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鴻羚
摘要:游戲教學是學前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本土化材料進行學前教育游戲活動,更有利于學生接觸生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以淺談本土化材料在學前教育游戲中的利用問題展開積極討論,旨在為相關工作人員和研究人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關鍵詞:本土化材料;學前教育;游戲化教學
本土化材料包括竹、玉米芯、松果和一些廢舊塑料瓶紙殼箱等,將這些材料運用到幼兒的游戲活動中,有利于開發幼兒的大腦,同時也能讓他們認識更多本土化的材料,拓展幼兒的知識面。另外,學前教育是幼兒接受教育的啟蒙階段,也是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的重要教學目標是對幼兒實施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目標。而且通過實踐教學證明,在幼兒教育活動中,適時適當地利用本土化材料開展游戲教學活動,對于啟發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1 利用本土化材料,增添游戲內容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本土化材料探究促進學生身體發展的游戲;幼兒教師大可利用這些天然的、本土的資源,開設不同類型的游戲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如教師可運用平地上有規律種植的植物為幼兒們開設植物“捉迷藏”活動,培養學生的身體靈活性,讓幼兒們成功通過土地,但是不能觸碰間隔相等的小樹苗,幼兒們在奔跑中能夠體會游戲的快樂,也能促進其思維的發展。其次,幼兒教師可利用本土化材料,設置科學游戲;廢舊的塑料瓶也可以為幼兒提供科學游戲提供素材,教師可將不同類型的塑料瓶進行分類,每種類型的塑料瓶統領一個區域,這樣幼兒也不會因為種類繁雜,無法分清塑料瓶的種類;不僅如此,農民家飼養的牲畜也可以豐富幼兒的游戲內容,教師可組織學生走進農戶,了解動物的種類,知道不同動物的長相,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體驗感,還能拓寬學生的視野,認識了書本外的世界。
2 探索本土化材料,革新游戲教學過程
當前,大部分幼兒園教學模式是在培養學生讀書,寫字,唱歌,舞蹈等方面的能力,忽視了學生開展多元學習的重要性。學前教育游戲應該結合本土化材料、區域特點等創設符合學生身體發展規律的教學模式。第一,在教學目標上,教師要結合幼兒的知識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周邊的硬件設施設立合適的教學目標;如在科學課上,教師不應局限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可以通過游戲活動教會幼兒的科學知識,并在學生自主探究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其次.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幼兒教師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要創設本土化情景中的趣味活動;在“體育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一些廢舊紙箱搭建各種建筑物培養學生空間構想能力,這種活動不僅釋放了孩子的天性,還讓他們愛上了手工運動。最后,在教學模式上,幼兒階段的孩子不易傳授過多的理論知識,讓幼兒在愉快游戲中得到真正的體驗,從而為以后學生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所以,教師要時刻以學生的喜好為中心展開教學,探究利用本土化材料的幼兒游戲。
3 運用本土化材料,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
教師合理地利用游戲材料和資源,讓學生在自然情景中探索,能讓孩子接觸自然界的時候產生求知欲,無疑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教育學家曾經說過,幼兒階段的孩子渴望“自主”,害怕得到“否定”,因此,教師如此教學能夠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其次,學生在活動中,明白活動的規律,并能正確執行完活動任務,對幼兒的學習能力的提高能起到促進作用,不僅如此,幼兒階段的孩子不能很好控制自己,幼兒完整地體驗完活動,就是幼兒自制能力提升的表現。最后,幼兒在活動中不斷地觀察別人,并正確地完成活動,能夠促進幼兒觀察能力的提升,也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因此,幼兒教師合理地利用本土化游戲資源能夠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4 借助本土化材料,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問題
有效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在幼兒科學課堂,應該要分清楚課堂的主次問題,并且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其中要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明白在活動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需要做好引領的角色,學生在進行知識探究當中培養其思維能力。但是教師在進行引導學生時,也要采用相應的策略,例如運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加深問題探究的難度。
例如,當在學習科學“做生態瓶”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先引領學生交流生態瓶,并讓學生確定實驗方案,讓學生在實驗方案的討論之中,明確重點。首先,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許多植被為學生創設自由的氛圍,促進學生交流“生態瓶里的生物生活得還好嗎?”,以此確定自己小組的生態主題與方案。并為學生創設比拼的氛圍,讓學生在比拼中提高專注度。其次,在小組進行合作之前,教師要做好引領工作,讓學生思考:如果改變生態瓶中的一些條件會怎樣呢?以此讓學生在探討之中學會理解怎么使生態瓶中的生物平衡和諧發展。最后,教師在讓每位學生回家以后,基于自己家附近的植被制作生態瓶,然后在培養一段時間過后,進行比拼,看誰的生態瓶制作得好,生長得好。
5 結束語
本土化材料作為一種與生活情境最相近的材料,在幼兒游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能夠激發幼兒的思維創造力,實現幼兒通過學前教育游戲活動實現綜合全面發展。另外,從幼兒自身的角度來看,本土化材料在學前教育游戲中的應用可以使幼兒拓寬知識面,讓他們通過游戲認識到更多的生活實物,本土化實物,無疑會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因此,相關幼兒教師和研究人員應該要對本土化材料予以高度重視,充分利用好本土化材料在學前教育游戲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劉藝婷,幼兒園學前教育中科學游戲的有效應用[J].湖北農機化,2020(08):71.
[2]徐麗宏,整體推進課程游戲化建設聚焦學前教育質量提升[J].求知導刊,2020(16):12-13.
[3]宋爍琪.STEM教育理念在幼兒園課程中的本土化運用策略——以臺灣探究取向主題課程為例[J].人文天下,2020(1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