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的日??谡Z交際訓練不足,家長的育人職責缺失等因素,影響了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日常的拼音、閱讀教學中強化口語交際訓練,開展多元化的口語訓練模式,發揮家長的育人職責,多管齊下,促使小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對策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口語交際成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模塊。誠然,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生涯中,口語交際和表達都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诮逃母锏男枰?。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立足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功能,立足語文教育的啟蒙性,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開展多元化的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敢說、想說、能說”,促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訓練缺失的現狀,筆者立足自身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經驗,深入解讀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性對策。
一、 影響小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提升的因素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影響小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提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因素
小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與教師日常的口語交際訓練息息相關。如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正確發音,有利于提高學生普通話水平;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把握朗讀的方法和技巧,有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之所以低下,正是因為教師的日??谡Z交際訓練不足。我們知道: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普遍存在。這種以知識傳授為主的語文教育模式,使得教師忽視對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最終影響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二)家庭因素
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一方面源于教師的訓練,另一方面源于學生的自我訓練。而學生的自我訓練,與家庭教育因素息息相關。我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小學階段作為學生語言習得的關鍵性階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家長積極主動引導孩子進行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訓練,如在預習或者是課后復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朗讀甚至誦讀,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在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訓練方面,家庭引導的作用基本缺位,導致學生課后口語訓練缺失,這是影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一個極其關鍵的元素。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知識與技能”的教育目標、核心素養的教育思想等,都明確了“能力”培養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強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利于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诤诵乃仞B的視角,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是教師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所在。而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則隸屬于“語言的建構與運用”的范疇;另一方面,和傳統的重知識、輕能力教育模式相比,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強化對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能夠有效地改變過去輕能力的語文教育現狀,改變口語交際訓練缺失的現狀,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三、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性對策
(一)立足日常語文教育,開展口語交際能力訓練
提高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對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訓練滲透到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方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首先,在拼音、識字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普通話訓練。拼音、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方面,拼音、識字教學是基礎,也是關鍵的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立足拼音教學模塊,指導學生每個漢字的正確發音,提高學生的音準,繼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普通話水平的目的。而學生普通話水平的提升,是其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提升的關鍵元素。
其次,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朗讀訓練。朗讀,是將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有效途徑,是規范學生語言表達方式的關鍵手段,同時也是全面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必經之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立足日常的閱讀教學,積極開展朗讀訓練,促使學生做到“流利、準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素養。在開展朗讀訓練方面,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自身的示范、榜樣作用,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技巧,如朗讀的節奏、停頓、情感等的把握,對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開展多元化的口語交際訓練活動
除了在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開展口語交際訓練,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通過多元化的口語交際訓練活動的開展,促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筆者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通過“課前三分鐘新聞播報活動”的開展,在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課前三分鐘新聞播報活動:即在每堂課的前三分鐘,由一名學生上臺播報新聞。這樣的口語訓練方式,有助于促使學生“敢說、能說”,消除學生在口語表達過程中的害羞心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家校合作,發揮家庭的育人職責
在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方面,家長的作用不可或缺。小學語文教師在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家長的育人職責,如在學生預習或者是復習的過程中,指導學生積極主動朗讀,因預習和復習都是在家庭中進行,因此,發揮家長的引導、監督作用,對強化學生的課后朗讀至關重要,同時也是全面提高學生語言交際和表達能力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吳茂菊.小學中段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9(65):57.
作者簡介:
楊清麗,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