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裕珍
【摘要】課堂練習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程度的同時檢驗教師教學的成果。課堂練習過程中不僅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還促使教師在課堂練習中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方式,進而提高教師本身的教學能力。如何優化課堂練習設計,提高語文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對做好小學語文教學至關重要,長期擔任小學語文教學的我,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練習的有效性有幾點想法,希望對教師從業者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練習
一、緊扣目標,把握練習方向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方向和出發點,教師必須把握方向,堅定不移地沿著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教師還要以教學目標為導向,進行科學合理的課堂練習設計,讓課堂練習發揮最大的價值。課堂練習的設計,如何緊扣教學目標,是當代老師需要花時間精力去思考研究的問題。
首先,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并掌握每個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相應課堂練習的設計,從而有效推進教學目標的完成。
其次,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資料,結合教學目標和知識重點,匹配相對應的教學內容。
最后,教師要對本次課堂練習有全方面的了解把控,深知語文課堂練習的目的是什么,要達到什么教學效果,還要了解自己設計的課堂練習是否有利于學生對于教學重點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
二、層次清晰,提高練習實效
維果茨基提到,“每個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是不同的,因人而異”。因此,我們要深知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存在差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會調節和平衡,讓每個學生都公平公正享受學習知識的權利。如,指導學生結合字形和意思學習一組形近字時,老師圍繞母體字“主”及衍生出的相近字“住、往、柱、駐、注”設計“送孩子去上學”的填空題:小朋友,過馬路,請()意,來()車輛。()子上,紅燈亮,停()腳步,等一等。文明之花永()人間。
1.引導學生間積極相互評價,此練習針對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讓學生說理解和看法,復述字形特點,從而強化部分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的知識認知,便其進一步掌握形近漢字方法。
2.設計“快來找茬”找錯字并改正的練習:這個小村莊里住著幾十戶人家。出門柱意安全。此練習一方面讓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再次鞏固所學知識;另一方面檢測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便于老師接下來安排教學進度。
3.設計擴詞訓練,目的是鞏固新知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補充、互相學習。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我們必須科學進行教學,嚴格遵循因材施教原則,根據各層次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題目,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例如,布置《月光曲》課后練習:1.找出并摘抄課文中的聯想句子,這是簡單題。2.仿寫2句聯想的句子,這是創新題。這種有梯度,螺旋式上升的練習,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又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發揮出自己的潛能。
三、豐富練習形式,練習內容與生活緊密結合
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中處處含有教育的意義”。枯燥乏味的練習形式,導致學生失去做練習的興趣。堅持注重生活教育的價值,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教學模式,進一步加強演、評、畫、游戲、參觀、訪問等豐富多樣的練習形式與學習過程中聽、說、讀、寫完美結合,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練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在課堂練習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自身發展特點,根據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進行練習方式的選擇。低年級學生可多運用游戲化的課堂練習,高年級可運用“寫讀后感”“手繪思維導圖”等形式的練習。不同題材的課文應配不同的訓練方法進行深化,老師抓住課文特點進行課堂練習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練習的形式如下:1.故事類表達式:多采用復述、情景劇的形式進行表達。2.美文類表達式:語句優美的課文,適合學生進行鑒賞的同時進行仿照句式表達;情深意濃的課文,適合帶領學生多角度寫感受。3.科學類表達式:該類文學生很難準確把握知識點進行實踐運用,基于此,老師要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簡化知識內容,使其具體化的表達,使學生直觀理解知識重點,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語文課堂練習形式做到豐富多樣,練習內容還要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結合,強調生活化和個性化,實現學以致用,如,講授《搭石》一文,讓學生通過身邊不起眼的事物,發現生活中平凡的美,并把它寫下來;講授《詹天佑》一文,給學生觀看我國鐵路發展的視頻,以“從詹天佑身上你學到什么”“觀看視頻后,你有什么感悟?”為問題,引導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喚醒學生愛國意識。語文練習體現學活化,不僅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還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練習的熱情,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評價多元化,提升學生參與練習的興奮感
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的作用不容小覷,加強檢查和評價多元化,提升學生的積極參與性,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能力。
(一)分層評價,鼓勵為主
優秀學生:多給予啟發,他們已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故以激發探索新知識的欲望為主,拓寬眼界,而不是只停留在現有書本知識層面。中等學生:多以欣賞角度,在評價中多鼓勵和贊美,會使學生處于積極狀態,努力向著優秀學生前進。下層生:他們絕大多數內心極度缺乏自信心,基于這一特點,教師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多以鼓勵為主,需要我們細致觀察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表揚,消除他們心里的自卑,樹立強大的自信心,從心底肯定自己。課堂上,老師多給他們回答的機會,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二)亮點評價,激勵學生
學生完成小練筆后,我們盡量捕捉亮點,捉住好詞好句好段,看哪兒寫得具體,哪兒想象合理。以鼓勵的評語,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動力。
(三)多向評價,共同參與
老師建立公平公正的評價氛圍,分小組進行相互評價,這一過程,每個學生不僅學會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傾聽,還在評價中不斷反思,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性,提高了自身的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練習的有效性是時代教育發展的選擇,直接影響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師須增強目標意識,豐富練習形式,多元化評價,提升學生參與練習的興奮感,享受語文練習樂趣。科學合理運用這四種方法對提高課堂練習有效性有巨大促進意義,優化教師教學過程,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讓學生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地遨游。
【參考文獻】
[1]石雄.探究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20(11):113-114.
[2]胡蘭.優化課堂練習 追求高效課堂[J].基礎教育論壇,2020(02):3-5.
[3]莫秋.用練習的思想學新課[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6,1(24):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