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導入就是教師在進行新知識講授之前,利用某些與新知識相關的內容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課堂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導入效果對整節課的教學效果都有一定影響。文章對課堂導入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并且探索了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有效進行課堂導入的相關策略,希望能夠為初中英語教師提供一定的經驗借鑒。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課堂導入;策略
高效的課堂導入就像在聽一首優美的音樂,第一個音符就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喚起其繼續聽下去的欲望。教師利用高效的課堂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其主動探究相關的新知識,從而為教學效果的提升做出保障。初中英語教師應當采取措施,不斷提升課堂導入的效率和質量,以此來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引導高效地學習新知識,從而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對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策略進行了探究。
一、 課堂導入概述
課堂導入是進行新知識講授的一個必要步驟。教師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選擇適當的課堂導入素材,為學生創設出新知識的學習情境,并且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呈現出來,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提升。初中英語教師利用課堂導入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為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礎。課堂導入的方式豐富多樣,教師要結合多項因素選擇最適合的方式,這樣才能提升導入效果。
新課程背景下,課堂導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課堂導入能夠將學生從課間游戲狀態拉回到課堂學習狀態,促使學生的情緒能夠快速地安定下來,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中;趣味性的課堂導入還能有效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喚起學生的學習動力;互動性較強的課堂導入則是能夠增進師生的情感共鳴,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信任,促使其主動配合教師開展相關的課堂教學活動;課堂導入還能奠定整堂課的學習基調,讓學生盡快適應教師的講課節奏、方法等,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策略
(一)任務性導入策略
任務性導入,就是讓學生在完成相關任務的基礎上來導入新知識,主要包括復習舊知識、檢查預習效果、設置談話主題、設疑等導入方式。
1. 復習舊知識
采用復習舊知識的方式,讓學生在原有知識儲備的基礎上思考新問題,從而為新內容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鋪墊。比如,在進行“How about exploring Tiananmen Square?”這一課內容學習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回想上一課“I have some exciting news to tell you.”中主要講授的是什么內容,很多學生都會回想起來上一課講的是Miss Wang告訴學生,我們將會有一個“泰山三日游”,并且給學生分配了不同的任務,為旅游活動做好準備。之后教師就可以繼續引導學生思考,“What do we need to do before traveling?”,順勢就可以將學生引入到“How about exploring Tiananmen Square?”這一課的學習當中。這樣的引導方式既能讓學生復習舊知識,又能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因此能夠獲得很好的課堂導入效果。
2. 檢查預習效果
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前通常會為學生布置一些預習任務,因此在課堂導入環節可以采用檢查預習效果的方式來導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安排預習任務之時,需要設計一些與新課內容相關的問題,這樣在課堂導入環節就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預習效果,并順勢導入新課學習當中。比如,在進行“Were preparing for a food festival.”這一課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美食節,并且讓學生思考“Why do students hold a food festival?”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回答預習時安排好的問題,從而將學生導入新課學習當中。這種課堂導入方式,在導入的同時也檢查了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不僅有助于提升新課教學效果,對于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也非常有益。
3. 設置談話主題
教師可以結合新課內容設置相應的談話主題,然后采用談話互動的方式將學生吸引到新課學習當中。這種互動性的課堂導入方式,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同時還能增強學生對新課的興趣,從而獲得良好的課堂導入效果。比如,在進行“We will have a class fashion show.”這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幾個問題:“What kind of clothes do you like? Why? Did you buy your own clothes?”通過相關的對話和交流,教師可以將學生引入新課主題當中。教師要注意,談話主題的設置應當具有針對性、關聯性,而且能夠激發起學生的談話興趣,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課堂導入效果。
(二)生活化導入策略
新課標中指出,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語境,并在此語境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生活化的情境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導入活動中,從而獲得更好地導入效果。常用的生活化導入策略包括利用實物導入、創設情境導入這兩種。
1. 利用實物導入
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實物數不勝數,這些實物能夠直觀、形象地將學生引入某種生活情境中,并且激發起學生對新課的好奇心,為新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可以利用相關的實物進行導入。比如,在進行“We will have a class fashion show.”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通知學生穿上自己最喜歡的衣服來上學,然后在課堂導入環節讓學生介紹自己的衣服,并且舉辦一個簡單的“fashion show”。這種課堂導入方式能夠讓學生對新課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并且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所以可以獲得很好的課堂導入效果。
2. 創設情境導入
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在情境創設時要注意,創設出的情境應當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符,這樣學生才能更加快速地進入情境當中,從而實現高效的課堂導入。學生在比較真實的情境當中學習、體驗相應的英語語言知識,能夠比較深刻地理解其意義、用法等,從而提升自身對相關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初中英語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語境,讓學生擁有更多運用英語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不僅能夠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幫助其建立起口語表達的信心,同時還能引導其進入新課主題。比如,在進行“The school sports meet is coming.”這一課的講授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一些學校運動會的視頻,將學生帶入學校運動會的情境當中,然后再開始新課教學,就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沉浸到新課學習當中,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實踐性導入策略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之時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征,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能夠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實踐性導入策略,比如值日匯報、主題演講、角色扮演等,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英語語言運用機會,在語言實踐活動中提升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也實現課堂導入的目的。
1. 值日匯報
初中英語教學要注意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能力,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造口語表達的機會。比如,讓學生進行值日匯報。值日匯報就是讓值日學生在正式講課之前開展一段對話,對話內容由學生自己選定,教師不做要求,可以是天氣、日常活動等,也可以是諸如明星、運動會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教師將學生的對話進行延伸拓展,從而引出新課主題,將學生引入新課教學當中。
2. 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也是一種能夠充分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實踐活動方式。教師可以每天安排一位同學進行主題演講,演講主題不做具體設置,只要與新課內容相關就可以。這種方式既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由于學生主題演講的內容與新課相關,就能夠在演講環節讓學生對新課內容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師在學生演講完成之后再適時導入新課,就能獲得很好的新課導入效果。比如,在進行“We will have a class fashion show.”這一課的教學時,學生進行了一個“My favorite clothes”的主題演講,演講完畢之后教師可以這樣進行課堂導入,這位同學最喜歡的衣服是這樣的,那么你們猜Maria最喜歡的衣服是什么樣子的?以此就可以將學生帶入新課學習當中,實現新課的順利導入。
3.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既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生動的語言實踐機會,同時也是一種有效的課堂導入方式。角色扮演本身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夠充分喚起學生對新課的興趣,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初中英語當中有很多課文都是對話式的,很適合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比如,在進行“Whats your hobby?”這一課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參加學校社團活動”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根據自己的業余愛好參加相應的社團活動,并在此基礎上展開對話。這種方式充分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的思維也將更加靈動,課堂導入效果也就更好。
(四)信息化導入策略
信息化導入策略,就是利用先進的教育信息化設備,對學生的試聽感官進行刺激,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堂導入,常見的信息化導入策略包括視聽覺導入、圖片導入等。視聽覺導入就是通過對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進行有效刺激,從而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相關內容上,最終實現新課的有效導入。比如,在進行“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plants or animals?”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視聽覺導入的方式,利用信息化設備播放一些自然風光、植物、動物等的視頻或者是圖片,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播放完之后在屏幕上打出“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plants or animals?”這一問題,從而將學生引入新課學習環節。
三、 總結
綜上所述,高效的課堂導入對于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采用任務性導入、生活化導入、實踐性導入、信息化導入等不同類型的導入策略來進行課堂導入。需要注意的是,不論使用何種課堂導入策略,都應當注意緊扣教學目標和要點,而且課堂導入用時不能過長,最好控制在五分鐘以內,否則會影響到教學進度,同時課堂導入必須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課堂導入效果。
參考文獻:
[1]康宏.初中英語教學有效課堂導入方法的研究與探討[J].學周刊,2020(4):37.
[2]蔡艷梅.探究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96-97.
[3]趙亮萍.對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課堂導入的研究[J].學周刊,2019(36):45.
作者簡介:
謝昌輝,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