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艷
【摘 要】目的:臨床探究幼兒口腔疾病患者健康教育方法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治療的100例口腔疾病患兒參與此次研究,將患兒隨機分成50例對照組與50例研究組,單純給予對照組患兒常規治療,研究組患兒在常規治療干預的基礎上結合健康教育進行干預。觀察兩組患兒臨床護理效果、口腔疾病復發現象以及口腔健康知識回答正確率等結果比較。結果:研究組患兒臨床口腔護理效果、口腔健康知識回答正確率等結果明顯提高,且口腔復發現象明顯下降,與對照組患者結果相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臨床對口腔疾病患兒實施健康教育干預,能有效幫助患兒正確了解口腔疾病所帶來的危害,提升自我護理意識,減少疾病的發生,在臨床上具備廣泛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幼兒口腔 疾病 健康教育 臨床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2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2
經相關研究數據結果顯示,我國學齡前兒童是臨床口腔疾病的高發群體,主要疾病類型分別以齲齒和齲齒疾病為主,其中患兒的齲齒患病率高達66.3%,齲齒疾病患病率達到30%,而齲齒出血的臨床檢出率高達58.7%,齲齒出血的防治形勢相當不樂觀。臨床上關口腔健康的研究顯示,兒童的口腔健康情況與其健康教育行為密切相關[1]。臨床上及時給予口腔疾病患兒實施健康教育能有效增強患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及時糾正患兒衛生習慣,有效改善口腔狀況,是降低患兒發生齲齒和齲齒疾病的關鍵。本文探究幼兒口腔疾病患者健康教育方法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治療的100例口腔疾病患兒參與此次研究,將患兒隨機分成50例對照組與50例研究組,單純給予對照組患兒常規治療,研究組患兒在常規治療干預的基礎上結合健康教育進行干預。其中研究組中男性患兒28例,女性患兒22例,年齡在3~12歲之間;對照組中男性患兒23例,女性患兒27例,年齡在3~12歲之間;參與研究的患兒均未接受過任何口腔健康教育,兩組患兒在進行研究前均由家長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干預,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干預。健康教育:由于醫院環境極易導致患兒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因此,為了緩解患兒緊張、焦慮等不安情緒,可以在候診室里以電視、模型、宣傳冊以及宣傳畫等形式向患兒傳播關于口腔健康的相關知識,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兒的心理變化以及就診時的情形,以有效緩解或消除患兒對口腔治療的恐懼心理。在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可以鼓勵贊揚患兒,并針對操作干預進行簡單易懂的解釋,促使患兒感覺醫護人員是他們的朋友,治療干預后,以予小禮物的方式贊揚患兒的勇敢和堅強。并針對口腔衛生常識以及常見的臨床口腔疾病知識等進行講解,告知患兒刷牙的重要性以及正確刷牙的方法,促進患兒明白保護乳牙對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同時通過治療,醫護人員可以組織健康講堂講授口腔健康知識,如什么是牙齒功能、齲齒及牙菌斑,并通過教授口腔護理小口訣促使患兒逐漸樹立自我護理意識和自我護理技能。健康知識教授后,醫護人員可以針對相關健康知識組織游戲環節,以互動式問答的形式,考察患兒對知識的掌握程度[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臨床護理效果、口腔疾病復發現象以及口腔健康知識回答正確率等結果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
在進行分組數據研究之中,在進行數據的分析、統計時主要應用軟件PPSS22.0,其中在分組計數資料進行對比和分析時經(n%)對本文獲取的結果展開表述,在兩組間展開的計量資料分析主要應用(x±s)對本文獲取的結果展開文字表述,兩組在進行檢驗水準分析時應用P<0.05對兩組數據進行核對,本次的組別研究如P值顯示小于0.05,則可認定組別之間的數據對比以及分析有研究的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護理效果比較
臨床護理效果主要在患兒日常刷牙次數、牙刷更換時間、刷牙時間等口腔衛生行為表現出來。研究組患兒日常刷牙次數≧2次共有45例、牙刷更換時間<3個月47例、刷牙時間長達3min的共有45例;對照組患兒日常刷牙次數≧2次共有26例、牙刷更換時間<3個月24例、刷牙時間長達3min的共有21例;兩組患兒臨床護理效果存在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臨床口腔疾病復發現象結果比較
研究組患兒口腔疾病復發4例,復發率為8%;對照組患兒口腔疾病復發13例,復發率為26%;兩組患兒臨床護理效果存在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兒臨床滿意度結果比較
經我院自制調查問卷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臨床護理滿意度為46例,滿意度為92%;對照組患兒臨床護理滿意度為30例,滿意度為60%;兩組患兒臨床護理效果存在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3 結語
由于當前我國口腔衛生水平總體來說相對比較薄弱,加上兒童家長口腔健康知識的認知嚴重不足,因而對兒童的口腔衛生指導匱乏,導致兒童牙齒患病率憎高。為了正確改善患兒口腔衛生水平,幫助其養成正確的口輕護理習慣,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在給予患兒實施口腔治療的基礎上,以視頻、宣傳冊、宣傳畫以及健康講堂等形式開展健康教育,以有效防治幼兒口腔疾病的發生[3]。經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臨床口腔護理效果、口腔健康知識回答正確率等結果明顯提高,且口腔復發現象明顯下降,與對照組患者結果相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綜上所述,臨床對口腔疾病患兒實施健康教育干預,能有效幫助患兒正確了解口腔疾病所帶來的危害,提升自我護理意識,減少疾病的發生,在臨床上具備廣泛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鐘秀芬,李民冬,施春梅,牙周病患者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健康行為的調查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8(7):47-48.
[2] 張沫然.牙周病患者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健康行為的調查分析[J].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7(24):642.
[3] 李玲玲.兒童口腔疾病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建議[J].醫藥前沿,2017,6(23):36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