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科峰
【摘要】農村小學英語課在當前農村學校師資和教學設施設備有限的條件下,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聽、說、讀、寫等方式,重點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培養英語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語感、語音、語調,培養利用英語進行簡單的口語交際的能力,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學習興趣;培養策略
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農村偏遠完全小學,由于學生絕大部分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大多是文盲,父母文化程度低,學習英語的基礎差,底子薄,沒有學習英語的環境,絕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夠濃厚。小學英語作為在我校開設僅有十多年的一門比較新的課程,在農村教育教學中一直不被重視。首先是農村學校英語師資相對緊缺,其次是英語教學和平時學習生活中缺乏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自我縣2003年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我縣片區教研中心一直在研究如何上好英語課。發達地區有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學生在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中由外國教師全英文組織教學,學習生活中全部用英語交流;有的是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播放英語故事,模仿真實的生活環境,讓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來提高自己的英語聽力能力和模仿能力;條件較差的縣城學校至少也有專職英語教師進行授課,并且能夠保證英語的教學課時數。但相對于城市和縣城的農村學校來說,這些都得不到保證。近年來,雖然國家通過義務教育均衡化等項目加大了對農村學校的投入,實現了“班班通”,配備了“一體機”,但由于沒有專職英語教師以及農村學校領導和家長對英語學科的輕視,致使農村的英語教學止步不前,教學效果較差。基于此,要想讓農村的學生學好英語,教師就要付出比城市和縣城的教師百倍的努力了。經過多年的農村一線教學工作經驗,結合小學英語學科的自身特點,我認為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盡量能從學生的日常生活著手,教學內容是同學們經常接觸到的人或事。如bag,pen,eraser等學習用品是學生日常學習中經常要常用到的,而像banana,pear,apple等水果或My school,My family,My mother等都是實際生活和周圍環境中可以隨時接觸到的,學生在學習了這些英語單詞后可以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用英語表達出來,增強學生的獲得感,進一步刺激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加深了對英語單詞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一年中的12個月份和天氣的英語單詞時,筆者設計了一個情景游戲,提前準備了12個月份的英語單詞紙條,放在一個不透明的盒子里,再準備一些關于不同天氣的紙條,如hot、rain、cold、wind等放在另一個不透明的盒子里。剛開始的時候,請一名同學上臺從兩個盒子里各抽取一張紙條,然后用這兩個單詞造一個英語句子。如果這個英語句子和實際事實符合,其他同學則跟著大聲讀兩遍。如果這個句子和事實不符合,如其它同學齊聲說“No,no,no”。這樣顯得特別形象、生動、并且很有趣。這樣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能夠更加進入角色、非常踴躍的參與表演。讓學生在玩耍中學習、在學習中玩耍,這既符合小學生喜歡善于模仿與好玩的天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還更好的調節了小學生的學習節奏。在愉快歡樂的學習氛圍中,對所學習的新知識進行了鞏固,鍛煉了學習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寓教于樂,在情景教學中讓學生學習口語,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自我約束能力差,記憶的指向性很強,往往受自己興趣影響。因此,英語教學中應該增強口語訓練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趣味教學中努力讓學生將瞬時記憶轉化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比如,通過接龍游戲、彼此傳話游戲,事先準備好四張紙,上面分別寫一個英語單詞,讓每一行第一排的學生認真看后記下來,再口頭傳給后面的一個同學,一個接一個的傳,一直傳到最后一名學生,再讓最后的學生把剛才聽到的單詞寫在黑板上,比一比哪一行同學傳得快,并且寫的準確。這樣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即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鍛煉了他們聽、讀和寫的能力。
三、營造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內驅力,提高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興趣和自己的情感緊密聯系著,“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他們在學習中喜歡哪位老師就會喜歡他所授的學科,將會對此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全身心努力投入學習中去。所以,我在平時教育教學中經常和學生營造良好的關系,對班上所有的學生都平等對待,不以自己的喜好而有所選擇,特別要善待班上的問題學生和后進生,讓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從學習中找到樂趣,體驗學習的成就感和集體榮辱感。對于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錯誤,不要對他們正面的批評和諷刺挖苦,而是指出存在的問題,善于誘導鼓勵他們,讓他們敢于說出來,敢于講出來,進而說得準說得好。我常用一些鼓勵語如:I think you can do it well.Study comes first.You are a good student.等等,讓學生經常能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表揚和愛心,讓學生從害怕學英語變為喜歡學英語,進而培養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使英語教學成績得到大面積提高。
四、注重平時對英語知識的收集整理
由于農村孩子特別是偏遠山區的孩子受經濟條件和地理位置的約束,孩子們沒有充裕的錢來購買相關英語學習用品,他們的英語水平僅限于老師的課堂教學。這就對農村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挑戰,需要教師對課本知識進一步的加工、提煉,把大量的知識在有限的40分鐘課堂教學中完成,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記憶。例如,教單詞時對復雜的學生容易混淆,不會記也記不牢固。我們可以運用比較記憶的方法,根據學生熟悉的漢語拼音聲母排序來幫助記憶英語輔音的音標。此外,還可以利用口訣幫助學生進行記憶。例如,be動詞的用法,總結為口訣:“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復數全用are”,這樣學生會記得更加牢固。
五、對學生及時進行肯定性的評價,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年齡偏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在10至20分鐘之內,不能長時間的對同一種事物產生興趣,加之學生的心理和智力發育不夠成熟,致使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而不能很好的分配。基于以上原因,教師需要了解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了解他們在英語學習方面的愛好,這樣有利于在教學的過程中設計出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對于不同學生的不同表現,需要教師進行肯定性的課堂教育教學評價,學生在得到教師的認可后就可以將學生的興趣進一步的擴大。這樣會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可以更高效的組織學習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經濟水平相對落后的農村,只有教師認真備課,對學生充滿愛心,才能讓整堂英語課充滿激情和活力,才能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英語知識的快樂,才能努力完善自我,使自己成為適應新時代社會對教師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鄭麗麗.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新課程,2011,(4).
[2]張小燕.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