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改革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科學引導學生探索、探究和質疑,在此過程中促使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意識;培養對策
俗話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有疑問,方能積極主動思考,并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思維是極其關鍵的元素。正所謂:數學是思維的體操。積極主動的思維,方能促使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強化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創新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文章立足小學數學教學,探索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意義極其有效性對策。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
小學階段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思維是一個極其關鍵的元素。一方面,學生要有主動思維。即學生在知識習得的過程中,不再被動地接受,而是積極主動探索、思考,這種主動思維獲取的知識,與被動接受的具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另一方面,學生應當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核心素養明確要求: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邏輯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可以說:邏輯思維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極其關鍵的能力。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立足教育改革的需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思維、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和傳統的數學教育模式相比,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和探究數學知識,并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的教育模式,符合當前數學“四基”的要求,對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是發揮學生數學學習主觀能動性的需要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成了現代教育的主要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數學教學課堂,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數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方能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和傳統的知識灌輸式教育模式不同,小學數學教師強化對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發現、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這樣的教學過程,也是發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過程。
(三)是改革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的需要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下,知識的傳授和灌輸,成了教學的主要模式。這種灌輸式的數學教育模式,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被動的思維和思考,直接影響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與現代教育的理念不相符。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強化對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培養,能夠改變過去應試化的數學教育狀態,強化學生數學學習的主體性,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和創新。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有效性對策
(一)引導質疑,培養問題意識
質疑是學生問題意識形成的關鍵。學會質疑,是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不斷提升的有效途徑。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采取科學有效的引導方式,引導學生質疑,促使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例如,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教學中,傳統的教育模式,教師直接給學生講解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直接記憶公式,然后結合公式進行問題的解答。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可謂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同時,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嚴重影響學生數學探究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筆者在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過程中,采取了探究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制作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然后開展拼圖游戲,在拼圖的過程中思考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當學生將兩個三角形拼成長方形時,有學生就開始問:老師,我將兩個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是不是三角形的面積就是長方形的一半呢?這就是學生問題意識的起點,同時,探索和探究的過程,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科學素養,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二)鼓勵大膽提問,培養問題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問,是培養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有效途徑之一。很多時候,小學生并非是沒有問題,而是有問題不好意思問,或者不敢問,這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息息相關。筆者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通過營造民主、和諧的數學課堂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對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正如上述案例中我們提到的:學生發現兩個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之后向老師提出了質疑,在這個時候,筆者采取了這樣的鼓勵方式:嗯,小明同學真棒,認真觀察,發現了問題的關鍵點。然后繼續提問:既然同學們已經發現了問題的關鍵,同學們認真思考一下:三角形面積公式應當怎樣表達呢?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肯定了學生的優點,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繼續主動思考的積極性,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具有極其關鍵的作用。
(三)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問題意識
和課桌式的數學教育模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構建,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而合作探究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學習的過程。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緊密結合教學的內容,精心設計啟發性的數學問題,構建小組合作探究的數學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思考、交流、討論,激發思維的火花,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數學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改變過去應試化的數學教育模式,注重對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瑞琴.“問題意識”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新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48.
作者簡介:
楊葉,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