將折疊好的濾紙打開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濕濾紙,使濾紙緊貼漏斗內側。在這一步驟中要注意濾紙與漏斗內壁不能留有氣泡,濾紙邊緣不能高于漏斗邊緣。其次,根據漏斗長度和燒杯位置調整鐵架臺鐵環的高度,并將漏斗頸的下端緊靠燒杯內壁放好。第三步過濾混合物:將玻璃棒傾斜,輕輕抵在三層濾紙一邊,將燒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緩緩倒入漏斗中進行過濾,而且要注意液面不能高于濾紙邊緣。所有的步驟都完成后,可以觀察到濾紙上留有沙子,下邊燒杯的水變得清澈。最后得出來了不能溶解的物質可以用過濾的方法進行分離的實驗結論。最后一步進行器材的整理。通過短視頻的觀看,學生們可以非常直觀地了解到過濾實驗的實驗步驟。
結語:微課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所以教師要努力接受這一新產物并且合理應用到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 林悅云.基于微課的小學科學課翻轉課堂有效管理策略的研究[D].廣州大學,2016.
[2] 李婧.小學科學課自主探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3] 曲淳.小學科學課研究性學習調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洛水藍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