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春葳
摘 要:高職英語教學在當前面臨著一定的問題,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是時代發展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教師必須要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解決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分層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分層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關鍵詞:分層教學;高職學校;英語教學;應用措施
一、高職學校英語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應該遵循的原則
1、堅持主體性原則
我們處于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時期,新課改明確的提出教師要將學生放在課堂的核心地位,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要立足學生的實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高職英語分層教學過程中,即使必須要遵循主體性原則,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科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基本情況,以此為出發點合理設定課堂教學環節,保證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將自己放在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的位置上,明確自己的課堂定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為學生提供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切實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堅持動態性原則
獲取知識的過程是一個動態性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了解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按照動態性原則調整教學的方向。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科興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主,確保教學活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之中,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制定合理的分層教學措施和教學目標,確保不同程度的學生通過分層學習都能夠有所提升。[1] 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英語學科的思維和基礎能力,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3、堅持全體性原則
分層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在日常教學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對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在開展分層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堅持全體性原則,了解整體學生的學科基礎和學習能力以及認知水平等,科學合理的進行層次的劃分,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明確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環節才能夠具有針對性,可以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思考和探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高職學校英語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的有效措施
1、合理劃分學生的層次
分層教學的開展需要建立在以學生為主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避免傳統教學模式中一刀切的現狀,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為了滿足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分層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受到學習習慣、成長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英語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此時教師如果采取統一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生個性的發展,甚至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英語學科產生厭惡感。為了確保分層教學的合理性,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立足學生的實際,科學合理的劃分層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科基礎以及興趣愛好、學習態度等,將學生分為學習程度好、學習程度一般、學習程度差這三個層次,教師還需要在一段時間的英語教學結束之后,重新進行層次評估和調整,確保學生能夠在一個符合自己學習現狀的層次之中,以便教師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英語教學。
2、進行教學內容的分層
在完成了教學對象的分層之后,教師需要進行教學內容的分層,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為學生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首先是單詞的學習,我們都知道詞匯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單詞的學習難度相較于語法句型這些內容而言,其難度系數較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分層教學,學科基礎較好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音標,在遇到一些生詞的時候能夠快速的識別和判斷,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就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應用單詞上,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所學單詞;對于學習程度中等的學生,教師就可以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安排學生學習單詞,讓學生能夠完全理解掌握所學的單詞;對于一些學習程度較差的學生,教師在此時要放低自己的要求,將教學重點放在讓學生能夠認識單詞上,并且可以根據相關的語言環境快速判斷生詞的含義。[2] 其次,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對于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教師要將重點放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上,要讓學生能夠獨立的翻譯文章,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情感的變化,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后,學生要能夠快速的給出答案;對于學習程度中等的學生,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能夠順利的閱讀文章,在閱讀的過程中將自己不認識、不理解的問題積累出來,最后詢問教師或者是同學,解決這些問題;對于學科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首先要想辦法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鼓勵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翻譯文章內容,可以帶領學生理解一些長難句的含義,讓學生發現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
3、開展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的分層
教學方式的正確與否嚴重制約著高職英語的教學質量,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分層,學生所處學習層次的不同,使得學生所能接受的教學方法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差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科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任務驅動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帶領學生獨立自主的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對于學科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用多媒體的可視性、趣味性等特征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在學生具有了一定的興趣之后再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教師在開展評價的時候,也要進行分層次的評價,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制定不同的考核標準,在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完全看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需要進行綜合考慮,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以及學習能力等進行參考,實現科學合理、客觀準確的評價,進而用評價激勵學生,促進學生學科能力的提升,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的真正意義。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分層教學的開展適應了高職學校學生的現狀,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分層教學能夠促進不同程度學生的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出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推動高職學校的改革工作。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做好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的分層,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分層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黎玉紅.分層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社科縱橫,2011(12):167-168.
[2]蘭嵐.分層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知識經濟,2016(17):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