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武
摘 要: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教育承載著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著萬千家庭對美好未來的期盼。消除貧困、改善民生,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通過保障義務教育,實施“教育脫貧”工程,補齊農村這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環節,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農村教育;教育公平
一、實施教育精準扶貧,提升教育公平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教育精準扶貧,就是要讓每一名貧困學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順利完成學業,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充分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教育公平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二、實施教育精準扶貧面臨的困難和形勢分析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是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的重要潛在力量和后發優勢。
我們目前的教育總體形勢是好的,但是仍然存在區域性、城鄉性的不均衡性,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貧困山區和廣大農村,教育的發展面臨諸多問題,教學設施設備陳舊,師資隊伍年齡老化,思想理念落后,學科不配套,留守兒童占比較大,家庭教育嚴重缺失等問題凸顯。
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頒布實施,中國教育信息化的一個新時代已經來臨,但這些貧困落后地區的教育信息化程度卻不容樂觀,具體表現在實施教育信息化軟硬件數量不足,硬件設備陳舊;優質網絡教學資源和培訓資源缺乏,信息化對教育改革發展的推動作用不強;教育專業化人才匱乏,教育信息化軟硬件應用水平低;教育信息技術應用普及程度低,應用率不高。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農村教育,縮短城鄉差距的策略和途徑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征程上,農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中國13億人口,8億在農村。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就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教育精準扶貧上狠下工夫,為早日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認真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大幅度提高農村教師教師信息素養,提升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應用研究水平,推動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教育信息化必然是大勢所趨,農村教育必須迎頭趕上。
(一)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辦學水平。
教育信息化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不但涵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等不同時段,而且包括學校的基礎設施、教師隊伍和困難學生等諸多方面。
要實現教育精準扶貧,不但要有完備的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還要通過職業教育并結合當地扶貧開發實際,開發出一些具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前景的專業,讓廣大中職生能夠接受專業技術培訓,達到“輸出一人,脫貧一戶”的目的,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
(二)加強教師專業培訓,全面提升農村教師專業素養。
教師是教育精準扶貧實施中的重要環節,教師信息化素養的高低將直接決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素質的提升。采取專家引領與同伴互助相結合,校外觀摩與校內交流相結合,校內培訓與校本研修相結合,網絡交流與課堂研訓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通過培訓充分整合教育資源,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平臺,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充分融合與對接,全面提高鄉村中小學教師的綜合素質。
加強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合作、探究”型的課堂教學新模式,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通過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解決農村教育后顧之憂。
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整合優秀教育教學資源,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制定政策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大力開展城鄉教師支教交流,在評先、評優和職稱評定上實行政策傾斜,確保農村優秀教師留得住、待得長、跟得上。還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安全問題,通過網絡實施家校聯動,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的對口幫扶,有效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全面發展和心理健康。
鄉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精準扶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協同配合,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加強工作指導,制定標準規范,做好前期調研摸底,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整合教育資源,開展教師研訓,做好跟蹤服務,真正提高鄉村中小學師生素養和教育水平,為教育信息化精準扶貧助推發力。
參考文獻:
[1]王嘉毅、封清云、張金. 教育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J].《教育研究》,2016,(7).
[2]周欣. 淺談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策略研究[J]. 《時代教育》,2014,(8).
[3]孫亞永. 農村學校實施教育精準扶貧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 2018,(3).
[4]黃國慶,徐元浩. 互聯網+背景下鄉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精準扶貧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