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葉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如今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性也在不斷地提升。而語文作為所有基礎學科中與傳統文化關聯性最為密切的學科,其肩負著讓傳統文化滲透到學生思想之中的根本作用。本文將如今高中語文教育與傳統文化契合的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總結,并提出幾點能夠提升兩者契合度的路徑,以期能夠為傳統文化的發揚和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契合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9-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9.059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而歷史中的各種優秀傳統文化無疑是我國無形的瑰寶。語文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其不僅包含著我國五千年的知識底蘊,也同樣蘊含著我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但相對于我國的悠久的文化來說,語文學科比較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我國傳統教育體系的影響,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并不能夠對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充分的理解和發揚。因此,想要改變這一點,還需要對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路徑進行分析論述,從而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研究、發揚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契合的意義
由于我國的文化有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特點,所以我國的傳統文化所能夠涉及的范圍也非常廣泛,無論是思想價值觀念、人文素養、思維邏輯等等內容都可以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得以體現。高中語文作為一門包含著語言和文化的綜合學科,其不僅是我國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也是一門極為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更是人們思想交流溝通的工具,因此語文天然便有著良好的人文教育基礎,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契合,那么不僅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理解,還可以幫助學生對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良好的理解和學習,進而身體力行,對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發揚。例如《師說》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便是體現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謙虛好學的心理,只要學生能夠對其進行深入學習理解,那么勢必會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影響,從而為學生以后的不斷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近些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高中學生所能夠接觸到的信息量和渠道也在不斷增多,但互聯網上的內容有著紛亂復雜,好壞參半的特點,然而高中生由于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三觀、辯證觀、是非觀,所以很容易將互聯網上眾多錯誤的內容當做“真理”,從而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負面影響,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和學習。而若是能夠強化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關系,那么高中語文教師便可以實現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高中生的三觀、辯證觀、是非觀進行強化,從而幫助學生抵御互聯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1]。
二、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現狀
首先,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雖然如今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認識到了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融合教育的作用,但在我國傳統教育體系的影響下,很多語文教師相對于語文教學和傳統文化的融合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的重視,卻更加注重于對學生的知識教育,致使在實際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少會開展語文教學和傳統文化的契合教育,極大地降低了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傳統文化的發揚作用,使得很多學生雖然有著較好的學習成績,但對于語文知識背后所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卻了解不多,無法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太多的積極影響[2]。
其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契合教育還是一個比較新穎的命題,語文教師對其沒有太多的實際教學經驗,只能夠憑借自身的教學經驗來進行摸索,因此無論是在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方案,或者是教學途徑都有著較大的缺陷,甚至很多經驗不足的教師還采用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但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有著無法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的特點,哪怕大部分高中生都有較好的自主約束性,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不足仍會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進一步削減了語文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和學習作業。
最后,高中語文教學中所涉及的知識內容普遍存在著艱澀難懂的問題,這一點對于語文教學中的文言文內容更是如此,學生在對相關內容進行學習和理解的時候通常都是按照教師的簡要的解釋來進行理解,但由于該方面的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內容關聯度比較低,學生不能將語文教學中的艱澀難懂的知識內容轉化能易于理解的生活內容,降低了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理解的同時,也無法幫助學生了解語文知識背后的各種優秀傳統文化,更不要說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發揚。
三、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路徑
1.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氛圍教育作為近些年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其在如今我國的各大學校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教育過程中,語文教師若是能夠在課堂中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那么不僅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課上學習注意力,還可以逐步地讓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到教師所構筑的傳統文化氛圍中,加深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和體悟,進而強化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熏陶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完成對課堂傳統文化氛圍的營造:(1)以教材為基礎,充分發掘教材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內容,然后對故事和文化內容進行全方位的拓展延伸,在互聯網上尋找各種各樣的相關教學資源,對課堂教學內容加以豐富和補充,從而為傳統文化氛圍的營造打下良好的基礎。(2)在班級文化的構建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內容。例如教師組織一些詩歌朗誦大賽,鼓勵學生制作一些古詩詞經典語句的手抄報等等。(3)鼓勵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或者用自身身邊的實例對語文課本中的故事和精神進行解讀表達,并以此來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從而幫助學生能夠將生活內容同傳統文化內容相關聯,強化學生對于語文課本內容的學習和理解的同時,加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分析理解。
2.使用新型的教學方法?,F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其雖然為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但只要能夠對信息技術進行良好的利用,那么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進而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和傳統文化的理解。例如在課前,教師可以自行結合語文課本內容在互聯網上尋找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然后以課本內容為基礎,為學生制作出眾多與課本內容相關聯,但極具權威性的小故事“微課”視頻,然后在課前便分發給所有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微課”視頻對課堂上的知識和內容有著一個初步的理解[3];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自身從互聯網所尋找到的,與課堂內容相關聯的圖片、視頻、音樂等等內容進行呈現,然后以課堂內容為基礎,結合這些教學資源對學生展開實際課堂教學工作,從而利用信息技術來加強課堂內容的立體性和具體性,不僅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學習理解的難度,還可以加強課堂內容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加強學習效果,提升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內容的理解;在課后教師還要安排一些諸如幫媽媽洗腳,幫爸爸揉肩等與課堂內容相關聯的日常小事來作為課后作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理解。
3.加強實踐教學。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不能夠只局限于課堂教學中的理論知識上,還要將教學中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日常實踐進行有機結合,以此來通過學生的身體力行加深學生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在具體實踐教學活動設置前,教師首先要充分考慮到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然后結合高中生的實際特點來設置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活動[4]。而具體的實踐教學活動設置內容如下:(1)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展開傳統文化知識講座,具體講座內容可以是課本上已有的故事背后的傳統文化,也可以是課本上所沒有的傳統文學內容的解讀講解,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課堂以外的聲音,還能夠通過知識講座來將專家學者的思想觀點與學生自身的思想觀念進行積極碰撞,讓學生對傳統文化內容有著新的學習和理解。(2)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內部的學生對課本中的故事進行角色扮演游戲,讓班級中的每一個人都扮演著一個角色,學生都有著自己的自尊心,若是想要對自身的角色進行良好的扮演,那么勢必要加深對自身所扮演角色的理解。通過多種多樣的角色扮演游戲,教師便可以實現對學生語文教學和傳統文化的雙方面共同教育。
4.對當地的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充分發掘利用。相對于將學生局限于課堂之中,讓學生前往各種有著良好傳統文化氛圍的教育設施中進行教學工作的效果無疑更好。當然,這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之前對當地的各種傳統文化資源都能夠了然于心,然后根據語文課本中的內容不同,選擇不同的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實際校外教學工作。例如在進行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內容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前往紅色文化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或者前往烈士陵園進行掃墓來進行,從而讓學生能夠在參觀過程中對當年所發生過的故事有著一個較好的認識和理解,減少學生在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只能夠憑借自身的憑空想象的錯誤問題[5]。再比如在講解秋收相關的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前往附近的農村進行實地農村體驗生活,讓學生能夠在勞動的過程中體驗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糧食的來之不易,讓學生能真正體會到節約糧食,不浪費糧食的傳統美德,并將其能夠付諸自身的實際行動,實現身體力行,強化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實際效果。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文化素養,還可以為學生形成良好的三觀、辯證觀與是非觀,進而幫助學生抵御如今各種負面思潮,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發展基礎,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賓.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6):84.
[2]尤國軍.試論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3.
[3]羅月念.開發民族文化資源? ?優化語文校本課程——淺析少數民族(毛南族)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2):23.
[4]楊向寧.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相關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7(11):136.
[5]馬曉紅.分析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J].考試周刊,2019(16):53.
[責任編輯 萬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