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霽昀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打造小學音樂趣味課堂具有深遠的意義。顯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升學生自主、快樂學習的有效手段,在音樂教學中采用興趣教學法是創設生動課堂的最佳方式。興趣教學法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能夠有效提升音樂教學的效果,營造愉快的音樂課堂。本文詳細論述了如何將興趣教學法有效應用到小學音樂課堂中,發揮興趣教學法的教學優勢,為打造小學音樂趣味課堂提供參考方案。
【關鍵詞】小學;興趣教學法;音樂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4-0193-02
興趣教學法是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實施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手段,以實現既定教學目標的一種方法。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一般都是從音樂知識理論入手,夯實專業基礎,逐步培養學生的音樂表演、創作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在這一過程中,很多技巧性較強的音樂內容學生很難較快掌握,過程也是較為枯燥的,學習難度較大,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影響了音樂教學目標的完成。基于此,提倡興趣教學法。其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從而實現音樂教育目標。興趣教學法圍繞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展開,進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探究,從而提高音樂教學效果。那么,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有效的融入興趣教學法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基于學生實際需求,改變傳統教學方法
在小學傳統音樂教學課堂上,音樂知識大多依靠教師傳授,學生要在課堂上吸收、分析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并在腦海中轉化成立體的音樂形象,才能掌握這些抽象的知識,這對學生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學習力都有較高的要求。例如,大部分學生在剛接觸到音樂樂理知識時,尚未養成高效的學習習慣,面對這些抽象的樂理知識,容易產生畏難心理,感覺枯燥無趣,從而失去學習興趣。而很多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在教學方法上走“捷徑”,如將唱名標記在五線譜上,讓學生只記住固定的唱名,這不利于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的音樂學習產生不利影響。而興趣教學法則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現狀。
興趣教學法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以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為基本出發點,讓教學充滿趣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探索興趣。例如,在《黃河大合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興趣教學法來提升教學效果。首先讓學生從簡單易懂的演唱旋律入手,進行模擬演唱,再深入到曲譜知識。通過熟悉旋律逐步加深對樂譜的識讀,將樂理知識與聲樂演唱融合在一起,讓艱澀難懂的樂理知識變得更易理解和掌握。或者,先讓學生觀看《黃河大合唱》的演唱視頻,讓學生受到感染,沉浸在音樂營造的宏大氣勢之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再展開對樂理知識和演唱技巧的學習,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順應信息技術發展,利用互聯網教學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學校教育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些變化給音樂教學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許多機遇。互聯網的興起讓廣大青少年有了獲取知識的新渠道,也促進了音樂資源的分享與共享,讓學生的音樂學習渠道更加廣闊、便捷、高效。興趣教學法順應事物發展規律,充分利用周圍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改革和完善,利用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一方面,興趣教學法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為學生展示音樂教學所需的音頻、視頻、圖片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增強了音樂課堂的趣味性。例如,針對一首音樂作品,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作者的創作背景、作者的個人簡介、音樂的思想內涵以及營造的審美意境等,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的音樂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把注意力從網絡游戲轉向學習音樂內容。另一方面,興趣教學法積極運用多媒體工具展開豐富的教學活動,通過三維圖像、動態模型等,將抽象復雜的音樂教學內容進行立體化、生動化、趣味化的轉變,便于學生對音樂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例如,通過動畫的形式演示復雜的五線譜構成,使學生對五線譜知識產生清晰的認識,從而快速掌握五線譜識讀技巧。
同時,興趣教學法還積極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自學探究,加強了學生課外音樂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在互聯網上展示音樂才華,如通過抖音、快手等平臺展示自己的音樂作品,或在音樂論壇發表對音樂藝術的評價,借助網絡平臺與專業的音樂教師和研究者進行交流討論,促進自身音樂素養的全面提升。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參與感
筆者在音樂教學中發現,學生對學習音樂興趣不高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狀態,無法進行自主學習。素質教育提倡讓學生成為音樂課堂的主人,當前大部分學校的音樂教學也都采取的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但受客觀教學條件和環境的影響,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依然受到很多限制,無法實現全方位的主動探究。然而,興趣教學法從這方面入手,把音樂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音樂課堂的主人。
首先,在音樂課堂中設置練習環節,為學生積極參與提供平臺和條件。例如,讓學生進行音樂表演或講解音樂知識,學生有了參與感和表現欲,學習音樂的興趣也會隨之提升,學習音樂的效率也更加高效。其次,鼓勵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音樂作業,增加學生互動交流的機會,在相互討論中促進學習,共同進步。最后,組織學生進行課下的音樂練習,并鼓勵學生編創音樂作品參加比賽,讓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以顧問或指導的身份,輔助學生進行音樂作品的編創,在不過多干預的情況下,給予學生專業上的指導,使學生的音樂探究活動更具實際意義。
以上這些方式,都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產生更多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四、結語
綜上所述,興趣教學法的主旨在于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主動探索音樂知識。音樂教育以教授學生音樂知識和技能為基礎,以音樂審美為培養目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用心學習,感悟音樂的藝術魅力,全面掌握音樂的藝術精髓。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積極運用興趣教學法進行音樂課堂教學,已經成為提升小學音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成為小學音樂教學創新發展的動力。興趣教學法的靈活應用,使小學音樂課堂的趣味性更足,學生的藝術探索欲更強。
除了上述提到的方法和策略之外,興趣教學法在音樂教學中的融入還有很多方式,這需要廣大音樂教育者共同探索和實踐,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打造生動、趣味的音樂課堂,營造快樂的音樂教學平臺。
筆者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融入到小學音樂課堂中,共同推進音樂教育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穎超.興趣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北方音樂,2020,(09):17-18.
[2]趙妙倩.多元化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黃河之聲,2018,(08):66-67.
[3]潘琪.興趣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9,39(13):200+205.
[4]萬偉.運用不同教學法,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J].北方音樂,2014,(0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