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晶晶
摘? ? 要: 思維導圖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引導其自主思考。思維導圖的引入豐富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手段,是初中英語教學實踐的有益探索和有效補充。本文基于目前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對學生英語寫作提出的要求,分析實際教學中初中生英語作文的突出問題,闡述思維導圖的概念、特征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結合教學實例,探索初中英語寫作中思維導圖具體操作方法,并分析思維導圖有效應用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初中英語? ? 思維導圖? ? 寫作能力培養(yǎng)
一、問題的提出
英語寫作是學生綜合應用已經掌握的英語語法、詞匯進行寫作的技能,能夠全面充分反映出學生英語學習真實有效的總體水平及綜合才能,是體現(xiàn)初中英語教學效果的主要標準之一,也是英語考試試題中的高分題目。《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了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要求:“初中學生于畢業(yè)時達到五級水平,即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等,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達順序和邏輯關系,能根據圖示和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和操作說明。”《課程標準》明確老師應該更多地以“引導者”身份組織學生通過自我探究、自我發(fā)現(xiàn)主動獲得知識,自主建構知識體系。與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教學相比較,思維導圖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自主思考,積極主動收集整理寫作原材料,依照自我認識和理解,選定寫作框架,匯總言語邏輯聯(lián)系,培養(yǎng)英語綜合能力。思維導圖的引入豐富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手段,目前已經在各學科廣泛應用,事實證明是對初中英語教學實踐的一次有益探索和有效補充。
二、初中學生英語寫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實際英語教學中,通常以大量英語作文閱讀和背誦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但部分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提高很不明顯,老師和學生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卻事倍功半,效果讓人很不滿意,這樣的教學方式明顯與課程標準的要求大相徑庭。學生簡單機械背誦大量英語作文,在還沒有完全掌握句式語法的情況下,造成英語作文只是停留在英語單詞的中文式組合上,把背過的英語短語胡拼亂湊,生搬硬套,老師教學費勁費力,學生學習興趣缺失,被動應付。筆者通過歸納總結從事初中英語教學以來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發(fā)現(xiàn)分為以下幾大類:一是句式單一,層次不清,結構不合理;二是語法混亂,語句結構性錯誤頻繁;三是寫作邏輯不清,思路混亂,跑題偏題,前后銜接不順暢;四是內容貧乏,表達簡單,言之無物。
三、思維導圖概述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思維導圖也叫心智導圖,由英國研究者TonyBuzan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首先創(chuàng)立,是用圖形方式和樹狀構造,以圖文并重的方式,把各級主題間的關系用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建立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的記憶鏈接,是用來輔助思考的工具。思維導圖以一個主題為中心,由此中心向任何一個方向發(fā)散關節(jié)點,再以這些關節(jié)點為中心向外發(fā)散更多的關節(jié)點,每一個關節(jié)點與中心主題連接的同時,又是其他關節(jié)點的主題中心,從而形成成千上萬的放射性關節(jié)結構圖,如同一張互相連接包羅萬象的大數(shù)據網。思維導圖特別注重左右腦的協(xié)同運用,融合概念圖、知識樹、問題樹等圖示方法的優(yōu)點,科學與藝術相結合,邏輯與想象并重,緊緊抓住人們的記憶、閱讀、思維規(guī)律,深入開發(fā)大腦潛能。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英語教學中,能有效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識記能力、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與英語綜合運用水平。
(二)思維導圖的特征。Tony Buzan (1993)認為思維導圖有四 個基本特征: (1)注意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形上;(2)主題的主干作為分支從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個關鍵圖形或者寫在產生聯(lián)想的線條上的關鍵詞構成,比較不重要的話題以分支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附在較高層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個連接的節(jié)點結構。思維導圖的特征充分體現(xiàn)了自由發(fā)散性,鼓勵學生以一個中心主題為出發(fā)點,天馬行空地自由想象,借助這種樹狀結構的圖形發(fā)散思維,幫助學生提高記憶效率,并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思維過程,有效引導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點。
(三)思維導圖的作用。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能夠充分利用圖形、色彩、邏輯、空間等要素,使教學更形象、更立體,學生面對的不再是枯燥的字母。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師生之間、同學之間自由交流,不以“對”或“錯”進行評價,沒了怕說錯的顧忌,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訉W習。這種更合理、更直觀、更高效的教學,能全面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主動用腦、積極思考的習慣,開發(fā)學生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率。
四、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6 Project 主要教學內容是寵物,課文說的是養(yǎng)狗,單元寫作練習是要求寫一篇選狗作為寵物的文章。筆者以這篇寫作教學為例,說說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提煉作文結構框架,進入寫作情境。一篇好的英語作文,開頭就要做好謀篇布局,要有清晰的寫作思路,梳理出明確的寫作框架。教學中,筆者通過寵物圖片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教學情境,開始認真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提煉重點單詞、語法和句式,分析課文的寫作結構,為后面的寫作教學和思維擴散打下基礎。在這篇文中,常見的語法結構有:It is pleasant/ nice/ wonderful to...,I thinkkeeping pets is...,learn how to...,learn...from...為什么飼養(yǎng)寵物,可以進行如下引導:Pets are faithful.Pets are cute.We can learn responsibility.Pets can bring you happiness.在提煉出基本知識點和語法結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繼續(xù)發(fā)散思維,豐富寫作觀點,拓展思維,形成較強的語篇意識。
(二)拓寬英語閱讀范圍,發(fā)散寫作思路。在學生充分理解掌握本課文本內容的基礎上,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拓展與寵物話題相關的英文閱讀,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與不同寵物相關的、有趣的故事和諺語,有重點地引導學生辨析閱讀材料中的詞匯和語句,概括與本課要求有關的寫作信息。也可以引導學生查找寵物相關科學知識,說說家里或身邊親朋養(yǎng)寵物的趣事,討論照顧寵物的方法,全面豐富課外知識,讓思維導圖的支架更加完整。
(三)繪制思維導圖,進行構思和寫作。拓展閱讀是為了更好地發(fā)散思維,豐富思維導圖,閱讀的過程也是學習理解的過程。在閱讀中老師和學生一起分析信息間的邏輯關系,引導學生分析歸納閱讀主題、文體、句法結構、詞匯,繪制思維導圖。完成了閱讀思維導圖后,開始進行英語寫作,從作文題目開始,讓學生認真理解本單位英語寫作要求,依據寫作要求繪制第二幅思維導圖,構建寫作框架。繪制第二幅思維導圖的過程,同時是引導學生更進一步理解寫作的主題,明確寫作體裁和人稱的過程,學生可以在繪制思維導圖時,結合寫作主題自主思考,按照自己的理解,確定用哪種或哪些時態(tài),選擇使用哪些句子,繼續(xù)套用開頭總述——正文細節(jié)描述——結尾概括的結構層次,搭建整篇作文的框架。這樣一步一步,在老師的引領下漸次推進教學,學生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寫作,再也不會無從下手、無話可說,更加不會偏離主題。
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完全獨立思考,積極發(fā)散思維,充分利用個人掌握的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連詞成句、連句成篇,讓學生在語言表述和文章結構層次的梳理上不再有困難。教師能更為自如地發(fā)揮“引領者”和“組織者”的作用,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寫作內容,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教學活動,充分討論,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寫作教學更加輕松順暢,學生更容易寫出較高水平的文章。
五、運用思維導圖指導英語寫作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思維導圖的特征決定了絕不能把教學限制在課本狹窄范圍內,要有效調動學生所有的學習生活知識,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圍繞一個話題中心,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發(fā)散出更多連續(xù)節(jié)點。要挖掘學生的潛能,以發(fā)散出的節(jié)點為中心進行再次拓展,讓學生想象,豐富討論話題、寫作材料,學生再也不會感到無內容可寫。以思維導圖為指導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最重要的“引領者”和“組織者”,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每一個階段,老師都要有組織地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寫作指導,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順利完成寫作。
(二)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每個孩子的潛能都是無限的,學習就是開發(fā)潛力的過程。思維導圖是集圖形、色彩、視覺、節(jié)奏、空間意識和詞匯、順序、數(shù)字、邏輯于一體的一種全腦活動,注重的是左右腦共同發(fā)展,更能挖掘孩子們的學習潛能。要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特性,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解放學生思維天性,培養(yǎng)學生的“全腦思維”能力。
(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寫作水平不同,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提出適合學生個體的寫作要求,按照不同難度要求,選擇合適的寫作素材。學生寫作能力比較低的,選擇相對簡單一些的寫作素材,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盡量使用簡單的語法句式,把信息描述具體化、形象化,降低學習難度,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對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老師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引導時,只給關鍵信息,少用描述性語言,以引導性教學為主,留給學生充足的自我發(fā)揮空間。
(四)充分發(fā)揮學習小組的團體效能。思維導圖的繪制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單位,以發(fā)現(xiàn)式、探索式和團體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要凸顯學生學習者的主體地位,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討論,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可以更好地營造出小團體內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通過聯(lián)想——觀察——歸納——總結的學習討論過程,脫離死記硬背,同時幫助每個孩子順利構建知識體系,完成作文。
參考文獻:
[1]舒曉楊.思維導圖運用于英語寫作教學的實驗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9(5):116-121.
[2]魏紅霞.思維導圖在英語單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0.
[3]鄒菁.運用思維導圖轉變英語學習方式[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0(08):183.
[4]周丹.思維導圖在農村中學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研究——以坡頭中學為例[D].鄭州:河南大學,2013.
[5]李成香.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與探究[J].英語教師,2017(07).
[6]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7]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