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榮
【內容摘要】核心素養是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一個新型的教學理念,現已被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認可并接受,而且在初中數學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由于教學設施落后、師資力量薄弱,為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這就需要農村地區的初中數學教師更應提高自身教學素質,結合本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數學教育,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農村地區? 初中數學教學? 核心素養? 教學策略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中應具備的、適應其今后的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質和關鍵性能力。具體到數學教學的領域,主要是指學生應學會以數學的眼光、數學的思維進行問題的發展、分析及解決的綜合性的素質能力。主要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學分析等幾項核心素質。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及提升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和今后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核心素養下,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缺失。在農村地區,由于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有一部分學生的數學基礎比較差,而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與小學階段相比,會更深入、更復雜,這就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感到力不從心,從而逐漸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嚴重阻礙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
2.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陳舊。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很多新型的教學理念隨之涌現,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由于地域限制和教師素質的制約,對于新型教學理念的接觸和理解會與經濟發達地區有所區別,這就直接影響了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掌握,從而制約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
3.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在部分農村地區,有些初中數學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一言堂”“一刀切”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種單一、陳舊的教學方法,非常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與培養。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通常會代替學生進行思考,每次都是將結論直接告知學生,而不是通過學生的思考、探究、自主的得出結論。
二、核心素養下,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策略的探究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學習氛圍就是學生在學習時所處的、適應其身心發展特征的學習環境和心理環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思維的運行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應充分的認識到自己位置的轉變,將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而自己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實施者,應給予學生及時、充分的指導。其次,教師還應放棄自己高高在上的教師威嚴,“蹲下來”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與交流,與學生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最后,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有意識的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的、適于學生進行思考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課堂氛圍的熏陶下,進行積極的、自主的思考和探究,從而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
2.在數學教學中應以“以學生為本”為原則,實施差異化教學。在農村初中數學的教學中,為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首先需要教師應切實的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確定,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及本校的教育資源進行有機的整合,研究出在本校教學資源允許范圍內、最適合學生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案,有必要時,還可以組織教師進校本課程的研究。其次,教師還應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差異,并針對這些差異進行不同的教學方案,從而實現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在教學“正數與負數”一節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回憶冬天的天氣預報,并為學生提出“零下多少度是什么意思?”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能形象的感受到負數的含義。同時教師還可以“趁熱打鐵”,鼓勵學生舉出更多的關于負數的例子,以此來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敏性。
3.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啟發學生探究性思維的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很多知識是需要推導才能得到正確結論的,針對這種學科特點,教師就應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首先,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使組內的各個成員都能互幫互助,起到互補的效果。其次,教師在確定了教學內容后,應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在情境的引領下進行深入的探究活動。最后,教師還應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間的討論與交流,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更為明晰的了解知識的推導過程和形成過程,從而到達教學的目標。
如在教學“軸對稱”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分組進行軸對稱圖形的繪畫過程中,體會到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并通過小組討論,將軸對稱圖形的特點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得出最終的結論,完成教學目標。
總之,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農村地區的初中數學教師更應及時的更新自身教學觀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的教學資源,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參考文獻】
[1] 葉茜. 以“知”啟“智”——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J]. 文理導航(中旬),2017(09).
[2] 劉楊. 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 科技資訊,2017(04).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蓬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