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瓊閣 張華
摘要:醫藥行業因與人類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長期受到社會各界的重點關注。我國為解決目前社會存在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控制藥品價格,如“招標購藥”、“兩票制”、“4+7帶量采購”等,給醫藥企業的利潤帶來了壓力。此外,醫藥行業將視線集中于藥品質量,卻忽視成本控制的行為,進一步降低了醫藥行業的利潤,成本控制迫在眉睫。文章主要研究了醫藥行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并受目前智能制造熱潮的啟發,基于智能制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加強醫藥行業的成本控制。
關鍵詞:醫藥行業;智能制造;成本控制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不斷進行醫療改革,醫藥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命健康,藥品質量不可忽視。在關注藥品質量的同時,醫藥行業成本控制作為一個新的話題,也逐漸被理論界提出。本文基于醫藥行業的特點以及成本結構情況,并引入智能制造,針對醫藥行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望有利于提高醫藥行業的經濟效益。
一、醫藥行業及成本控制概述
醫藥行業集一、二、三產業為一體,是傳統產業與現代產業相結合的重要產業,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醫藥行業所涉及的門類眾多,一般可分為六個板塊:化學藥、中藥、生物藥、衛生材料、醫療儀器和制藥機械。藥品直接關系到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必須嚴格保證其質量。2009年新醫改的公布對醫藥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其利潤帶來了壓力,因此醫藥行業成本控制迫在眉睫。
成本控制作為成本管理的一部分,是將成本限制在一定預算估計范圍內的管理行為。成本控制通過事前投產、事中制造以及事后流通等過程的控制,對企業的各項成本進行計算、調節和監督,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尋找有效降低成本的對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二、醫藥行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醫藥行業因關系到國民身體健康而受到國家重點關注,2009年出臺的新醫改對藥品提出了高質量的要求,其成本也隨之增加。同時,國家出臺招標采購、“兩票制”以及“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等惠民政策,抑制了藥品的價格,給醫藥行業的利潤帶來了較大的壓力。東北證券行業報告指出,醫藥板塊2018年收入總額同比增長20.06%,歸母凈利潤總額卻同比下降9.71%。由此可見,分析醫藥行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成為了首要任務。
(一)事前投產過程中研發及采購成本偏高
醫藥行業事前投產過程中藥品研發設計成本增加。隨著全球工業化及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惡化給人類的身體健康帶來了極大危害,各種各樣的新型疾病層出不窮。疾病種類的多樣性決定了藥品的多樣性,每一種新型疾病的出現都是對人類生命的威脅,需要醫藥行業及時研發新的藥品,增加了時間成本。同時,在研發的過程中要分析疾病的癥狀及其產生的原因,對于新研發的藥品還要進行藥效、質量及副作用的檢驗,這一系列的程序都將產生大量的研發費用。另一方面,醫藥原材料采購成本較高。我國雖然是原料藥生產大國,但是原料藥價格卻并沒有下降的趨勢,相反還有一定的漲幅,且價格的上漲多為剛性因素。此外,企業的管理者往往具有較強的成本控制意識,而大部分員工認為成本控制只是財務部門的職責,各部門僅是各司其職,缺乏部門之間的相互交流協作,采購人員往往因缺乏成本控制意識而容易忽視醫藥原材料采購過程中成本的耗費。
事前控制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觀念落后。醫藥行業較為特殊性,進入難度相對較大,長期以來帶有壟斷的性質,利潤相對可行。同時,國家不斷出臺政策以保證藥品質量,因此,醫藥企業注重藥品質量而忽視成本控制,即使有部分企業關注到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其僅是將成本控制局限于生產過程,沒有貫穿于藥品的整個生命周期。
(二)事中制造過程中質檢及儲存成本偏高
首先,醫藥行業的藥品質檢成本偏高。由于藥品直接關系到了人類的生命健康,因此相比于其他行業,醫藥行業對產品的質量有更高的要求,各醫藥企業紛紛關注藥品質量問題,對藥品質量進行嚴格檢驗。然而,醫藥行業將大部分視線聚焦于藥品質量的行為,極易忽視藥品質檢過程中成本的耗費情況,企業應當將質量管理與成本控制有機結合起來。其次,醫藥行業的儲存成本也會較高。原料藥源自于化學合成藥和天然化學藥兩大類別,對保存環境有嚴格要求,若儲存環境不符合要求,如溫度過高、潮濕、因共同儲存而產生化學反應等情況,極可能造成其性能失效甚至改變,則將不能保證所制藥品的質量,產生嚴重的后果。此外,部分藥品也會有特殊的保存要求,如溫度、濕度等。相比于其他行業,這些嚴格的儲存條件大幅度增加了醫藥行業藥品的儲存成本。
事中控制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是智能化制藥機械匱乏。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2015年制藥機械企業僅有128家,其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醫藥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僅為0.68%。隨著“中國智造2025”的提出,大多數制造企業紛紛進行智能化生產,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并且采用環保智能機械,降低企業的環境成本,而醫藥行業的智能化制藥機械利用率卻極低,導致制造成本偏高。
(三)事后流通過程中銷售及社會責任成本偏高
在醫藥行業事后流通過程中,一方面,醫藥行業銷售費用極高。當前,我國醫藥企業具有散、亂的現象,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達到了7532家,其中大中型企業僅有1663家。由此可見,醫藥行業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各企業為增加銷售量花費了大量資金用于藥品廣告宣傳,據統計,大部分醫藥企業的銷售費用達到了銷售額的20%以上,部分企業的銷售費用率超過了50%,最高者甚至達到了75%。另一方面,醫藥行業社會責任成本偏高。首先,國家尤為重視環境保護,并出臺多項政策嚴格限制制造業污染環境,而藥品的生產與化學原料息息相關,生產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污染環境的有害物質,其環境成本不可忽視。其次,社會中的一些不法分子為獲得暴利,違背社會道德而生產銷售偽劣假冒藥品,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危害,為保證藥品質量、保護患者安全,醫藥行業應履行產品責任,防止偽劣假冒藥品的流通。環境成本及產品責任成本均增加了醫藥行業的社會責任成本。
事后控制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傳統銷售模式急需轉型。目前,我國醫藥行業的藥品銷售渠道主要有三種模式,即自身直銷、代理制營銷和總經銷銷售。自身直銷需要大量的專業銷售人員,醫藥企業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對銷售人員進行培訓和支付勞務費用;代理制營銷中一旦代理商發生較大的藥品質量問題,生產商的品牌聲譽就會遭到影響,且很難再進入該區域的市場;總經銷銷售中經銷商可能會為了獲得短期利益,在分銷方式上不擇手段,危害生產企業的社會形象,不利于長期發展。此外,傳統的銷售模式下無法有效防止假冒偽劣產品在市場上的流通,給醫藥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阻礙。
三、基于智能制造的醫藥行業成本控制對策
(一)事前培養智能化全面成本控制意識
一方面,醫藥行業不能只關注藥品的質量而忽視成本控制,應將質量管理與成本控制有機結合。另一方面,隨著第四代工業革命科技的到來,“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積極引導制造業向智能化發展,醫藥行業作為藥品制造業,智能化意識必不可少。首先,成本控制應當涵蓋藥品制造的整個生命周期,從研發設計到銷售,企業的每個成員都參與到了這個過程當中,因此,企業應當提高全體員工的智能化成本控制意識,而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現階段企業能夠做到的并且有效的方法是,通過建立健全的激勵約束機制對員工的行為進行規范,形成企業智能化成本控制文化。其次,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致力于藥品研發設計,同時培養管理者和專業人員對市場環境做出及時反映的能力,減少藥品研發的時間成本。最后,從原料藥的采購出發,保證藥品質量的同時嚴格控制成本,在藥品原材料采購的過程中,企業管理者可以采用集中采購、聯合采購、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等方法,制訂出成本范圍,采購人員在這一范圍內進行采購,若是能夠保證質量的同時在范圍內節省成本,則給予獎勵,以此來降低原料藥的采購成本。進行智能化全面成本控制是有效降低成本的關鍵。
(二)事中積極引進智能化設備
世界經濟論壇指出,第四代工業革命科技作為下一代經濟增長引擎,要在制造業中充分進行規模化的應用,智能制造時代已經到來。“中國制造2025”提出后,制造業將智能化充分運用到企業發展,作為藥品制造業的醫藥行業也應當積極引進智能化設備。首先,采用智能化質檢設備。藥品質檢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人工質檢會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且質檢結果可能會產生較大的偏差,運用智能化質檢設備減少了人力及時間的耗費,同時有效保證了質檢結果的可靠性。其次,采用智能化儲存設備。部分原料藥及藥品對儲存環境有嚴格的要求,智能化儲存設備能夠嚴格控制環境狀況,保證原料藥及藥品的質量,減少管理損失。最后,采用智能化環保設備。醫藥行業藥品的制造可能會產生化學有害物質,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健康造成威脅,企業負有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環境保護采用末端處理的方式將產生較高的費用,企業應當采取預防的措施,從源頭保護環境,積極引進智能化環保設備,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事后構建智能化網絡銷售平臺
“大智移云”時代的到來促進了新經濟形態的發展,傳統的藥品銷售模式已不適用于當前的市場發展狀況,構建智能化網絡銷售平臺,實現銷售模式轉型是醫藥行業控制銷售成本的重要措施。醫藥行業應與互聯網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改變原有的線下銷售模式,采用線上線下共同營銷的策略。一方面,發展線上銷售途徑,醫藥企業可創建官方應用軟件,提供醫療咨詢及藥品銷售服務。另一方面,完善線下銷售模式,醫藥企業可以專設銷售門店、自動販賣智能機等銷售點。此外,各醫藥企業還應公開銷售渠道,設置獨特的藥品真偽標識。構建智能化網絡銷售平臺的優勢在于:1.線上銷售既可以降低自身直銷時銷售人員的培訓費用,又可以減少代理制及總經銷銷售的中間商環節,從而有效降低銷售成本;2.線下銷售模式的完善可以減少銷售人員的數量,自動販賣智能機也可二十四小時提供服務,增加藥品銷售量;3.可有效防止假冒偽劣藥品在市場上的流通,保證藥品質量,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更是對患者生命健康的負責。
四、結語
醫藥行業需要將質量管理與成本控制有機結合起來,在保證藥品質量的前提下,加強成本控制,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分析了醫藥行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并依據目前智能制造的熱潮,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成本控制對策。然而,本文的研究深度仍然不足,還需要根據醫藥行業的不同類型進行具體研究。
參考文獻:
[1]馮玲玲.制藥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2):134.
[2]王韜.我國醫藥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3(01):138-139.
[3]王唯佳.聚焦醫藥產業數據 關注產業發展未來[J].中國發展,2018,18(01):13-18.
[4]徐瑩.醫藥制造企業成本管控研究[J].經貿實踐,2018(10):28-29.
[5]張玩濤.我國醫藥營銷渠道模式現狀分析及其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7(26):133-134.
[6]趙文,馬愛霞.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現狀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5,36(03):4-6.
*基金項目:鎮江市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RK2019007)。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