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斌元
摘 ?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能力,降低教學難度,更加有效提高學生們學習效率的重要內容。生活化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從生活入手,將生活中的一些元素和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有益于學生的教學方式。然而生活化教學并非是一件流于形式,存于表面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進行不斷地實踐和總結,摸索出一套適合本班學生學習的教育方式。
關鍵詞:生活化,道德與法治,初中教學
近年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更加注重對學生的知識傳授以及德育方面的建設,比起傳統課堂教學中的口頭傳授和灌輸式說教,新課標要求我們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道德與法治課程與我們的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更多生活化元素,將書本中抽象的內容從生活中找到形象的教育案例,豐富教育內容,增加教學趣味性,讓學生們更加樂于學習和思考。
一、師生平等,促進情誼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將生活化教學策略充分融入教育的點點滴滴,其中,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應當更加生活化,讓學生們以一個更加輕松舒適的心態進行學習和思考。教師應當順應時代的潮流,使用一些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交流渠道,和學生們進行溝通和相互了解,促進師生情誼。對于初中生而言,在這一較為特殊的學習階段,如果能夠有一個年長的人為其指點迷津,當做良師益友,必然有利于他們更為平穩地度過自己的青春期,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能夠找到方向和目的。教師正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教學中,主動地和學生們作好朋友,真正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平等位置。
例如在《網上交友新時空》一課的教學中,筆者想到,新一代初中生們必然離不開網絡,或多或少都會通過手機、電腦等接觸網絡信息,而網絡這樣的雙刃劍,必然需要好好地把握,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助益。筆者在課堂之始,談到網上交友這個點,請學生們都講一講自己在網絡上都遇到過什么樣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談的是什么樣的話題,有沒有一些很有趣的人,自己有哪些方面可以向其學習。在交流中,筆者耐心地傾聽學生們的發言,不盲目說出自己的看法,充分尊重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們在課堂交流中積極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在授課時,筆者首先肯定了網絡交友對時間、空間限制的打破,是我們交友方式的一大突破,而后斟酌措辭,以自身為例,講了一些在網絡交友中所需注意的內容,分享了一些趣事。學生們在了解到老師也會使用網絡,也有自己的網絡小世界,必然會更能感受到他們的情感和體會,自然而然愿意和老師拉近距離。
二、教學創新,豐富內容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們常常以課本為基礎進行教學,但卻不能夠拘泥于教材內容,局限了學生們的思維方式和眼界,尤其是道德與法治課程本身就與生活和社會有著很大的聯系,一些很熱門的社會事件、現象都十分貼合教學內容本身,在教學中擴展相應的內容和知識,能夠更好地優化課程,教學的效果,豐富教學的體驗,實現教育創新,形成本班獨具特色的教學方式。
例如在《讓友誼之樹常青》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的生活化,將教育內容從個人層面到學校、家庭、社會、國家、世界一層層地進行展開,從而引導學生們形成一個良好的價值觀。筆者在教育中,不僅讓學生們都說一說自己的友誼,分享一些維持友誼的經驗或者方式,說一說在哪種情況下可以發展一段友誼,會喜歡和什么樣的人做朋友。之后,教師播放了一些關于友誼的動畫短片,一些學生們課下很喜歡的動漫中,有很多關于友誼的內容,因此在看的時候,大家顯得非常專注和積極,時不時地和身邊的人討論兩句劇情。觀看之后,教師將課本中讓“友誼之樹常青”的內容融入其中,根據剛剛看的內容,進行分析和講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和效率變得非常高。
三、課外實踐,靈活作業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生活化教學離不開各項課外實踐活動和課后作業的開展與布置,在課堂之上學習的內容,有時候需要在課下作業中進行鞏固和提升,但是留作業,并非一定要拘泥于書本紙筆之上,還可以通過留一些課外的實踐作業之類的,讓學生們在生活中,更加理解書本里的知識和內容,從而得到提高。
例如在學習《親情之愛》這一單元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回顧自己的家庭,讓學生們通過小組的形式,討論家庭的功能。之后,筆者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了一組春運的圖片,圖片中無數帶著行李,背著包袱的行人等在候車室,排在買票口,表情各異。教師:“從這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行人是什么樣的心情呢?”學生:“焦急,想團聚的迫切和期待。”之后,教師讓學生們在課后回到自己的家中收集關于自家的、朋友家的、親戚家等的家訓。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們對家的概念和傳承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十分自然且生動的教學方式,學生們不僅能夠通過生活化內容與所學的知識進行契合,還能夠在學習中主動地從生活里探究知識,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錢芳.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8(16):26-27.
[2]楊倫峰.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7(3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