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磊
摘要:體育游戲是鍛煉身體的手段,是進行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學校體育的組成部分、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體育教學;鍛煉身體;游戲形式
游戲是青少年的天性,能激發青少年活動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所有智力活動都依賴于興趣”。沒有興趣青少年就不會參與,培養體育游戲興趣,激發青少年活動激情,達到體育教育的目的。
體育游戲都是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有利于集體觀念的形成。游戲能協調學生的關系,加強組織紀律性。根據我院素質教育的推進和基礎教育改革,體育課已成為大學生最喜歡的課程之一。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和鮮明的教育意義。
一、運用游戲教學對學生起引導作用
體育課程以“健康第一,游戲為主”的指導思想。在教學中,教師應關注教學主導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堅持參與體育活動。調動學生運動積極性,培養對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主要任務是用較短時間,將學生組織起來,集中注意力,調動積極性,使學生的機體從相對靜止的狀態進入到比較活躍的狀態,為基本部分的教學做好準備。然而現實情況有很多教師在體育課準備部分都采用常規性準備活動,讓學生慢跑幾圈,做幾節徒手體操,就想使身體各關節活動完成。其實不然,不管用什么內容千篇一律不但不能活躍課堂氣氛,反而會使學生產生懶惰、厭惡的情緒,對運動技能掌握也不會達到良好效果。因此,必須根據課程的內容、任務適當地安排一些游戲。如:蛇形跑、螺旋跑、跑動中的“聽號抱團”、“拉網捕魚”等方法。這些活動同樣也能取得熱身的效果,這些體育游戲起到活動肢體、提高興奮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有利于組織教學,使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我調查了北津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20名體育教師的教學,83.3%的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運用集中注意力類游戲教學,16.7%的教師采用放松類體育游戲的教學方法,說明了集中注意力類游戲教學在教學中運用更加廣泛,更有利于我院體育課教學推廣。
學生喜歡在體育課中各種體育游戲,充分的體現了對體育游戲的喜愛,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中加入體育游戲的比重。教學實踐說明,心情愉悅的情景下做事往往事半功倍,帶有故事色彩的體育游戲更能讓學生融入角色,更具吸引力。學生也可通過做游戲加強團隊合作精神、遵守紀律、勇敢頑強的品德。體育游戲不受場地限制,對器材的要求不多,體育游戲在體育課中運用的形式多樣化。體育課堂中加入豐富多彩的游戲內容,極大地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觀察力、辨別力等抽象思維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基本生活能力。
二、體育游戲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體育游戲是進行體育活動的重要手段之一,游戲更能豐富體育課的教學。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讓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增強。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游戲教學法有著很強的趣味性,讓學生在面對學習壓力時減壓,達到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
青少年時期是奠定體育運動技術的黃金時期,為他們今后學習與提高運動技術服務,使他們掌握1-2種鍛煉方法。由于體力智力的增長,運動技能的提高,在游戲中適當采用一些假設與虛構的方法來渲染游戲的氣氛,增加游戲的興趣。在游戲中應多安排一些培養靈活性、協調性的游戲。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大學生的愛好,適當地投其所好,才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明確體育游戲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采用直觀方法,語言要生動,注意游戲不宜做過多的練習及較長時間的靜力性練習,應制定嚴密的規則,保證游戲正常進行,要易于評判,增加游戲趣味性。組織時,采用適當的方法控制運動負荷量。
四、構建師生互動關系
游戲既能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又有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因此具有特殊的教育價值。促進游戲健康發展,就必須在游戲中創設情景,不同的情景用不同的師生互動關系推動。關鍵就在于教師應把過去的教師教、學生模仿變為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樂于參與、主動學習、大膽嘗試、模仿創新的新型學習上。教師的導向作用是很重要的,順應學生的活動能力和需要,為他們提供相關的活動材料、充足時間和適宜安全的場地,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探索。
五、提高游戲效果。促進身體健康
學生是不斷發展的個體,為學生設計的體育游戲也應堅持從易到難的原則,不斷提高要求。如:籃球運球游戲中,先讓學生嘗試原地運球,再行進間運球,最后是運球接力比賽。這樣學生從易到難,不斷積累經驗,掌握籃球原地運球運動與行進間運球運動經驗,逐步學會。學生在動作上有了明顯提高,能夠做出一些難度較大動作,像是運球中會換手運球、運球中能躲避障礙物等。
《學生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學校應為學生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多方面發展的需要”。我們要積極地為學生創設與體育游戲相適應的環境。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提高學生活動能力、身體靈活性與均衡性,發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我們對開展體育游戲活動實踐研究將不斷繼續,使青少年認知、理解、模仿。使我院學生達到鍛煉的目的,為人才培養提供更好的方法、途徑,為學院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