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怡如
摘 要:本文首先簡單分析目前市面上智能化音樂軟件的特點,之后從學生、教師、設備等方面分別探討了傳統合唱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最后重點論述了智能化音樂軟件對合唱教學的輔助作用,并列舉了兩個音樂軟件分別說明了它們如何應用于教學工作。
關鍵詞:音樂軟件;合唱;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11-00-02
目前社會經濟文化都在不斷進步,傳統合唱教學模式的弊端也逐漸顯露,智能化音樂軟件慢慢加入合唱教學輔助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智能化音樂軟件具有許多傳統合唱教學模式所不具備的便利性,可以大幅度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提高學生合唱積極性,本文對智能化音樂軟件在合唱教學中的作用展開了如下具體分析。
一、目前智能化音樂軟件特點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智能化音樂軟件也逐漸走入合唱教學之中,目前大眾使用的音樂軟件普遍有以下特點:
(一)智能化書寫五線譜
目前很多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都要面臨向同學們在黑板上書寫五線譜,浪費時間還有可能出錯,出現問題也不好糾正的情況下。然而,智能化音樂軟件的出現可以很好地打破這種局面,利用各種音樂軟件,例如overture五線譜編輯軟件,可以隨時修改書寫五線譜,教師不必額外耗費時間去畫譜。同時教師可以上課過程中將譜子投影,方便學生觀看,該軟件也可以實現邊聽曲子邊修改譜的功能,幫助教師實現多種教學目的。課后五線譜也可以隨時打印,發放給學生便于學生課后練習。
(二)教學和學習方式靈活
利用智能化音樂軟件,教師可以更加高效地做到譜例之間的相互變換。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能利用黑板,將譜例完全書寫完畢后才能對其進行教學講授,然而利用音樂軟件,教師可以在授課前就做好譜例展示內容,節省教學時間。對于學生而言,可以在自己手機或電腦上安裝音樂軟件后,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練習時間,針對薄弱部位重點突破訓練,實現方式時間場地的高度靈活性。
(三)全面綜合輔助音樂教學工作
目前很多音樂軟件都有強大的模擬效果,可以模擬各種樂器的音色,也可以模擬不同條件的歌唱環境。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調整音樂混響效果,訓練學生聽唱能力;[1]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軟件模擬多重奏,避免出現以前只用鋼琴代替其他聲部的情況。
二、傳統合唱教學中的問題
(一)學生高效練習時間地點僅限課堂
傳統合唱教學模式基本是由教師在課堂上帶領大家統一訓練,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迅速感受到多人合唱和聲的環境,上課效果較好。但課余時間,教師雖會給學生布置練習任務,但卻提供不了練習環境,大部分學生課后練習都是獨自進行,無法得知自己練習的對錯情況,不僅容易向錯誤的方向進行還有可能造成聲帶的損傷,并且也沒有較好的合唱環境,學生在適宜的氛圍里得到練習。
(二)學生能力參差不齊,教師分別指導精力有限
合唱團的學生個人素質情況不一,一般教師也無法全面得知每個同學的具體情況,只能按照自己的經驗進行授課教學,出現問題也很難每個同學都照顧的面面俱到。這就導致一些本身能力有所欠缺的學生容易出現跟不上合唱進度的情況,練習過程中出現錯誤的概率大一些,最終導致了對合唱的抵觸心理。
(三)教學模式單一
傳統合唱教學往往是前期老師教導學生理論知識,并且教學模式老套單一,很多只是對概念進行了機械敘述,由于樂譜記憶的困難和復雜性,導致學生容易對理論課程感到無聊枯燥,喪失學習興趣。[2]之后的合唱實踐課程,學生必須大量練習重復曲目,部分教師沒有合理調整教學內容,導致學生新鮮感下降,積極性減少。
(四)教學設備有限落后
音樂的教學過程中不僅依賴老師的專業素養,也對專業設備有較高的需求。然而由于資金等問題,部分合唱教學中專業設備卻十分匱乏,很多聲部,樂器音色都需要學生想象,這對學生的個人能力以及合唱的效果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三、智能化音樂軟件在合唱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一)提高理論知識教學
音樂教學離不開對五線譜的認識應用講解,然而傳統課堂教師在講解五線譜或者對曲子展開分析時,都需要在黑板上手寫五線譜,十分浪費時間,一旦出現錯誤也很難改。老師在課堂上既要對合唱同學進行指揮,也要書寫曲譜,甚至還要完成伴奏演奏,精力往往難以很好分配。音樂軟件的出現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困難,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制作樂譜軟件課前做好譜例,課堂中直接利用投影技術等手段向同學們展示,同時可以隨時更改譜例,方便教學,減少時間的損耗。[3]并且軟件可以模擬出音的各種度量以及各種樂器的隱私,幫助學生理解音的屬性。
(二)提高學生練耳和視唱能力
傳統合唱訓練教師要滿足所有學生的視聽練耳需求,教師經常要將一段音譜演奏數遍,然而這使得教師的工作量巨大,并且教師不是機器,也很難保證譜子始終準確無誤。音樂軟件可以很大程度解決這個煩惱,教師可以通過軟件反復播放某個片段,幫助合唱團在難點著重突破。同時音樂軟件可以模擬各種樂器的音色,合唱團在演出的時候經常會有各種樂團進行伴奏,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盡快熟悉不同音色。同時軟件不會產生音的偏差,傳統長時間鋼琴伴奏容易出現音準不對的情況,而軟件可以隨意調節樂譜速度,改變音調。
(三)實現多聲部分別模擬調控
合唱是需要依靠各聲部和諧統一達到完美效果,因此學生練習的時候不僅要考慮自己歌唱情況,也要考慮能否與其他聲部完美融合。傳統合唱教學學生只能在課堂上得到訓練,然而現在利用軟件完全可以實現隨時隨地進行練習。例如利用Overture軟件,學生可以將歌曲各個聲部分別輸入特定位置,同時可以根據個人需要調節混響效果,之后將自己所在聲部進行關閉操作,這樣學生就可以擁有合唱其他聲部的音頻,并對此進行特別訓練。[4]這大大地增加了教學實踐和地點的靈活性,使得學生不必在合唱團全員到場的情況下才能展開訓練,提高合唱教學質量效率。
(四)提高學生的合唱積極性創造性
現在音樂軟件的功能十分強大,學生可以自己創作五線譜,也可由通過軟件模擬各種樂器的演奏,甚至按照自己的想法修改大師的譜子,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也會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對不同音色的認識敏感性,它從另一方面也提高學生的創作思維,為未來學生的個人音樂道路打下基礎。同時這對于合唱教學而言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整體音樂素質。
學生也可以利用軟件進行課下練習,對自己在合唱中的表現進行查漏補缺,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利用智能音樂軟件,例如:Auralia等軟件,幫助學生進行和弦、音階等基礎訓練,并利用系統檢測出練習中出現的不足。合唱團往往人數眾多,這種軟件的出現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使得合唱團的基礎培訓工作高效有序地展開。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軟件進行課下訓練,不必擔心教師不在而出現錯誤卻不自知的情況。
(五)實現線上陪練
以互聯網迅猛發展為時代背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早已成為人們學習中不可或缺的設備。例如:可以研發和使用“VIP線上合唱陪練APP”,在不斷升級與完善之后,逐步形成了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多終端的協同覆蓋,在某種意義上更便于學習者和教育者進行使用。多終端協同覆蓋全面優化完善了線上陪練教學,從根本上滿足了學生隨時隨地想要學習的需求,并且拉近了學生、家長和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其溝通變得更加順暢,可以及時探討各自在學習或者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加以調整。
四、結束語
目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智能化音樂軟件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輔助手段逐漸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它解決了傳統合唱教學工作中面臨的許多苦難,為合唱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得學生學習的教師教學都有了更加高效的方式。智能化音樂軟件不僅為教師學生彌補了樂器種類較少的不足,也解決了學生課后時間無法自己進行合唱練習的問題。未來,智能化音樂軟件將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更加滿足合唱團的各種需求。
參考文獻:
[1]劉音彤.音樂制作軟件在高中合唱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教學,2019(05):48-49.
[2]姚男,高見.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以《黃河大合唱》教學為例[J].河南科技,2006(06):32.
[3]董吉奕.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創新方法[J].北方音樂,2019,39(06):154-155.
[4]鄒淵.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05(1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