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潔瑜
摘?要:差異化教學是一種基于學生個體的個性和智力不同而采取針對性教學策略的教育理念。當前各大中小學校推行實施的教育模式仍是以班級授課模式為主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教學模式也在不斷進步,學生由于先天的智力、興趣、愛好、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家庭背景等不同,致使學生個人特質差異越來越大,故差異化教學的呼聲越來越高。本文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差異化教學展開研究,基于差異化教學的意義,提出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差異化教學策略,有利于促進數學教學的高質量開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差異化教學
近年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得到大力提倡,強調學習面前人人平等,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教育的權利,人人都能學有所成、學有所獲,然而每個學生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學生由于先天的智力、興趣、愛好、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家庭背景等不同,致使學生個體存在差異,但同時每個學生都具備著學習的潛能,于是差異化的教學理念順勢而生。
數學是培養一個學生理性思維的重要工具,其教學效果的好壞不僅僅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學習成績,而且還會間接的影響到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傳統數學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教學的開展多以教材為主,通過講解來理解概念、提問來解決疑惑、作業來加強知識點鞏固。由于每個班級的學生實際情況不同,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單一的方式難以保證課堂上的學生都適用,現下的素質教育要求教學應該關注到全體學生,因此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提高教學的多樣性和有效性。而差異化教學強調因材施教,通過結合學生的優缺點、長短處進行針對性教學,挖掘出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這對于學生整體獲得學習成長有著重要意義。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差異化教學的意義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采取滿堂灌、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法,給學生灌輸數學知識,很少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忽略了不同學生的吸納接收能力,這樣直接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高,對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存在懷疑。而采用差異化教學方法,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優生和學困生都能得到相應的教育,每個學生都能真正參與到課堂來,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個學生都獲得優質的教育。
(二)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個性特點是不一樣的,即使同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是千差萬別的。差異化教學可以充分考慮每個學生個體差異,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比如,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更多是指點和提醒,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給予更多的耐性和引導,給比較內向的學生給予更多的幫助和關心,這樣學生的不同需求得到滿足,學習能力大大增強,整體教學質量自然得到提升。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從目前來看,同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盡一致,同時存在學優生與學困生,如果教師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很可能導致學優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好”。初中數學整個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數學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言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實施差異化教學,滿足整體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學習,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差異化教學策略
(一)了解學生個性化差異
初中生由于先天的智力、興趣、愛好、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家庭背景等不同,致使學生個體存在差異。因此在實施差異化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是實施差異化教學必不可少的步驟,也是促進學生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例如,在學期的不同階段進行數學基礎測試,并且從學生作業、上課集中度、提問回答等途徑進行調查,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熟悉程度、對學生進退步情況、性格特點與愛好等,教師并做好相應記錄,以便差異化教學的高效開展。
(二)教學目標三級化
課堂是教學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環,必須要體現差異化。首先,設定基礎性教學目標,基礎性教學目標是每個學生最起碼都要達到的下限目標,包含了學生學習初中數學最基本的數學知識,也是課程標準中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設定專業持續發展性教學目標,該目標根據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深度,針對性的開展,引導學生對初中數學進行學習,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認知。再次,設定超越性目標,激發和挖掘學生的潛能,設定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超越性目標,也是培養優秀學生的搖籃。教學目標三級化讓教師已目標導向為結果,避免因為教學目標一致性從而影響教學質量。針對不同的分級,優化了課程安排。
(三)進行層次性施教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科學的的分層是數學差異化教學的重要前提,通過課堂觀察和作業評閱,教師可以掌握不同學生在知識儲備、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方面的實際水平。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小組或群體,教師將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或教學目標合理安排學生的教學,并為不同的群體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發揮其團隊作用,互相幫助,保持整體朝著制定的教學方向發展。同時要根據學生的變動情況及時做出相應調整,促進學生整體學習的提高。例如,結合學生平時表現和知識掌握情況,將學生分成三個不同小組,并選擇對應負責人,第一組屬于基礎良好,實踐能力強的學生;第二組屬于基礎差,但具有一定實踐能力的學生;第三組屬于基礎和實踐能力都很差的學生。教師教學指導中,對于第一組采用創新教學,競爭性評價為主;對于第二組采用一般教學,激勵性評價為主;對于第三組采用強化教學,鼓勵性評價為主。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差異化教學不僅僅只是停留在理論上的研究,需要教師不斷在實踐中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理解與領悟,只有兼顧每個學生的知識吸收與消化情況,才能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整體提升。只有如此,差異化教學的理念才能落到實處,才能真正地兼顧到每個學生,幫助學生獲得知識的學習、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從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 于恒剛.初中數學教學中差異化教學方法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6(8).
[2] 謝益明.淺談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33).
[3] 徐翔宇.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