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蘋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結合當前教育走勢,教師不再是傳道受業解惑,而是需要多方面素質能力,這無疑對當代的體育教師專業素養就有著越來越高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有效課堂觀察為主導,以改善學生課堂學習狀況為主體,以激發教師潛在的教學能力為契機,結合課堂觀察的真實性,亦推動著教師專業發展道路,甚至對教師聽評課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輔助作用。特別是在教研中,教師們對有效課堂觀察尚不解,在聽評課方面往往捉摸不透,缺乏相對的理論基礎、所參照的依據點較薄弱,固然通過有效的觀察課堂,能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師聽評課專業能力的發展,對體育課堂的價值具有某種程度的研究意義。
關鍵詞:有效觀察;聽評課能力;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072-02
1.課堂觀察后聽評課教師群體現狀分析
在參加的教研活動中,發現體育教師的聽評課能力參差不齊,每個老師在聽評課過程中,課堂觀察的側重點各有不同,缺乏對聽評課深入研討。介于教研活動中,現將聽評課群體劃分三種角色:一是“聽課任務戶”,為了完成某種指定任務,將聽評課作簡單處理,對課堂教學沒有問題,沒有思考,更沒有任何反饋意見,規規矩矩填完“聽課記錄”了事;二是“仿課專業戶”,聽評課成了教師的“難關”,不到萬不得已時才發言,縱然發表意見,也出于客套話,走向是跟風似的你言我語;三是“侃課專業戶”,教師能長篇大論,夸夸其談,毫無論據論點,問其原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任務取向、簡單處理、不合而作的聽評課成了流水線形式,聽評課教師不知從哪些面、點做切入,遺憾的是缺失了聽評課的專業性導向;顯然聽評課教師對聽評課的認識還停留在淺嘗輒止的狀態,對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因素尚未深入,教師專業素養越來越匱乏。
2.有效課堂觀察促教師聽評課能力發展必要性
課堂的有效教學行為需要通過有效的課堂觀察,才可能務實到體育課堂的價值所在,促進課堂教學的成效?!坝行А辈皇歉∮诒砻娑務n堂的各種效果,而是需要通過制定一定的手段,讓體育教學達到預期的目標,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有效”觀察實施后才能推動聽評課能力的發展。在采取的有效課堂觀察,對聽評課教師進行評價,并不是否認課堂教學的好壞,也并不是直接將上課教師評三六九等,而是為了改進學生課堂學習方式,對課堂教學藝術內在價值有本質的認識,在有效課堂觀察后,聽評課教師有直接的交流方式,通過平等對話、思想交流,教學研討,形成有深度的專業領域研討。另一方面是以課堂有效觀察將教師參與研究作為主干力量,教師參與研究是解決教師專業發展的最有效途徑之一,也是解決課堂上所出現的無效或低效教學行為的根源,在提升教師聽評課發展能力的同時,力求探究有效教學的理念和實施辦法,出于教師之間自愿和協商專業學習,形成互惠互利、合作文化,求存同異拓寬專業道路發展。
3.有效課堂觀察促聽評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對策
教師專業能力如何促發展,對專業的理解和學生學習的研究,需借助課堂的有效觀察、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故最重要的是要改變“傳統的常規模式”、“固定套路”的聽評課式。第一,從課堂的實效性出發,正視教學的多變性,勿將把一節課當做“任務式”,應充分考慮當時的人、地、時、事諸多因素,勿以不變應萬變的思維和觀點鎖定教學活動,首當其沖的要充分考慮到教學的連續性和諸多因素,切不能以終結式的取向孤立聽評課,主張多樣性的思路創造出有理可依的聽評課,發現課堂教學的閃光點,將教學的豐富多樣化展現,提升課堂的教學藝術。第二,聽評課教師憑借課堂觀察對課堂教學行為應有所思、有所慮,不應局限于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效果,應及時的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觀察課堂教學活動,根據課堂反饋的教學信息及時調整評價思路,分析教學現象,研究課堂中所汲取的學識,將有用而寶貴的經驗有意識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從而促進評課能力專業化的發展。第三,學會賞識他人課堂,從他人課堂中尋求經驗,醒悟自己的課堂,從而夯實自己的教學思路。習他人之優勢,補自身之劣勢,最后形成“聽別人的課”,到“建設自己的課”,做到有效地拓展課堂觀察視野,激發自身學習的內驅力,從而促進自己專業發展的成就感。
4.有效課堂觀察促聽評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新模式的構建
首先,要正確的理解聽評課的最終概念。當聽評課列入教師完成某一項任務的時候,有意識中感受到了聽評課的壓力,卻離聽評課的初衷越來越遠。在所有聽評課的準備活動中,教師要做的是學會有效觀察課堂后,能充分診斷教學各種現象,解析教學的本意,提出有見地的策略,這才是最為根本的目的。在有效觀察他人的課堂時,學會分析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終對自身的課堂教學行為有更好的把握方向,教師能從他人課堂尋求有效方案,從關注學生的學,到改善課堂教學環境,最后解決課堂教學問題,真正的將教學中的教、學、研、用巧妙貫穿,達到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其次,建立聽評課專業合作戶。傳統的聽評課活動中只有單向性的,教師處于孤軍奮戰,當面對千變萬化的課堂教學,總會遇到棘手的課堂事件,單憑個人力量微乎其微,聽評課的最終效果未能立竿見影,這種聽評課缺乏討論、交流、想法的匯集及思想火花的碰撞。我們通過建立合作共贏的模式告別單一的聽評課模式,讓有效的課堂觀察從教學個體走向群體專業化方向發展,建立和諧融洽環境,教師間可相互幫助、建立合作學習方式,以分工的模式營造校與校之間的合作文化以及本校教師之間的合作文化,將上課教師、聽評課者、學生等構成一個專業合作戶。最終聽評課合作的成效,可幫助教師改進教學策略、方法,同時在相互探索的過程中讓合作的主場變為更民主、開放,以一種分享的方式進行一種專業研究活動,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和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讓每一位的合作者都得到應有的發展,真正的發揮聽評課作用。
最后,有效課堂觀察作為課堂所研究的一種方式,為了避免“優點談滿,缺點抓準,頭重腳輕”,需借助課堂數據分析或工具佐證,聽評課的教師要明確課堂教學的程序,大致分為課前準備、課中觀察和課后反思。課前準備觀察點主要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觀察重難點突破等問題;進入課中觀察,聽評課教師要對所選的觀察工具進行考量,選擇合適的觀察位置、從設立好的觀察角度進入實證考察,記下有效數據;在課后反思找出這節課的特點和閃光處,參考合適的標準進行判定,以采用資料收集的方式、數字化的方式、記錄表等等,通過這些方式的呈現進行數據分析、語言推敲,抓住有效的證據,對聽評課教師提出有見地性的意見,并能給出合理性的修改建議。
總而言之,借助課堂有效觀察促教師聽評課能力的發展,不是為了完成聽評課任務,不是等級評定教師的好與壞,而是以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為目標,以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為宗旨;也不是為了評價教學,而是希望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建設新的教學理念;更不是為了單向輸入,而是為了更好的合作、共同研討,重構課堂。改變傳統的聽評課模式,創造課堂價值,教師能從實踐中提升自我,全面研究教學策略,提升教師群體實踐智慧,改善學生的課堂學習方式,改變課堂教學行為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營造校園的合作文化,讓教師在反思與實踐中尋找專業發展的出路口,為教育科研積累寶貴而有用的經驗,構建教師專業聽評課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沈正元.課堂觀察破譯聽課評課低效難題[N].江蘇教育報,2011(03):01-13
[2]楊燕萍.課堂觀察教師專業成長之途徑[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28(02)
[3]趙雪晶.基于聽評課的教師評價素養提升策略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13(03)
[4]李潤洲.專業化視域里的教師聽評課[J].中國教育學刊,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