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對教師隊伍提出了更加符合立德樹人的育人的要求,其主要內容就是培養出更加適應于社會主義未來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我們要把習總書記提出的要求,時刻牢記心中,把“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解決好,實現當今教育的現代化發展目標,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我們也要努力開拓創新,利用體育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就是要在課程中普及,在活動中歷練,在競賽中提升,在資源中開發,在評價中重視。使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創新思維、完善人格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體育課程;創新素養;體育活動;競賽;評價
我們常說體育活動是人類創新人格的訓練場,學校體育就是培養學生創新素養的第一站。2017版《高中體育與健康標準》性質闡釋體育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能培養學生的一些創新人格。因此,在實施創新素養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轉變傳統的觀念與認識,要將其作為創新素養教育落地的重要課程,以足夠重視充分發揮他在創新人格培養方面的獨特價值,怎樣才能利用體育課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哪?下面我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簡單的闡釋。
一、普及體育課程是創新素養的基礎與保障
體育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的學科,沒有足夠的實踐時間是無法學會并應用的。一項技能的學習過程是從了解、學習、掌握到應用的階段,這需要有充足的時間才能學會,因此只有開足開齊體育課才能有學會的可能。才能利用體育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開足開齊體育課是學校層面的事情,只要學校條件允許體育課就可以普及,這是前提。第二,要有足夠的教師作保障,并且教師要有專業技能,要有責任心,要以高質量的教學進行創新教育,要改進傳統的體育教學。而不是和以前一樣,隨隨便便拿出來教學內容就開始上課,按照教學資料照本宣科,沒有創新意識,沒有綜合教育意識,更沒有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意識,這樣的體育課無疑是一塊雞肋。即便開足開齊也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學生中只有部分學生喜歡自己感興趣的運動,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學習的興趣,更沒有自己的專長學習。十幾年體育課沒有掌握一兩項自己喜歡的體育特長,那么這樣的開足開啟就是一種浪費。因此從普及看我們要保證開足開齊的同時要有高質量的教學,這樣才有培養學生創新素養的可能,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在活動體驗中形成創新人格。
二、參與體育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素養的關鍵過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體育就是人們在物質生活滿足的情況下,追求精神生活時所選擇的一項內容。目的是陶冶情操,感受生活的美好,享受幸福的人生。因此我們要教會學生一些體育活動以及鍛煉的方式,讓學生在上課時先體驗活動,在活動體驗中形成各種創新人格。我們在設計時一定要設計好活動內容及活動方法。例如我們在設計活動內容與方法時,針對小學生,我們首先要選擇的是學生感興趣的身體素質的活動,多通過一些游戲類,翻滾類的內容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要將小學生的基礎打扎實。其次高年級的要加入專項技術。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素質的同時,將體育活動的專項技術掌握,從而獲得成功體驗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能促使學生繼續堅持學下去,同時他在學習不同技術的過程中明白自己愛好與興趣的方向,讓他們在成長的路上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鍛煉內容,從而養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體育學科,活動內容豐富多樣,組織形式千變萬化。我們在多種領域融合下,就要堅持將素質與專項技能結合起來。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選擇性的去制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不論哪一項內容都要合理的系統的去完成。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我們可以將這種系統化專業化的內容逐漸明確起來,成為他們終生鍛煉的愛好。不能剛開始就明確學生的專業發展方向,這樣會毀掉學生的興趣,以及他終身體育鍛煉的欲望。體育鍛煉既是一種興趣愛好,更是創新人格的重要過程。因此一定要讓學生多活動,在活動中歷練,培養學生的各種創新人格。
三、組織體育競賽是培養學生創新人格的催化劑。
體育競賽不僅能檢驗學生對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能培養學生面對挑戰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在平時我們做不到的事情,發現不了的問題,在競賽的過程中都會暴露出來,通過競賽中的指導培養學生多項創新人格。因此要多組織一些競賽項目,不管是團體的、個人的都可以培養學生的多種創新人格。比如校園足球聯賽、田徑運動會、拔河比賽、課堂中的二對二、三對三,甚至是上課隨時組織的一個小比賽,這些小比賽既可以提升學生競爭的創新人格,又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創新人格。單純的傳授技能,不結合實踐,不具體應用,學生就沒有興趣進行深入持續的學習。如果每節課或者每個單元中我們在學習時加入競賽,就能催化學生積極的去學習本單元的內容,提升學生學習狀態,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創新素養。
四、開發體育資源是培養學生創新人格的興趣切入點
體育課程的內容有很多。可以開發的資源也有很多。不同的人,他們喜愛的內容不一樣,興趣點也不一樣。有的人喜歡籃球,有的人喜歡足球,有的人喜歡冰雪項目,有的人喜歡民族民間的武術類項目。甚至還有很多人喜歡自己自創或他人創編的流行項目。因此,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開發資源。根據現有的教學器材、教學設施、教學場地開發學生的學習內容。例如有一位老師在室內上體育時就自編了一套《貴妃醉酒》。讓學生坐在狹小的座位上面隨音樂的伴奏一起運動,廣泛受到了學生的喜愛。通過開發體育資源教學培養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重視體育課程的評價是堅持創新素養的良好動力
在升學考試中,我們建議將體育成績作為學生升級的硬性指標,評價的結果要重視,學校要將體育納入學校的整體課程體系中。同時評價要有科學性,不能胡亂評價,簡單的、粗暴的評價。體育課程的評價既有定性評價又有定量評價、有過程中評價、也有總結性評價,階段性評價。因此針對學生的評價結果就是考驗一個老師的責任心和素質的高低。高年級的老師根據低年級老師的評價做出合理的評價范圍。每個學生身體素質的高低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努力結果。所以我們在評價時,既要參考前面老師給出的評價,又要測試學生的真實成績。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學生在這一年中或者這一段時間中學習的狀態。不能像其他科目一考定終生。這就要求老師在評價中一定要客觀,公正,公平的去對待每一個學生。既要培養學生的共性,又要承認學生的個性。通過規定的評分標準給予定性評價,又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給予定量評價。通過對評價的重視,培養學生學習態度、積極拼搏的創新人格和遵守規章制度的創新人格。
六、總結
實施創新素養教育不是另起爐灶,而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一次教育教學改革,我們的學科課程是教育改革的基礎。我們要改變的是觀念方法和育人的結果。創新素養教育能否在體育學科科課程中落實取決于學校的頂層設計,教師的創新素養意識,教師的創新素養能力。學校的頂層設計是實施的開始,學校要明確體育學科課程在創新素養教育中的定位、目標、及要達到的效果。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對學校頂層設計的執行。體育課程的創新就是要在課程中普及,在活動中歷練,在競賽中提升,在資源中開發,在評價中重視。這樣就能為國家培養出全面的綜合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2017年版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