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內外閱讀的整合,對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改革創新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科學將課內外閱讀有機整合起來,立足課內閱讀指導閱讀方法和技巧,通過課外閱讀夯實閱讀積累,促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整合對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閱讀量不得少于145萬字。誠然,閱讀作為夯實學生語言學習基礎,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塑造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手段,在語言的教育中自然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有學者認為:閱讀貫穿與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方方面面,如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等。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立足小學教育的啟蒙期,強化學生的語文閱讀,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然而,就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而言,重課內閱讀,輕課外閱讀的現象,導致學生的語文閱讀難以滿足《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量的要求。基于此,文章立足小學語文教育,探索在教學中課內外閱讀整合的有效性對策。
一、 小學語文教學中整合課內外閱讀的必要性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整合課內外閱讀具有必要性,主要原因如下:
(一)有利于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教育改革的目標和方向。那么,何為核心素養?立足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觀點:所謂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適應于未來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而就語文學科教育而言,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都是教師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元素。而語文閱讀,則貫穿于教師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科學整合課內外閱讀,在課內閱讀的過程中,指導方法和技巧。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重視閱讀積累。這種整合課內外閱讀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思維品質,審美能力,感受文化的熏陶,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會得到很大的提升。由此可見,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師整合課內外閱讀,對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有利于改革創新小學語文閱讀
改革創新,是現代教育發展的主題。在語文的教育中,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主要陣地。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能夠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知語言文字的魅力,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然而,傳統的語文教育,教師往往過度重視課內閱讀而忽視課外閱讀,導致學生的課外閱讀嚴重不足。有數據研究表明:當今時代的小學生,閱讀量達到145萬字的可謂是寥寥無幾。在此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指導的過程中,巧妙地將課內外閱讀有機整合起來,在強化學生課內閱讀的基礎之上,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廣泛閱讀,大量閱讀,對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由此可見,和傳統的重課內、輕課外閱讀模式相比,小學語文教師科學整合課內外閱讀,對改革創新小學語文的閱讀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整合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性對策
(一)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基石。要想實現這樣的教學效果,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積極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讓學生深刻體會到閱讀的價值,并充分感知閱讀的樂趣,進而達到激發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目的。例如,在小學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中,筆者在課內閱讀的過程中,結合文本,給學生呈現了很多關于魯迅先生生前的事情,如魯迅先生憎惡舊社會、同情勞動人民的精神。為了讓學生對魯迅先生有更加深刻的認知,讓學生充分了解魯迅先生精彩的人生,筆者給學生推薦了很多關于魯迅先生的文章作為課外拓展閱讀素材,如《生活中的魯迅》《走近魯迅》等等,因課內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對魯迅先生充滿好奇感,在教師推薦拓展閱讀之后,很多學生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通過拓展閱讀,學生對魯迅先生有了更為全面、立體的認知,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同時也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指導閱讀技巧,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在知識習得的過程中,對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學習的自主性、自覺性等,直接決定學生學習的質量。就小學語文的閱讀而言,按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量不得少于145萬字,如此閱讀量,教師不可能面面俱到指導學生閱讀,沒有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指導學生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讓學生能夠緊密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積極開展語文閱讀,夯實閱讀基礎。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過程中,筆者常常通過“翻轉課堂”模式的構建,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課堂閱讀指導中,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促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同時,在課后拓展練習的過程中,筆者會結合教學需要,給學生推薦一些拓展閱讀素材,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實現良好的語文閱讀效果。
(三)強化課外閱讀,豐富閱讀積累
課外閱讀是學生語文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強化學生的課內閱讀的同時,不能忽視課外閱讀。筆者在指導學生語文閱讀的過程中,常常給學生講解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采取一些激勵性的手段,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例如,在班級上建立閱讀光榮榜,每認真閱讀完一本書的學生,光榮榜上貼一朵小紅花,以資鼓勵,通過精神上的激勵手段,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豐富閱讀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賈紅琴.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整合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89-90.
作者簡介:
梁成賢,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三岔鎮三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