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永國
摘?要: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大家在教育、撫養方面往往傾向于二胎,對于老大的心理需求相對忽視,這便造成了很多家庭矛盾,影響到家庭和諧。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二孩家庭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二孩家庭;家庭教育;問題調查
【中圖分類號】G7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2-0002-02
十八屆三中全會為中國計劃生育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局面,夫妻雙方只要有一方是獨生子女,那就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作為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怎樣迎接“二胎”,解決“二胎”所帶來的各種問題成為了當前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一旦生了二胎,父母注意力必定會分散,而這便會讓老大感覺到被冷落,進而在性格方面出現一些問題,甚至還有可能發生一些令人扼腕嘆息的惡性事件。在這種背景下,加強二孩家庭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探究非常有必要,現實意義重大。
1.二孩家庭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家長態度問題
面對弟弟妹妹,頭胎子女本能產生一定的恐懼感,而這并不是父母所希望看見的。但是在實際中,二孩家長往往會因為照顧二胎而忽視了頭胎,并且對頭胎表現出不耐煩,在兩個孩子出現矛盾的時候,通常都偏向于小的。在這種態度下,頭胎子女的心中必定會表現出不滿和嫉妒,覺得是自己的弟弟妹妹搶了自己父母的愛,甚至還有可能對弟弟妹妹產生仇恨的心理。
(2)不注重與孩子的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主要就是說父母通過一些身體語言,如微笑、撫摸以及擁抱等進行的情感上的交往,而這些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二孩家庭中,二胎還沒有出生之前,頭胎子女便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其身上。而二胎子女一出生,這種愛便會立即分成兩份,兩者一對比,頭胎子女心中必定會產生嚴重的失落感和孤獨感。甚至還有部分家庭直接將頭胎子女送到爺爺奶奶家中,這樣更是加重了頭胎子女的痛苦。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忽視了情感交流,那將導致頭胎子女心理產生很大的波動,從而引發一些不當的行為。
(3)父母教養方式不科學
我國父母教養方式具體表現為忽視心理需求,側重生理需求;然后就是過于注重智力教育,忽視了德育教育。同時,還有部分父母包辦子女的人生。在二孩家庭中,如果父母對頭胎子女教養方式上就已經存在問題,而且二胎出生之后依舊沿用之前的老方法,那二孩家庭教育中必定會產生一系列問題,并且還有可能愈發嚴重。
(4)父母行為上的問題
生二胎其實并不一定會給頭胎帶來傷害,兩個孩子可以相互陪伴與關愛,利大于弊,最為關鍵的還是父母怎樣教育和指導。不過在實際生活中,許多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在準備生二胎之前沒有與頭胎進行認真的溝通,并且在二胎出生之后,陪伴頭胎的子女越來越少。如果家長不能及時反思自己的不當行為,那必定會造成頭胎子女的心理波動,對其健康成長極為不利??梢哉f,二胎的到來給家庭教育帶來了全新的挑戰與機遇,要想更好應對挑戰和抓住這次機遇,要求家長加強注重自身日常行為,這直接關乎到家庭教育的成敗。
2.優化二孩家庭家庭教育措施
(1)加強自我提升
要想更好開展家庭教育,首先就需要家長具備著較高的家庭教育素養,掌握科學教養方式,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提升:一是在原有教育基礎上繼續學習,不斷提升和完善自身育兒能力與知識結構;二是嚴于律己,為兩個孩子做好榜樣示范作用,加強與孩子們的平等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與特點,多用一些鼓勵性與贊賞性的語言;三是通過上網學習、收看親子家庭教育類電視節目以及瀏覽書籍等方式學習如何科學進行家庭教育,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完全套用他人的教育方式,而是應該充分考慮到自身實際情況,然后從中汲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通過這些方式,必定能很好推動二孩家庭教育的優化,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對于二孩進行情感交流
如果父母沒有提前做好準備,那在頭胎子女知道父母想要生二胎的時候,很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反常的舉動。針對這種情況,父母就應該與孩子進行深入的情感交流,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除了言語上的溝通,還可以應用一些肢體上的語言,例如,摸摸頭、一個簡單的擁抱等。其實孩子很容易滿足,他們只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與肯定。然后在二胎子女稍微大一點的時候,父母就應該當著兩個孩子的面進行交流溝通,使得他們清楚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與關愛。此外,父母還應該在家庭中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環境,使得兩個子女能夠在一個健康快樂的氛圍中成長,這樣能夠幫助他們塑造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3)建立和諧家庭氛圍
首先,二孩的出現將改變原有的家庭成員結構,在二孩出生之前,頭胎子女在家庭生活環境中處于獨生子女的地位,家長把孩子看成是掌上明珠,能夠獲得所有來自家庭的關愛。二孩降臨后,將會分走家長照顧頭胎子女的大部分精力。一方面,頭胎子女將存在較大心理落差,對二孩產生嫉妒心理;另一方面,家長容易產生對二孩的溺愛。要避免這種情況產生,家長需要善于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對兩個孩子撫養和教育中,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避免出現厚此薄彼的情況,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這樣不僅能夠解決頭胎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還有助于二孩良好性格的培養。
其次,家長要真確看待二孩的降臨。對于普通家庭來講,二孩的出生將會帶來家庭生活規律的變化,會牽扯家長的更多精力。同時,由于當前孩子教育和成長的成本不斷提高,二孩的到來也會增加家庭在孩子成長和教育階段的經濟支出,或多或少將會影響到家庭生活規律和生活質量。這時,需要家長保持好良好的心態,合理規劃家庭收入與支出,避免因家庭經濟問題造成家庭氛圍的惡化,對孩子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最后,家長要掌握正確教育方法。二孩出生之前,頭胎在家庭生活中處于優越的獨生子女地位,往往受到來自家庭成員過多的溺愛,形成比較鮮明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當弟弟或妹妹降臨后,這種優越感會在短時間內消失,進而頭胎往往會對自己的弟弟、妹妹存在又喜歡、又嫉恨的復雜心理。家長需要對頭胎子女心理變化更加關注,在對二孩的教育中,要充分尊重頭胎子女的感受,要讓頭胎子女逐漸養成作為哥哥或姐姐的自豪感,促進兩個孩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這樣將有助于兩個孩子共同健康成長,也能夠營造家庭和諧氛圍。
(4)統一家庭成員教育理念
當前,往往存在多代人共同對孩子實施教育的情況,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對孩子教育理念也存在較大差異。例如,孩子的祖父、祖母以及外公、外婆對孩子往往十分溺愛,教育的重點往往放在孩子生活方面,對孩子的學習和心理健康狀況重視程度不足;而孩子父母在孩子教育手段上也常常缺少教育觀念上的統一認識,進而在孩子教育中,家長出現意見分歧,這樣將影響家庭教育效果。二孩降臨后,家庭人員結構更加復雜,需要家長針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加強溝通,統一教育認識,明確各自承擔的家庭教育角色,這樣才能形成家庭教育中的合力,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3.結語
綜上所述,二孩家庭家庭教育問題相對復雜,所以要求家長加強重視。具體可以加強自我提升,主動學習一些科學教養方法,同時還得多多關注孩子們的心理變化,及時幫助他們舒緩,最后就是加強與孩子們的情感溝通,如擁抱、摸摸頭等。通過這些方式,必定能很好緩解家庭教育問題,使得兩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鐘慧萍.大孩與二孩奶酪之爭:現狀調查及相關心理問題分析[J].浙江教育科學,2016(06):36-38
[2]王歆怡.生育二孩對幼兒家長家庭教育影響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9(22):194-194
[3]朱仁娟.二胎家庭中“老大”家庭教育的缺失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8(31):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