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之中,數學老師需要注重不同數學方法的有效融入以及滲透,堅持學生的中心地位,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作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教學資源,數學思想在學習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老師需要了解不同數學思想的滲透方式,關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核心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找到小學數學教學與數學思想之間的突破口以及契合點,以此來實現(xiàn)針對性的教學保障,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思想;滲透策略
一、 引言
數學是小學教育教學階段中的核心學科,這一學科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關注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提升要求,以數學思想的有效滲透為依據,不斷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保障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學習動力以及學習熱情。
二、 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主要是指學生結合個人的數學知識,站在數學的角度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思維導向,這一思想符合數學教學改革的核心要求,對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認知意義重大。與數學公式、性質、法則、概念相比,數學知識對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意義重大,數學老師需要注重教材的深度挖掘,關注不同數學思想的滲透要求,以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活情境為依據積極滲透數學思想,讓學生能夠意識到數學思想的重要指導作用及優(yōu)勢,進而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掌握數學學習的核心技巧,實現(xiàn)個人的良性成長。
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的滲透策略
數學思想與小學數學之間的結合符合這一學科教學改革的核心要求,對構建高效課堂、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應用意義重大,小學數學老師需要注重不同細節(jié)要求的分析,了解新課改背景之下這一學科教學的新內容、新要求和新標準,加強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提煉出教學與教學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充分體現(xiàn)數學思想對改革學科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存在極為緊密的聯(lián)系,實踐性和應用性比較明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為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避免學生出現(xiàn)消極應對的情緒,老師可以將生活化元素融入這一學科教學實踐之中,利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技術來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加深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以及認知,鼓勵學生自主實踐和自由發(fā)揮,以此來更好的滲透數學思想。其中,數學建模是數學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前者主要以數學現(xiàn)象數學問題的有效轉化為依據,通過數學語言的分析及研究來更好地加深學生的理解。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對老師的要求較高,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合理把握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習成長規(guī)律,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條件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保障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符合學科教學改革的本質特點,以此來更好地實現(xiàn)有的放矢。
比如在學習小數乘法時,老師可以通過簡單設問的形式創(chuàng)設去超市買醬油的情境,小紅的媽媽讓小紅去超市買三瓶醬油,一瓶醬油是5塊4毛錢,那么三瓶醬油是多少錢呢?學生可以結合前一階段所學習的乘法知識來進行有效的分析以及遷移,老師只需要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鼓勵學生列出算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之中進行自主分析。這種整數乘法與小數乘法相結合的形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知識遷移能力,讓學生在新舊知識遷移以及互動的過程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身臨其境感知不同的情境,降低個人的理解難度,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
(二)深入挖掘教材
教材是教育教學的重要指導以及線索,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需要以教材為依據,不斷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路徑。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小學數學教材的變動較大,其中情境圖的運用比重有了明顯的提升,小學數學老師需要抓住這一重要的契機,以此來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學會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真正實現(xiàn)數學思想的有效滲透,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為了避免學生出現(xiàn)方向上的偏差,老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將教材的解讀與教材大綱的分析融為一體,通過重難點問題的提煉以及知識的深入挖掘來找準自身的教學方向,開辟出一條全新的教學思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為切入點和突破口積極滲透數學思想,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的穩(wěn)定提升,保證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獲以及成長機會,對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有一個全新的理解,意識到數學知識與個人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
(三)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之中,要想積極的滲透數學思想,老師需要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要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主人翁意識,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實現(xiàn)自主思考和自主實踐,老師只需要以一個引導者和組織的身份給予學生方向上的肯定和糾正,幫助學生深入其中學習數學知識,自主完成整個數學知識的探究過程。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對數學思想的滲透進行分析及研究時明確提出,數學思想的滲透對學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學生所面臨的學習環(huán)境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動,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情況,就業(yè)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以及機會,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老師對自己的肯定,從而實現(xiàn)自主學習,產生更多主動學習的意愿。另外,老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條件,讓學生意識到數學思想對個人學習的重要價值及作用,從而學會個性化的成長及發(fā)展,意識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及奧秘。在學習《統(tǒng)計》這一章節(jié)時,老師可以以搭積木的形式設置不同的動畫情境,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之中,利用三角形、長方形以及正方形等積木來進行游戲,通過設置小組的形式來讓學生互相數積木的數量,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數的最快、數的最準。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實踐形式對滲透數學思想有著重要的輔導輔助作用和價值。
四、 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的滲透對老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數學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要求,積極創(chuàng)造生活情境,深入其中挖掘教材,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及應用。
參考文獻:
[1]朱姣姣.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活動教學中的滲透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16.
[2]酈丹.例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有效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1(14):29-30.
作者簡介:
秦金碧,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天峨縣坡結鄉(xiāng)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