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康明 馬濤 張田榮



摘? 要 探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數控教學中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效果。從17級數控技術專業選取實驗班和對照班,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實驗班針對提高職業能力進行行動導向教學。對兩班學生的職業能力量表得分及實訓成績進行SPSS數據統計分析、比較,結果表明,在數控實訓教學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及職業素養。
關鍵詞 數控實訓;行動導向教學法;數據分析;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08-0134-03
Abstract The effect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impro-ving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f students in NC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nd the control?clas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17-level CNC technology major. The?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nducted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ability.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SPSS data on the vocational ability scale scores and training results of the two classes of students. The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NC training teaching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 words NC training;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data ana-lysis; professional ability
1 前言
行動導向教學法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人的發展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1],通過創設“真實的”職業情境,采用模擬工作過程進行教學,能培養學生技能知識、專業素質和動手能力,增進學生對未來崗位、職業的認識,同時更注重其自主學習、團隊合作、決策能力、職業精神等能力的養成。隨著職業院校對能力本位理念的重視[2],職業教育培育目標已經從單純培養學生專業技能上升到綜合職業能力和關鍵能力的培養。在高職數控實訓教學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驗證其對學生學業成績和職業能力提高的效果,為其他實訓課程的教改提供參考。
2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的實驗對象為甘肅機電職院17級數控技術專業的學生。17級數控技術專業一共三個班,入校時學校根據高考成績平行分班,考慮到數控2班人數較少,故選用數控1班和3班。數控1班作為對照班,教學按照傳統方式進行,而數控3班則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設計后的實訓方案進行教學。
為了進一步驗證研究對象的學業水平無差異,對這兩個班已經學習完的唯一的一門實訓課金工實習的成績,通過SPSS 18.0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兩個班成績的均值、標準差相近,Sig.值為0.736,大于0.05,因此,方差齊性。在此基礎上,取T檢驗中的Sig.列的第一個值0.940作為其檢驗概率。由于其值遠大于0.05,因此,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不存在明顯差異,說明兩個班的專業素養和學業水平不存在顯著差異。
3 研究過程
教學實驗方法? 本次教學實驗為不打亂原有教學計劃,設計相對保守。筆者根據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教學進程安排,數控1班和數控3班的數控實訓學時為兩周(一周為數控車模塊,一周為數控銑模塊)。數控1班第12周、第13周分別為數控銑實訓、數控車實訓。數控3班第12周、第13周分別為數控車實訓、數控銑實訓。所以,教學實驗在2018年11月18—30日開展。首先,對照組和實驗組每一個實訓模塊的實訓指導教師相同,實訓地點也相同,實訓學時相同,實訓的時間一前一后。其次,對照班(數控1班)和實驗班(數控3班)分別采用傳統教學和行動導向教學,實驗組的教學內容在原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了重新設計。最后,實訓結束后整理學生實訓成績,設計量表對學生職業能力進行測試,進行行動導向教學設計的反饋訪談記錄,分析行動導向教學效果。
評價方法
1)用職業能力量表進行問卷調查,該量表分為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每張表有10個條目,共30個條目。該量表采用Liken 4級評分法,3分表示完全能,2分表示基本能,1分表示基本不能,0分表示完全不能,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強。
2)課程結束后對兩個班學生進行考核,包括平時成績(主要包括考勤和工作態度,占比20%)、操作規范及專業技能考核(70%)、實訓報告(10%),算出總評成績。
數據處理? 收集職業能力量表和整理學生實訓總評成績,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統計學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和獨立樣本T檢驗。
4 教學實驗結果
實訓結束后,筆者對數控3班(實驗班)和數控1班(對照班)的每一位學生發放了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量表,進行職業能力測試,并要求如實填寫,當場收回。與此同時,筆者與參與這次實驗教學的實訓指導教師和隨機抽取的八名實驗班學生分別組織了座談會,對運用行動導向教學的數控實訓教學和學習的心得、感受、體驗進行了集體式訪談。學生座談會的主題包括學生對行動導向教學的認可度、學習過程中的反饋等,教師座談會的主題包括行動導向教學對數控實訓教學的適用性、教學過程中的反饋等。
兩班學生職業能力量表比較如表1、表2所示。
兩班實訓成績比較如表3、表4所示。
5 討論分析
兩班學生實訓成績分析
1)如表3所示,實訓后實驗班數控車實訓模塊成績均值為75.497,高于對照班成績均值(72.805)。通過對數控車實訓總評成績進行獨立樣本檢驗,Sig.值為0.024,小于0.05,因此不滿足方差齊性。取Sig.列中的第二個值0.216作為其檢驗概率,由于大于0.05,因此,實驗班和對照班數控車實訓成績不存在明顯差異。
2)如表3所示,實訓后實驗班數控銑實訓模塊成績均值為75.172,也略高于對照班成績均值(74.026)。通過對數控銑實訓操作規范及專業技能考核成績進行獨立樣本檢驗,Sig.值為0.234,大于0.05,因此滿足方差齊性。取Sig.列中的第一個值0.358作為檢驗概率,由于大于0.05(見表4),因此,實驗班和對照班數控銑實訓成績也不存在明顯差異。
綜合以上數據分析可見,除實驗班的實訓成績平均分稍略高于對照班外,兩個班成績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都不存在明顯差異。這說明運用行動導向教學對實驗班實施數控車實訓和數控銑實訓兩模塊的實訓教學,對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促進專業技能掌握并沒有顯著作用。
兩班學生職業能力量表得分情況分析? 如表1、表2所示,專業能力一行中,Sig.值為0.000,小于0.05,因此不滿足方差齊性;取Sig.列中的第二個值0.129作為其檢驗概率,由于大于0.05,因此,實驗班和對照班專業能力不存在明顯差異。
方法能力一行中,Sig.值為0.587,大于0.05,方差齊性。由于其值Sig.列值為0.003,小于0.05,因此,實驗班和對照班方法能力存在明顯差異。
社會能力一行中,Sig.值為0.019,小于0.05,因此不滿足方差齊性;取Sig.列中的第二個值0.016作為其檢驗概率,由于小于0.05,因此,實驗班和對照班社會能力存在明顯差異。
結合訪談師生情況,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實驗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學生通過“以學生為中心”的數控實訓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提高,成為學習的主體,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主觀能動性[3];以小組為單位模擬真實工作情境,學生彼此間相互協作、富于興趣地共同學習,提高了團隊合作、溝通、組織及人際交往能力,提高了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能力,其紀律性、責任心、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4]。
6 結語
行動導向教學倡導“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模擬真實的工作情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較好的參與感,依照真實的工作過程創設實訓教學情境,再加上科學合理的小組學習方式,雖然對概念性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教學效果的改善不明顯,但是學生的團隊合作、自主學習、分析決策、責任心等職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如能大力推廣,對學生以后較快適應相關工作崗位和未來的發展作用不可估量。
參考文獻
[1]田治平,梁宏昌.高職數學教學提升大學生非專業能力的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報,2017,32(3):58-62,92.
[2]李必新,肖文君,劉萬松.行動導向教學視角下的中職專業教材分析:以《數控車床編程與加工項目教程》為例[J].職業教育研究,2018(9):68-72.
[3]張婧.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大學語文》課程實施中的應用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8,39(32):50-53.
[4]楊貴芳,姜小鷹.護理本科實習生核心能力自評與他評的比較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6):438-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