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珍 于發平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在肺功能檢測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從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年收入的肺功能檢測者中選取194例,分成對照組(一般護理)與觀察組(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比較兩組受檢者檢查時間、依從率、不適反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受檢者檢查時間(5.47±2.06)min、依從率89.69%、不適反應發生率8.25%,與對照組的(8.59±3.28)min、69.07%、18.56%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在肺功能檢測中的有效應用,可縮短肺功能檢測時間,提高受檢者依從性,降低受檢者不適反應發生率,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肺功能檢測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115-01
肺功能檢測作為呼吸系統疾病診斷、療效評價、臨床耐受性預測的常用手段,在呼吸內科、兒科、職業病評定等眾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1]。由于肺功能檢測需要被檢人員夾住鼻子、含緊口嘴、聽從醫護人員指令做呼氣動作、吸氣動作,在檢測過程中易出現不適反應以及緊張、煩躁、焦急等不良情緒,從而降低檢測質量與效率[2]。這就需要醫護人員做好護理工作,提高受檢者耐受性、依從性。對此,為進一步了解肺功能檢測護理策略及其應用意義,就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應用效果進行了觀察分析,現做如下報道。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肺功能檢測的人員中選取194例,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97例,男60例,女37例,年齡9~72歲,平均年齡(45.68±4.32)歲;觀察組97例,男62例,女35例,年齡8~73歲,平均年齡(47.28±4.29)歲。納入標準:(1)8歲≤年齡≤74歲;(2)無溝通、智力、精神等方面障礙;(3)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受檢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溝通、智力、精神等方面障礙;(2)合并精神疾病、其他重大疾病;(3)高血壓控制不良,心率過快者等。兩組受檢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備可操作性。
1.2 方法
對照組:肺功能檢測一般護理。
觀察組:在一般護理基礎上,對受檢者行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干預。在此過程中,根據不同年齡階層、不同文化程度受檢者理解能力、認知情況、心理狀況,采取有針對性措施開展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例如,針對耐性差、理解能力弱、模仿性強的兒童,以親和、溫柔態度與鼓勵、引導語言緩解兒童恐慌、緊張、懼怕等情緒,為其營造有趣、輕松、親切空間環境;針對理解能力強、自我意識強、求知欲強的青少年,注重良好溝通與合作關系建立,講明、講清肺功能檢測具體流程、注意事項、操作要領等;針對心緒復雜中老年人,注重負面情緒疏導,緩解其心理壓力,使其以樂觀、積極情緒面對檢查、配合檢測;針對受教育程度較低受檢者,可通過動作示范、詳細解釋加強其對肺功能檢測的理解;針對受教育程度較高受檢者,可化繁從簡,注重關鍵步驟、重點事項講解[3]。
1.3 觀察指標
觀察與比較兩組受檢者檢查時間(記錄檢測開始到結束所花費時間)、依從率(設置“依從”、“一般依從”、“不依從”三個指標,其中“依從”指受檢者積極、主動配合;“一般依從”指受檢者被動聽從;“不依從”指受檢者抗拒或不配合)、不適反應發生率(記錄發生惡心、嘔吐、憋氣等不適反應例數,不適反應發生率=不適反應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用“x±s”與“%”進行計量(t檢驗)與計數資料(x2檢驗)表示,P<0.05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檢查時間比較
對照組肺功能檢測所用時間為(8.59±3.28)min,明顯優于觀察組的(5.47±2.06)min(t=7.93,P<0.05)。
2.2 不適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憋氣14例,惡心3例,嘔吐1例,不適反應發生率18.56%;觀察組憋氣7例,惡心1例,嘔吐0例,不適反應發生率8.25%;后者明顯優于前者(x2=4.44,P<0.05)。
2.3 依從率比較
對照組依從率69.07%,觀察組依從率89.69%,后者優于前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肺功能檢測作為呼吸系統疾病重要檢查手段,在肺、氣道疾病檢查、診斷、病情評估、療效評定、治療耐受性評估、術后并發癥評估、危重病人監護等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肺功能檢測應用重要性的不斷提升,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參見人數的日益增加。如何做好肺功能檢測護理工作,提升肺功能檢測準確性、安全性、可靠性,成為醫院及相關人員關注的重點。本文通過分析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在肺功能檢測中應用,發現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可有效縮短肺功能檢測時間,提高檢測依從率、降低檢測不適反應發生率。總而言之,在肺功能檢測中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具有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何孝晶.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在肺功能檢測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心理月刊,2019,14(16):62.
[2]楊艾華,莫惠彬.心理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3):42-43.
[3]謝菲,丁彥.心理護理在肺功能檢測中的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3,33(06):95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