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祥
摘 要:從小學數學試卷的分值分布情況來看,計算題在其中占據較大的比重,但是學生往往在此丟分。由此能夠看出,小學生亟須加強計算能力。若這種情況不能得到有效地改善,將使學生在后續的學習道路上遇到諸多的困境。特別是在我國的基層鄉村,因為數學師資不足,導致多數學生在計算能力方面較為落后。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在認清培養學生計算能力重要性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以此來幫助學生增強計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計算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0-00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0.021
每個人都應擁有良好的計算能力,因為計算能力是人們在生活、學習、工作當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應當著手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以便為學生日后的數學知識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并幫助學生養成敏銳的數感,讓學生在未來的求學及人生道路上獲益良多。當前信息技術的普及使計算變得非常簡單,只需將數字與計算符號輸入計算機或計算器中,便可得到結果,省去了人們口算和筆算的環節,導致很多人對于計算能力缺乏重視。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夯實數學基礎知識,以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注重對學生進行口算及筆算的系統練習,引導學生找到簡便算法,優化計算速度,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重視對其計算能力的評價,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一、幫助學生夯實數學基礎知識
在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生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計算題,為了提升學生的計算效率和計算正確性,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夯實數學基礎知識。無論對哪種計算題進行求解,都必須先掌握相應的數學定理及數學公式,如此才能在計算正確率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提高計算水平。尤其是到了小學高年級,數學運算方面的基礎知識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計算題也越來越深入,如果學生的知識掌握不牢固,計算很容易出錯,升入初中之后也會因基礎知識掌握不足,導致計算能力越發欠缺。因此,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夯實數學基礎知識。從一年級開始,就要不斷鞏固數學基礎,反復訓練;對于計算的定理也要多次強調,使學生真正了解基礎知識,有效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二、以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計算興趣
計算對于一些學生來說是非常枯燥無趣的,但是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又是非常有趣的。對計算的興趣非常關鍵,喜歡計算的學生,計算能力普遍會高一些;不喜歡計算的學生,不僅計算速度慢,計算準確率也比較低。為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計算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計算興趣。小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特點,他們喜歡游戲,喜歡競賽,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計算比賽,在每節數學課開始之前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出一些口算題、簡算題,讓學生進行搶答,對搶答又快又好的學生進行表揚。也可以分小組開展計算比賽,教師出題,學生回答,答對積分,答錯扣分,看哪個小組得分最多。這樣一來,計算和游戲、競賽掛鉤,學生就會勁頭十足,計算能力自然也能夠得到有效的訓練。
三、注重對學生進行口算以及筆算的系統練習
口算能力以及筆算能力是小學生應當掌握的技術技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向學生系統地講解數學定理、數學公式之后,應為學生布置相應的練習任務,以便讓學生能夠通過系統的口算練習活動和筆算練習活動,達到強化計算水平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發現有的學生口算能力特別強,教師剛說出算式,學生就能夠給出得數。但是也有的學生需要進行筆算,而且還常常算錯。其實,口算是需要不斷練習和鞏固的,要想讓學生準確熟練地進行口算,必須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多做一些口算闖關。現在有很多可以進行口算訓練的軟件,能夠為學生計時、打分、排名,非常適合小學生練習口算。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口算練習軟件,以提高和鞏固學生的口算能力。
四、引導學生找到簡便算法,優化計算速度
數學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數學知識,還應引導學生學會數學思維、解題技巧和學習方法。很多計算題看似復雜,其實有一定的簡便算法,只要學生發現了簡便算法進行簡算,會既快又準確地完成計算。然而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找到簡便算法。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找到簡便算法,找到簡單的解題思路,使計算速度和計算準確率得到保障。例如,相同的5的倍數的乘法的相關規律,相同的5的倍數的乘法的計算規則是:最后的個位和十位數字一定是25,前面的位數是由因數的十位數字乘以因數的十位數字加1得到的。例如,25×25的計算結果最后兩位一定是25,前面的位數是由因數的十位數字2乘以2+1得到的,也就是2×3得到6,所以25×25的計算結果是625,同理,55×55的計算結果是3025。教師將這樣的簡便算法傳授給學生,既減少了計算過程中的復雜度,又幫助學生提高了計算速度,使學生在考試或者作業時,大幅度減少計算時間的同時,又可以獲得較高的計算準確率。
五、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計算習慣對于計算的正確率與計算的速度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教學當可以發現,有一部分學生盡管掌握了數學定理與數學公式,但是一到讓其提筆做題時,便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經過分析可知,這部分學生未能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存在審題不認真、作答完成之后不進行檢查、作答過程中粗心大意等不良的計算習慣。為了防止學生再次出現上述本可以避免的情況,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一)引導學生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
計算過程中,認真書寫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錯誤。一些字跡模糊,書寫不工整、不規范的情況很容易導致學生計算錯誤、看錯數字、看錯符號。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做計算題列算式時,必須要工整、認真、規范。
(二)引導學生細心審題、仔細讀題
綜觀學生的計算失誤,很多都是由于審題粗心、沒有看清題目造成的,因此審題的習慣非常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每次閱讀題目時都要細心、認真,把題目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符號都看清楚再動筆。如此,學生規避了因為審錯題而做錯的因素,計算準確率才會提升。
(三)引導學生養成檢查、驗算的習慣
即便是認真書寫,審對了題目,學生也有很大的可能做錯計算題,因為計算的過程非常復雜,很容易出錯,而且一步錯步步錯。因此,檢查、驗算非常重要,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錯誤率。但多數小學生并不具備檢查、驗算的習慣,他們做完題目之后感覺非常輕松,對自己極為自信,再也不愿回顧、檢查了。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養成檢查、驗算的習慣。要求學生每次做完題目之后,都返回去再次閱讀題目,將答案代入其中進行驗算,從而確保答案的準確性。很多學生覺得檢查和驗算特別浪費時間,而且對自己的計算結果非常自信,所以即便教師強調要驗算,他們也不按要求做。這就需要教師以身作則,每次課堂中的計算題結束后都帶學生進行驗算,使學生逐漸養成檢查、驗算的習慣。 “磨刀不誤砍柴工”,小學階段的課余時間非常充足,考試時間也足夠,因此無論是日常作業,還是考試,都應該進行檢查和驗算,消滅錯誤,提高準確率。
六、給予計算能力評價以重視
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后天不斷訓練和教師的評價與反饋不斷改進的。教師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評價至關重要,對學生計算的練習有一定的反饋作用。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計算能力評價以足夠的重視,唯有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在每次進行計算練習之后及時總結經驗和不足,幫助學生更好地進步與提高。縱觀小學生的計算現狀,可以發現以下問題:
一是口算非常快速、準確,但是筆算錯誤率非常高。這部分學生通常因為筆算看錯題目、書寫不規范而導致錯誤率高。為此,教師應該肯定他們的口算能力,并為其分析筆算錯誤率高的原因,讓其多加強筆算練習,多加鼓勵。
二是加減法非常熟練,乘除法經常做錯。這部分學生計算能力沒問題,但是乘法口訣沒掌握熟練,乘除的轉換還沒有靈活掌握,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相應的強化。教師可以肯定他們的加減法計算,同時對他們的乘除法多加訓練,給他們信心。
此外,還有的學生簡便算法掌握不牢固,教師也應該對其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并給出他們訓練的方法和建議。
綜上所述,計算可以說是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礎,學生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和未來初中、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都離不開計算,都與計算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然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我們長期付出努力,需要我們長期堅持的工作。文章提到了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六個方面的策略,這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除了這些工作之外,教師還應該從教材與學生特點出發,利用多媒體整合計算教學,或者利用一些計算類的App豐富學生的計算練習,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使學生在計算中感受到樂趣,收獲成就感,從而牢固掌握計算的技巧和方法,鞏固數學學習的基礎,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插上騰飛的翅膀。
參考文獻:
[1]藍藝明.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6).
[2]王百玲.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熱點問題與思考[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
[3]孫琳.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山西教育(教學版),2018(3).
[4]李海濱.論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三個“結合點”[J].中國校外教育,2018(17).